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2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下册《马说》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八年级下册《马说》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下面提供多套公开课教案供您参考!
《马说》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⑵ 了解作者和文体特征。
   ⑶ 理解短文所说明的深刻道理,充沛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发生的社会背景。
   ⑷ 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2、能力目标:
   ⑴ 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同学的文言语感,督促同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⑵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德育目标: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同学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身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同学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手法独特,表意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不读难以领悟。教学时宜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创设学习氛围;教师范读、同学跟读,注意体现节拍、语调和语气;同学练读,努力以声传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深切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讨论点拨法。让同学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身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同学理解文意,体味情感。
  3、延伸拓展法。联系实际,赋予作品以时代意义,引导同学认识当今社会的人才制度,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作者和文体简介;指导同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翻译课文,整体掌握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体验与反思,品析作品简练含蓄的特点,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投影显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呼唤人才,呼唤健全的人才制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谈到了作者的人才观,它是唐代大作家韩愈的《马说》。
  设计二:我们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所借之物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爱莲说》《陋室铭》,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
  二、作者和文体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好学。和长,尽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进士,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关中大旱,上疏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上书谏阻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乃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豪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2、关于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论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3、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身的志向。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4、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繁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费劲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身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身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同学读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⑴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同学听读,要求听准字音。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同学积累生字、通假字。
     (多媒体显示)
    ①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伯乐相马 骈 槽枥
    ②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美不外见
      其真无马邪
     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明确:
    ① xiànɡ pián cáo lì sù
    ② 食:通“饲”,喂养,读“sì”。
      材:通“才”,才干,读“cái”。
      见:通“现”,表示,读“xiàn”。
      邪:通“耶”,吗。
   ⑵ 教师范读课文,同学跟读,提醒同学注意句中停顿。
     如:不以千里/称也
     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⑶ 同学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
   ⑷ 同学齐读课文。
  2、翻译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⑴ 同学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⑵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协助同学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 积累重点词语:相、骈、枥、策、粟、邪
    ② 掌握一词多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南昌临之(名词,鞭子)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其真无马邪(通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
      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代词)
      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依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用)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③ 难句翻译。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⑶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同学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同学齐读课文。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同学研讨。
   ⑴ 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同学明确:“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他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来说,应是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干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常有的,可伯乐不常有,标明千里马多伯乐少。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被当作一般马对待。所以,对千里马来说,贵在发现有“马”,贵在伯乐。
   ⑵ 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同学讨论后明确:“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动身进一步揭示它的才干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示出来。“也”字凝聚着作者愤慨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
     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如下:


同学根据词语提纲背诵课文。
   ⑶ 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他人才,对有才干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充沛施展自身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动身,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论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同学齐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掌握,体会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同学推选一位同学读课文,力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体验与反思
  1、引导同学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同学自由发言,畅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生1: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生2: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2、组织同学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干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此次讨论意在引导同学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同学只要说出自身的理解,谈出自身的看法即可,即使有些看法偏激,也不必动辄评判,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同学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六、课堂小结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蕴藉含蓄,读起来迴环跌宕、格调铿锵,好像游历小巧的园林,有咫尺万里之势。特别是作者的思想如雷震耳,催人深思。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身,打造自身,使自身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七、安排作业
  1、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断。
  2、阅读刘基的《说虎》,考虑: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参考译文: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虎有锋利的爪牙,而人没有,这又大大增加了它的力量,(既然如此),那么人被虎吃掉,是缺乏怪的。
  然而虎吃人(的事)不常见,而虎的皮却经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这是什么缘故呢?虎用力气斗,人用智慧斗;虎只能利用自身的爪牙,而人能利用捕虎的工具。因此,力气的作用是一,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是一,工具的作用是百。用一份力量对抗一百份力量,即使凶猛也不能取胜。
  因此,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工具而不加以利用。由此看来,世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以和只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不借助他人作用的人,(也)都跟老虎一样,他们被对手抓住杀掉,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参考答案:
  这篇文章借虎喻人,借用虎的力气大,又有锋利的爪牙,反而被人捕杀这一事实来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力量,只凭自身的力量一味蛮干,就必定招致失败的道理。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马说》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马 说 汪帮清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增强文言阅读能力。(重点)
2.在掌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重点、难点)
3.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诵读训练,增强同学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伯乐相马”: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繁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费劲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身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身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二、简介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经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自己遭遇也是这样,贞元 19年(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短命。“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 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2.而 :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协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依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身手。  才美:才干美质,指马的能力和优点。   外见:表示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脉络:
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论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明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千里马的才干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干的痛苦的?
  明确: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⑥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五、探究课文: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他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他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3.《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首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实际,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 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他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低。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他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六、拓展:
1.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2.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3.假如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七、小结: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倒霉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示,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板书设计:
马    说
     伯乐知马伯乐少,千里马被埋没。(同情痛惜)
     食马者不知马,害千里马。   (愤怒谴责)
     食马者妄说无马,实不不知马。 (辛辣嘲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马说》公开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示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说说有关“马”的成语。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匹千里马拉着繁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它用力挣扎,汗水淋漓,还是拉不上车去。伯乐见了,就赶紧挽住千里马,泪流满面,并脱下自身的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又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优秀论文体。“说”是“谈论”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字词学习:祗(zhǐ) 骈(pián)
  3、同学齐读课文。
 
