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参考资料(精编)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
语文教学刊物(包括《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一北一南两家权威)和参考书都说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同时又说“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不符合文章实际,不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既然《藤野先生》“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中心人物怎么会是藤野先生?
  是鲁迅从属于藤野,还是藤野从属于鲁迅?答案是后者。更明白地说,对藤野先生的态度是表示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一个方面。鲁迅之所以特别敬重、特别怀念,并且以他来激励自身,就因为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军国主义的日本,在歧视中国的氛围里,唯独他没有民族偏见,希望中国强盛起来。尽管鲁迅如此敬重藤野先生,但还是不到毕业,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为的是要从事文学救国。时事电影的放映是鲁迅作出如此重大抉择的直接原因。在这一点上,藤野先生的作用远远不和电影里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国人。这是表示鲁迅爱国主义思想的又一个方面。此外,对东京的中国留同学、仙台医科大学的日本同学的态度无不体现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些都说明,《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是鲁迅,而不是藤野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理解鲁迅的弃医从文
《藤野先生》札记
一九○六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剌激,决定弃医从文。这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也是我们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必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的一次飞跃,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但是,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历史时期,每个爱国主义者也会有自身的特殊表示。只有把弃医从文看成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做具体分析,才干对鲁迅的这一抉择做出确切的说明。
  弃医从文并非鲁迅早期思想发展途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一八九八年,当鲁迅离开绍兴故乡,“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时,他首先进的是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二月,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和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直至一九○二年一月毕业。鲁迅在南京学洋务的几年间,中国的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剧变迭起:戊戌变法的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的惨遭镇压,八国联军的疯狂入侵,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的签订,这些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促使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先进的中国人考虑和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结论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胜利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自己向西方学习有效果,中国人也想向日自己学。”正是在这一时代浪潮的推动下,鲁迅于一九○二年四月到了日本。当他知道日本的维新运动“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后,即决定弃矿从医。尽管鲁迅此举的动机不无幼稚之处,但他做出这一抉择的动身点是爱国主义,则是确定无疑的。这种爱国主义的实质,是“对于维新的信仰”,它是当时的维新浪潮冲击青年鲁迅所激起的一朵浪花。
  给新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之前,改良运动的倡议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除旧布新”、“保种自强”,代表了那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青年鲁迅在思想上接受了他们的某些影响,但并非信仰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康、梁等人倡议维新运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君主立宪的社会制度,即所谓“主以中学(君主),辅以西学(立宪)”,而鲁迅学医的目的则是为了救活象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可见,青年鲁迅是把学医看成是能够切实地报效国家、民族的具体途径的。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他一旦发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就毅然决然地另择新路:“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倡议文艺运动了。”
  其实,在一九○六年弃医从文之前,鲁迅想以文艺改变民众精神的活动即已开始。一九○三年,他题赠许寿裳的《自题小像》诗,不只抒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誓言,而且慨叹“同胞未醒”,流露出“不胜寂寞之感”。同年,他译述了《斯巴达之魂》,歌颂了公元前480年前巴达三百市民为抵抗 波斯侵略军全部为国捐躯的壮举。鲁迅介绍这一故事的动机,显然是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主义热忱。他还翻译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哀尘》,叙述了女人主公芳秽“求为一贱女子而不可得”的凄惨遭遇。在译者和记里,鲁迅写道:“嗟社会之陷穽兮,莽莽企球,亚欧同慨”。可见,他翻译这一作品的目的,在于借西方作家之笔,唤起东方读者对自身苦难的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上述活动,并非偶或为这。据许寿裳回忆,在从事上述活动的同时,鲁迅经常对他谈到以下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就提出了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鲁迅的这一思想在二十世纪初叶是难能可贵的。当时,不要说已经走到了终点的维新派,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着眼点,主要也还是“排满”,对于如何改变人们的精神,提高人民的觉悟这样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还很少有人注意。青年鲁迅考虑到这一点,不只表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热忱,而且反映了他思想的深邃。可以认为,即使没有幻灯片事件的刺激,鲁迅迟早也会作出弃医从文的抉择,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做出这一抉择的内在原因,而幻灯片事件,则是他做出这一抉择的契机,或曰直接原因。
  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当时正在海外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密不可分。一九○五年八月,孙中山先生在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组成同盟会,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并发行《民报》,大力宣传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思想。而以康、梁为代表的 维新派,这时已经完全堕落成保皇派。在同盟会成立之前,革命派和主张君主立宪的改良派就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一九○三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鲁迅对此大为赞赏,称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还格外推崇邹容的《革命军》,认为“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鲁迅的弃医从文,发生在革命派和改良派决裂期间,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蓬勃发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为鲁迅早期思想的这一转折提供了时代和社会条件。假如说,一九○六年弃医从文以前,鲁迅曾经爱过改良派严复、梁启超的影响,那么,在这以后,这种影响则由章太炎所替代。鲁迅的弃医从文,标志着他在政治上已经解脱改良派的影响,而站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立场上来。
