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语文《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参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一语文《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参考
  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澎湃的力量的文章。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在“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后生”,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茂腾腾”地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年轻的生命“朴实”、不做作、不招摇、不浮耀,像“高粱”一样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这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奔腾踊跃于“黄土高原上”,古老的沟壑纵横的土地,承载着这样年轻热烈完美的生命,“安塞腰鼓”给予他们宣泄的方式。
  作者把这样生命的宣泄、力量的喷发赋予了“黄土高原”“安塞腰鼓”,是有其深刻含义的。“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干接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斗!”相比作者对黄土高原的赞美,对水乡江南,却觉得“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然后再次感慨“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作者为什么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在作者看来,黄土高原的人“朴实”“沉稳”“恬静”,他们还保管着生命的“元气”,相比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少了些浮躁,缺了些世故。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而多水的江南,已经流逝了许多许多,改变了许多许多。
  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示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示了年轻生命的热烈豪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示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只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高昂;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突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坚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沛表示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23: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一语文《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参考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澎湃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课型设计:品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
  2、上网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发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溢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成都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同学的情绪,调动同学的想象力,一旦同学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澎湃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同学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同学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一)知内容。
  1、放录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国多种大型活动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在正式讲解课文时,放出来,给同学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同学的情绪。
  同学边看录像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谈观感。
  在同学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扮演和乐器的“扮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胜利的扮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3、读课文,作评价。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试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同学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澎湃”“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结构。
  师生联读课文。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扮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局部。第二局部为文章的主体局部,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同学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三)寻美点。
  分组朗读,进行分组寻找美点竞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同学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恬静。
  ②火烈的舞蹈局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时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繁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斗着,疾速地搏斗着,大起大落地搏斗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溢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一)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1、同学齐诵第6段。
  2、教师示范。教师将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文学样式——诗,(幻灯出示所改之诗)教师范读。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同学反复朗读。
  3、同学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内容。如: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繁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解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4、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其他段。
  (二)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1、同学任意寻找自身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2、分学习小组交流。
  3、学习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
  4、教师整理同学评点。
  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恬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澎湃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发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溢画面美。
  (三)自由式美读
  1、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繁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2、美读
  第三板块:练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扮演局面。(可事先准备一个扮演录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23: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一语文《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参考
  设计简说
  本文以铿锵澎湃的语言,瑰丽奇伟的想象,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同学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协助的,对同学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本文我将摒弃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在偏重同学自读感悟与探究的同时,以同学活动为课堂主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同学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注重同学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规范精神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排比句的含义和其作用。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澎湃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品析关键语句,注重感悟并发表自身的见解。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同学,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澎湃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身的见解。
  教学方法
  1、采用自读感悟式,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注重同学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
  2、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
  3、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以其豪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成为生命和力量的宣泄。今天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齐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给同学以足够的时间读文章,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然后用"……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文章按"鼓响前、腰鼓扮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局部。第二局部是文章的主体局部,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
  3、寻美点。
  安排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竞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指导同学采取"评点式品读",同学可任意寻找自身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2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第三板块: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身的理解。
  鼓励同学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板块
  学用课文句式,段式,请同学畅谈流传在家乡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艺术。
  同学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
  (三)、课堂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赞美宽厚辽阔的黄土高原,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那“元气淋漓”“释放出那么奇伟澎湃的能量”的人民。作者于文中表示出的高超的抒情的技巧,也像那鼓声一样,震响在我们的心里。
  (四)、安排作业
  同学找自身喜欢的段落,并熟读成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安塞腰鼓》教学参考
  一、思想主题
  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和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升华,文章赞美了安塞腰鼓,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豪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二、结构内容
  本文在结构上较为鲜明,可以分为三大局部:
  第一局部为前四个自然段,主要写敲鼓前的预备阶段。这一局部首先概括描写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的外貌、神态,并以静衬动,蓄势待发,为下文安塞腰鼓的响起做好了铺垫。
  第二局部从“但是”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写安塞腰鼓演奏的阶段。这一局部可以再分为几层,这里运用了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好一个安塞腰鼓”,文中出现了四次,可以自然分为五层。第一层,写局面和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气势的壮阔和豪放;第二层,写鼓声,并且写与观者发生共鸣,突出这力量给人的震撼和鼓舞;第三层,写后生们的动作,突出这力最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澎湃;第四层,写舞姿,极赞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最后,写节奏,它是生命的渲泄、升华的体现,更使人发生一种高尚、向上的精神境界。
  第三局部即最后三个自然段,写鼓声的戛然而止。这一局部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以静衬动,写人们被深深吸引,并陶醉其中,进入到安塞腰鼓所带进的心境、意境之中,突出了它的感染力之强。
  三、激昂的排比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只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高昂;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四、铿锵的节奏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示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示了年轻生命的热烈豪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示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坚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沛表示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五、关于抓住中心进行教学的建议
  指导同学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一中心点,让同学深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要围绕生命的勃发来理解作者对黄土高原和江南的议论,不要作无谓的争执。
  六、指导同学诵读的教学参考
  根据文章特点,让每个同学都读,以一组的同学为一单位,分角色读或分段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同学觉得读乐无穷。《安塞腰鼓》是篇铿锵激越的散文诗,可让小组先讨论,揣测该如何表示文章激越、疾猛的节奏,然后要求每小组朗读一节,另让四组男生读四段构成排比的反复句。这样在无形中又形成了一种比较和竞争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22: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