三、翻译理解
  1、同学自学,划出疑难点;
  2、全班交流:
   ⑴ 重点词: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干。
     见:通“现”,表示。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临:面对。
   ⑵ 一词多义:
     虽: A、故虽有名马: 即使。 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 A、不以千里称也: 用。 B、策之不以其道: 依照。
     食: A、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 B、食不饱: 吃。
     其: A、其真无马邪: 难道。 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C、食之不能尽其材: 指代千里马。
     策: A、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 B、执策而临之: 马鞭。
     能: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B、虽有千里之能: 才干。
 
四、课堂小结
  翻译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这三字诀。而且,必需大声朗读,投入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也。
 
五、安排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基础局部;
  3、课外查找有关韩愈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研讨质疑
  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三、拓展探究
  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
    假如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防止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论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知马也!”
  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他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
    (同学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安排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阅读《骥伏盐车》,回答文后题目: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⑴ 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⑵ 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⑶ 文中表示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马说》公开课教案四
【教学设想】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同学由读到悟,由悟到明,了解古代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而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在这堂课中,让同学了解“说”这种古文体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认识、学习、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示手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马说》所说明的深刻道理,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了解“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交叉朗读,以期能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文中一些疑难点由同学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突破疑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请同学课前预习课文,查找有关“马”字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
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二、解题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多媒体资料显示)
  2、点明本文体裁,介绍“说”这种文体。
    (多媒体资料显示)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属论说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说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跟读,注意读音、停顿。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并完成下列练习。
    (多媒体显示)
   ⑴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粗的词。
    ①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 才美不外见。
    ④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⑵ 区分下列虚词的用法。
     之: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之手
       马之千里者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
  3、老师指出文中要求掌握的特殊句式。
    (多媒体显示) 倒装句:
   ⑴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分析:“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⑵ 状语后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分析:“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4、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补充。
  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每段的内容。
  6、全班齐读,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整体感悟
  1、提出问题,同学抢答。(用原文回答)
    (多媒体显示)
   ⑴ 文章开头是如何论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
   ⑵ 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⑶ 千里马的才干为何被埋没?
   ⑷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2、教师点评、归纳
  3、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五、 品味诗文,推究文理
  1、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多媒体显示)
   ⑴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样?
   ⑵ 本文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⑶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
   ⑷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2、点明“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同学将其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3、全班齐读课文,并背诵。
  六、延伸拓展
  争辩: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伯乐”?
  七、课堂小结
八、安排作业
  1、古代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文人,请搜集其作品。
  2、课外阅读《龙说》,进一步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马 说
              韩愈
        伯乐  善识 千里马 不识 食马者            
              