  从解救中国人生理上的病痛,到医治中国人精神上的痼疾,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鲁迅青年时期思想的这一发展,是他区别于其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主要特点。它集中反映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启蒙主义特色。
  启蒙主义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历史上的启蒙运动,特指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它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是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在德国是莱辛、赫尔德、席勒、歌德。此外,人们也往往用启蒙运动来泛指任何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知识而得到进步的运动。正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我们把鲁迅企图通过文艺来改变人们精神的思想称之为启蒙主义。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意义。但它终究不是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武器的批判,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权,建立崭新的社会制度,才干使中国人民走上解放的大道。文学在革命中虽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并无扭转乾坤的力量。至于人民群众思想上的弱点,也只有在革命的实践中才干逐逐步得到克服。马克思、恩格斯说得对:“革命之所以必需,不只因为没有任何其它的方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干抛掉自身身上的一切脏东西,才干建立社会的新基础。”不过,在二十世纪初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尚未介绍到中国来。只是在历史的车轮驰进了一九一七年时,世界才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协助了全世界的也协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身的问题。”“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鲁迅的文学救国思想,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前,其局限性,应归因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鲁迅的思想也不时向前发展,对文学与革命的关系以和文学的社会作用也有了全面、正确的估价。大革命时期,他就认识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当然,文学的作用也“不应特别看轻”,无产阶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文学作品“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则是鲁迅一生坚持的一贯思想和主要社会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写作特点
1、形散而神聚: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即从形式上来看,十分自由,天南地北,历史地理,国内国际,奔驰自如。但是,优秀的散文又总是不拘一格而中心突出,富于变化而主题集中,灵活多样而线索分明,纵横开合,随意驱使,都紧紧围绕一个思想。《藤野先生》一文正是这样。
  这篇散文,从所写的时间来说,自1904年在仙台医专的生活到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工作,20多年;从所写的内容来看,有东京清国留同学的情况,有医专的同学生活,有国内有国外;从写作手法来说,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真是写人则栩栩如生,记事则娓娓动听,状物则身临其境,抒情则感情奔涌,议论则尖锐泼辣。
  全文三个局部,层次井然。第一局部写“我”对清国留同学在日本东京无所事事,白昼逛公园,晚上学跳舞的腐败生活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那末别的地方如何呢?文章过渡到第二局部,着重写作者在去仙台途中见闻和仙台医专的生活。赴仙台途中,作者特地点出“日暮里”与“水户”两个地名。这是为什么?因为“日暮里”,望文生义有日落西山暮色降临之感,与当时“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现状吻合,触景生情,记忆尤其深;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之地,朱先生是浙江余姚人,颇有民族气节,明亡后进行反清宣传活动,事败后长居日本讲学,这当然又对鲁迅先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鲁迅去日本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强烈地表示在对两个地名的记忆中。鲁迅离开东京到没有清国留同学的仙台医专学习,正是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作者在仙台的住宿吃饭,虽然受到优待,但终究十分艰苦,然而他不怕蚊虫叮咬,不怕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坚持学习,这不也表示了作者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而发奋学习的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吗?
  文章的第二局部着重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藤野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对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作者学习的积极性。当作者在课堂上经受了一场“观赏枪毙中国人”的“盛况”之后,便利机立断,决定弃医从文了!“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资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倒霉的。”(《呐喊·自序》)学医是为了救国,弃医从文也是为了救国!
  可见,爱国思想,象一条闪光的红线,贯穿在作者的一举一动之中,全文也正是用这条红线把各种各样的资料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文章的第三局部写作者离开仙台以后直到写作本文时的一段生活,着重写了藤野先生对自身的影响和鼓舞作用。还是写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形散”是指内容的丰富性,手段的多样性;“神聚”是说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本文充沛体现了散文写作的这一特点。
  2、开头与结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亦然。一篇好的文章经常从开头就能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其开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开门见山也好,概括集中也好,但必需与全文所表达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开端是事情胜利的一半,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说《藤野先生》的开头是包括着作者极大愤慨、失望、不满、厌恶等深沉感情的概括式开头,既总括了文章一、二两节的内容,又为下文的展开作了很好的伏笔。另外,应知道《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虽然十篇各自独立成篇,但又经常首尾相连,紧密贯通。《藤野先生》是其中的第九篇,前一篇《琐记》,详细记述了作者对故乡的失望而到异地南京去求学的经过。在南京求学几年,大失所望。在《琐记》的末尾说:“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里去呢?1902年作者到了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那末“东京”又是怎样呢?那就是《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的这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两篇文章不是首尾相连了吗?