       (有识才者)  (无人才)   (庸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马说》公开课教案五
【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2、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来自榕江一所农村初中,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虽然乐里到凯里只有100多公里,但假如要骑马来这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咱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马”的文章吧。请翻开书第1 74页《马说》。(大屏幕显示)
  二、释题和作者简介
  1、“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说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在的杂文相似。课题可简单地理解为“说马”。(大屏幕显示)
  2、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29岁才初登仕途,但为官路上受挫颇多,怀才不遇的思想极为强烈。(大屏幕显示)
  三、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目的是让同学感受语气,初步感知大意。)
  2、同学齐读(目是让同学熟悉文句,进一步感知大意。)
  3、同学思读,讨论理解
   ⑴ 教师引语和提问: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读课文理解文意,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出观点,看哪小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准确?(巡视备问)。(大屏幕显示)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一段首先提出论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提出自身观点:因“伯乐不常有”,“虽有名马”却“不以千里称也”是不可防止的。(即“千里马”常被埋没。)
   ⑵ 教师引语和提问:同学们说说论题中“伯乐”与“千里马”是什么关系?
     明确:“伯乐”决定着“千里马”的命运, “千里马”依靠 “伯乐”生存。
   ⑶ 教师引语和提问:明白了论题中两者的关系,也找到了作者的观点,同学们继续以同桌为小组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论述自身的观点的?
     明确:作者举例论述了“千里马”被埋没。作者认为,“千里马”没能表示出日行千里的才干,原因在于“食马者”不知马,因为他只用对待普通马的方式喂养千里马,千里马因“食不饱,力缺乏”,才干才被埋没。由此可知,“食马者”平庸浅薄。流露出作者的谴责之意。
   ⑷ 教师引语和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明白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现在,我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想一想,作者又作了怎样的论述?
     明确:作者在这一段还是继续写了“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示,而且还刻画了一个特写镜头──“食马者”“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更进一步地指出:“千里马”被埋没是由“食马者”的不知马造成的。在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食马者”的不知马简直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他不只平庸浅薄,还狂妄无耻!作者再也控制不住自身了,于是发出质问:“其真无马邪?”同时还作了肯定的回答:“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知马”的强烈愤慨。
   ⑸ 教师引语和提问:第二、三段都是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由“食马者”“不知马”造成的,这些内容是否重复了?
     明确:没有。第二段是从千里马的角度论述的,而第三段是从“食马者”的角度论述的。
   ⑹ 教师引语和提问:谁能说说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先提出观点,“千里马”常“不以千里称也”,指出其命运的悲痛;接着从从千里马的角度论述的“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最后,又从“食马者”的角度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同时,呵斥了食马者的愚妄,并以“其真不知马也”归结全文主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知马”的强烈愤慨。
  4、同学齐读
    目的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综合理解
  讨论理解下列问题:
  1、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是否只是就“马”说“马”?(大屏幕显示)
    明确:不是。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现象,揭露了埋没人才的社会现状。
  2、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明确:“伯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贤士,“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摧残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大屏幕显示)
    明确: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论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摧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怀才不遇的思想。
  六、课堂收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只能到此为止了,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马说》公开课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理解短文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⑶ 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一起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2、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说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掌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同学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繁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费劲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身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身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同学注意难字的读音。
  2、同学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考虑讨论:
   ⑴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⑵ 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⑶ 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⑵ 考虑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⑶ 要点提示:
    ① 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②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假如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⑷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请一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 考虑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⑶ 要点提示:
    ① 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②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身手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身手。
    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请一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 考虑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③  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④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⑶ 要点提示:
    ① 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②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依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③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 (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④ 表示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他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⑷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归纳课文:
   ⑴ 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⑶ 要点提示:
    ① 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倒霉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② 阅读本文的实际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身,使自身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假如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同学当堂熟读成诵
七、安排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3、马说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同学能初步理解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基天性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对“怀才不遇”的观念赞同度过高,此点须加强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22: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