  好的结尾,或者干净利落,坚决果断,或者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或者前呼后应,首尾贯通,或者升华主题,突出重点。《藤野先生》的结尾写道:“只有他(藤野先生──引者注)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的文字。”
  这一段结尾的文字,既起了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密的作用,而且更主要的是起到画龙点睛式的突出了文章战斗作用。
  我们知道,鲁迅是在1926年8月被“挤”出了“集团”之后从北京到福建的,其时的厦门大学保守势力浓厚,尊孔读经的声浪甚嚣尘上;不久,那些原先为北洋军阀效力的“现代评论”派的人物纷纷南下,来到厦大,并与厦大的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继续打击,排挤鲁迅。鲁迅在北京曾经不遗余力地用杂文为武器,同这些“正人君子”之流进行过英勇顽强的斗争,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和《坟》中的一局部杂文。如今,在厦门这样一个环境中,鲁迅决心改变战斗方式,“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那时作者的心里是这么“芜杂”,情况是那么“离奇”,他只好追忆往事,总结经验,结清旧帐,以利再战,于是“从记忆中抄出”了这十篇散文,写成《朝花夕拾》。鲁迅以回忆性散文的形式为武器,立足实际,回忆往昔,继续作战。所以本文的结尾含义十分深刻,既是在文章整体结构上首尾连贯一致,浑然一体,使人有严谨之感,又明白庄严地宣告:回忆往事,是为了今天的战斗。从而突出了文章主题的作用。怀念藤野先生,激励自身的斗志。
  全篇以讽刺批判麻木不仁的清国留同学开头,以决心写文章揭露无耻的“正人君子”结束,笔力遒劲,令人深思。
  3、两组人物对比:
  鲁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人物,淡淡几笔,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两相对照,贬褒之中,泾渭分明。《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两组人物对比。
  一是“我”与清国留同学的鲜明的对比。
  二是藤野先生与日本某些同学的对比。
  在作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并非不俗,只寥寥数笔,形象逼真:“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话,给鲁迅也是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接着,通过留级生讲“掌故”,侧面交代了藤野先生朴素的生活:“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的;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这样一位骨科教授,生活如此简朴,令人发生敬意。
  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感受最深的几件事是:一是协助作者改正听课笔记;二是写藤野先生耐心地指出鲁迅听课笔记中的错误;三是写了藤野先生因为鲁迅敢于解剖尸体而高兴,以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向鲁迅详细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四是写了作者告别藤野先生决定放弃学医时的情况,“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痛,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并将一张亲笔题有“惜别”二字的照片赠给鲁迅,“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作者善于抓住藤野先生的主要特征,选择富有意义的几个细节,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物的形象,写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文中反复描写他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时时萦绕在作者耳畔,引起作者深沉的回忆。
  对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日本同学,作者也只选择了几个细节,同藤野先生形成鲜明的对照。
  藤野先生是日本一个教授,学者,对一个中国同学如此之关心保护,而那所谓日本的“爱国青年”们,却妄自尊大,思想卑鄙,两相对比,寄托着作者泾渭分明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副词的选用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开头就使人有失望情绪,乃是副词“也”、“无非”所起的作用。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用表示反问语气的“何尝”和否定副 词“不”配搭,表示了愤慨的感情。
  3、“实在标致极了”程度副词“实在”用在这里表肯定,加强了讽刺效果。
  4、“似乎想说话”,“似乎”传达了作者对先生的了解。
  5、“居然睡平稳了”,“居然”一词把作者战胜生活上的困难的精神表达出来了。
  6、“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大概”表示测度、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词“罢”合用,更增加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7、“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大概”大大地减弱了肯定的语气。表示“留级同学”说的话本不可信,但在某一点上倒被印证了。
  8、“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大概”表估计不一定确切。
  副词恰当运用,使语气更加准确,并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一文中副词“也”的妙用
磨砺语言技巧,丰富语言的表示力,这几乎是每一个作家所刻意追求的。优秀的作家总是把对语言的锻炼,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即使是一个虚词,也要精心揣测,决不苟且从之。
  副词“也”字,是一个十分平常的虚词,但在优秀作家的笔下,它有时却具有深刻的表示力,经常从看似平淡中显示出奇巧。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脍炙人口的一篇。这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开头一句,“也”字的出现。似乎显得有些唐突。使人不明就里,但只要翻开《朝花夕拾》,就可以明白。《藤野先生》的前篇《琐记》一文,作者写了他因对故乡的失望而到南京求学,在南京求学数年,还是一无所得,大失所望。在结尾局部他写道:“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去呢?就是日本东京。而东京又怎样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文章以这句话开头,已暗示了作者行踪的来龙去脉:新近离开的故土无非是这样,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都是中国有些青年同学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现象,所以,要离开东京,得到别的地方去看看了,由此引出下句“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为行文的转换,巧妙地设下了伏笔。这个“也”字,表示出了鲁迅先生在探索真理途中一再失望的心情。
  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他的小说《项链》中,开头也有类似的句子。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过失,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开头的这个“也是”,初看起来令人费解,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原文才干用“也是”,那么路瓦裁夫人原先和谁一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呢?
  小说告诉我们,“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小说最后局部照应了这个“也是”──在极乐公园里,“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小朋友在散步。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这个“也是”用法在奇特中显出巧妙。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自身:天生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她和那位女同学同样具备美丽动人这一天生的资本,但佛来思节夫人成了阔太太,过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却只能衣着粗陋的衣裳整天在寒冷的住宅里流泪。这个“也是”,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对无法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悲痛感慨,隐隐地流露出来,真可谓起句非凡。
  假如我们把上两例中的“也”字去掉,改成:东京无非是这样”、“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那么作品语言的表示力便大受影响,其在结构上的前呼后应作用也便无从体现。而添上这个看似十分平淡的副词,增加了文字的隐含信息,富有极强的表示力,令人玩味不尽。由此可见,在作品中恰当准确地使用好虚词同样能收到神奇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反语与真情
——浅析《藤野先生》一文的反语运用
  
  反语是依靠语言环境的协助,运用与说话人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的修辞格。运用反语能引人深思,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起到讪笑讽刺的作用。《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反语不只具有强烈的讽刺作用,而且透过反语还可体味出文中表示出来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正是本文反语运用的一个突出特点──透过反语见真情。
  
  “清国留同学”中有的“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对于“清国留同学”的这种丑态,作者说“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在这里是反语,用副词“实在”加以强调,便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同学”的鄙夷和反感。
  
  “中国留同学会馆中的一间洋房待到黄昏时,常难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里“精通时事的人”是反语,这些人精通的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作者把“清国留同学”学跳舞与这一反语用在一处,可见,“学跳舞”也是一种无聊的事情。从上面这两处反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而满怀希望来到日本的鲁迅先生,在东京见到的却是这样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同学”,他们拿着清政府的银子在这里不是用心读书而是吃喝玩乐。这与作者来此的目的完全不同。因此,作者大失所望,对“清国留同学”的所作所为十分反感。这种感情便通过反语表示出来。同时,我们透过这两处反语还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涌动着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试想,假如作者对祖国没有这片真情,那他怎么会对“清国留同学”的行为感到反感,又怎么会用反语加以讽刺呢?可见,作者通过反语表示出来的对“清国留同学”的厌恶和反感,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示。
  
  作者在仙台学习时,有一天收到了日本“爱国青年”写的匿名信。“爱国青年”是反语,指的是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青年,在他们看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身的能力了”。所以他们认为鲁迅先生那次考试和格不是自身能力所和而是得到先生泄漏出来的题目。作者对这些日本青年的荒谬逻辑和愚蠢做法十分愤慨,称他们为“爱国青年”实际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我们从这一反语中可以感到,作者对这些日本青年的愤慨、痛恨之情其实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感情的一种表示。正因为作者热爱自身的祖国,所以这种有损祖国尊严的做法必定激起作者的满腔义愤。透过“爱国青年”这一反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片爱国深情。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于是点上一支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正人君子”是一句反语,作者强调所写的文字是“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有深刻的含义: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从作者决心与“正人君子”斗争到底的决心和行动来看,文中几处反语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已转化成了实际的行动。
  
  总之,《藤野先生》一文中运用的几处反语,处处体现出了作者的爱国真情,只要我们阅读时认真体会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本文反语运用的突出特点──透过反语见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
 鲁迅先生在著名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中,以热情的笔触胜利地刻画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治学严谨、关心同学的教师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文中描写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对表示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感情起了积极作用。
  课文的第22节,藤野先生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我”为难之时,他“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叹息”表示了藤野先生对科学的求实精神:一叹“我”为难之时,说不出详细的情形──难知其中实情;二叹自身不能亲眼看一看,听说而已──难想其中之状;三叹那畸形的脚而表示出的愚昧──难解其中之谜。一个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对某一现象希望能听得详,看的真,解得准。由此可见,“叹息”正是藤野先生工作认真,治学严谨的写照。
  课文的第34节,当“我”学医救国的美梦破灭之后,意识到要救国,得改变人民的精神,因此决定弃医从文,并以同学物为借口告诉藤野先生,没想到这一想法却使先生受到惊动,此时,他又是一次“叹息”,这里的“叹息”流露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他为现在的师生即将离别而叹息;更为“我”将来的学习担忧而叹息,“为医学而学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没有什么大协助”。对同学的挚爱、留恋深深包蕴于简短的叹息之中。
  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一次表示出对工作的态度,一次表示出对同学的关怀。这正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之所在。因此二十多年后,两次“叹息”还深深印在作者的脑海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0: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