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一语文《丑小鸭》公开课教案(名师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1
标题: 初一语文《丑小鸭》公开课教案(名师版)

  初一语文《丑小鸭》公开课教案
  
  思辩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探究美丽的《丑小鸭》有感
  
  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而我要说,语文课堂上选准一个突破口,便能投一石激千层浪。至今我一直难以忘怀那堂思维碰撞火花四溅的语文课。
  
  那是一个星期四下午的第四节课,我乐滋滋地引领同学畅游在安徒生所著的《丑小鸭》童话世界里。在初步感知丑小鸭形象意义后,我要求同学提出不同的语句来探究。话音刚落,调皮大王吴学胜高高举起双手,迫不和待地问:“老师,课本第三十一页的第二自然段‘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不是说丑小鸭当初没有必要离开养鸭场呢?”吴学胜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荡起阵阵涟漪,教室里有了窃窃私语声,有的和和说没有必要离开,有的反对说有必要,双方争论不休,也有的同学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我。见此情景,我打破原先设计的教学思路,灵机一动说到:“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丑小鸭有没有必要离开养鸭场。赞成没必要的反方同学坐到左边,赞成有必要的同学坐到右边,分小组讨论十分钟后再开始争辩。”
  
  座位迅速排好了,同学们便踊跃讨论起来,他们时而热烈激动,时而面红耳赤,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微笑默叹。十分钟悄然而过一番唇枪舌战拉开帷幕。
  
  首先由正方李小佩发言,只见她响亮地说到:“我认为丑小鸭有必要离开养鸭场,假如丑小鸭继续留在那儿,它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长期以往,它的自卑感与日俱增,即使有幸变成百天鹅,那里来的美丽高贵可言?”
  
  “好,从丑小鸭的倒霉处来假设,紧扣课文内容。”我赞许道。
  
  反方吴振威赶紧反驳:“天鹅的出生跟它自身的遗传有关。就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假如丑小鸭自身不是一只天鹅蛋,那怎么努力也不会变成天鹅,有其子必有其父嘛!”(一阵欢快的笑声)
  
  “你刚才讲的是遗传对人的决定性影响”,正方杨晨晨未等吴振威落座就接过话茬,“但养鸭场是丑小鸭的生活环境,外在的环境对动物,对于人的生长也很重要啊。孟母三迁这个佳话想必你不会陌生,孟母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长环境,三次搬迁才安宁下来,你能忽视环境对丑小鸭生长的重要影响?”
  
  “双方各自从遗传和环境角度来探究,思路开始宽阔了。”我适时地给予肯定。
  
  反方马江波发言道:“丑小鸭离开养鸭场这个‘地狱’,外出流浪寻找属于自身的天堂,有一天一直跑到住着许多野鸭的沼泽地,连野鸭们也讪笑它长得丑陋,告诫它不许跟族里任何人结婚,虽然后来有两只公雁对它发出一起飞翔的邀请,可差点连命也丧在猎人的枪杆子下了。从这里看出它的努力是徒劳的,连命也查点搭进去,这样的冒的危险太大了。”
  
  “一个人追求胜利,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免不了许多荆棘。坎坷,甚至死亡向你挑战。这对于鸭子也是如此。假如丑小鸭继续留在养鸭场,我敢肯定它必需负着所有鸡鸭的白眼和讪笑长大。即使它变成一只美丽的白昼鹅,外表虽说美丽,可在它心里总有一团阴影。何况它从小与鸡鸭生活在一起,就象狼孩一样失去本性,变成一只外表美丽,而实际生活和鸡鸭没有什么区别的天鹅,但与真正的天鹅相比,它还能算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吗?”(苏珊珊极其认真地说到)
  
  反方举手发言的人少,正在苦苦寻觅时,叶欣驿站了起来:“我觉得丑小鸭没必要离开养鸭场,因为假如有人想把它弄死,它可以逃,不至于站在原地白白等死吧。丑小鸭身上有天鹅的基因存在,它继续留在养鸭场,等它慢慢长大后,那些鸡鸭自然会对它刮目相看了。”
  
  正方陈欢接过说:“丑小鸭离开养鸭场,才干看见更广阔的天地,才干激发自身对生命的希望,才干炼就不屈不饶的意志。相信自身,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坚辛困苦,若不离开养鸭场,就会缺少理想和追求,就会缺乏对未来的向往,缺乏对自身前途的规划,自甘平庸。”
  
  正方林惠蓉补充说:“丑小鸭假如留在养鸭场,就不会有丰富的阅历,就不会长故意灵高贵,内外两全其美的白昼鹅。假如继续留在养鸭场,总是生活在屈辱的阴影下,就算变成一只天鹅,也会残缺不全的。变成一只真正美丽高贵的白昼鹅要自身去深造。
  
  随着探究的深入,我惊奇地发现反方的几个调皮的同学不知何时坐到正方的人群中,反方燃烧的进攻烈火没有正方那样猛烈,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我搜索的眼光巡视教室,忽然发现第六组的章赛月脸涨得通红,咬着下唇坐在那里。我暗自奇怪,走过去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柔声说:“章赛月,你有什么想法吗?”她羞涩地站起来说:“为什么要探究丑小鸭有无必要离开养鸭场呢?假如它是一只丑陋的鸭子,即使生存在养鸭场,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有生的意志,环境还会有力量阻止得住吗?反之,假如你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生存在最高贵的地方,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懂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即使环境给你带来了多大的幸福,那只是暂时的。也许转眼你就得不到了。”呵,这不正是我们要品位的这句话的意义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同学们也都若有所获,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课后反思】
  
  初一的同学好动,初一的同学勇于质疑,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但是他们敢于也乐于发表自身的见解。“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教无定法”,“学无定向”,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发明性的过程,而富有发明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的阅读。我们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同学,而生命的实质在于发明,一只美丽的丑小鸭。其生活经历坎坷曲折,“丑小鸭”有没有必要离开养鸭场?一个简单问题的深层次考虑,激发了同学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时结果已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同学用自身的感情和爱憎与“丑小鸭”共悟,用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让每一个同学都开口说话”,这是中学语文教学追求的最基本而又是最实际的目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1

  “我”看《丑小鸭》
  
  ──《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实录
  
  师:同学们,丑小鸭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生:非常熟悉!
  
  师:是啊,老师小时候也读过,老师的老师小时候也读过,可见,这个故事流传已经很久很久了,可今天我们又要再学这篇古老的故事还有意义吗?
  
  生:有!
  
  师:我们先不急于定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丑小鸭〉读后感》,对照黑板上的几个话题,看一下自身所写的文章属于哪个话题的,并照此分组。
  
  师板书:1、你被故事里的那些情节感动了?为什么?
  
  2、丑小鸭的故事让你联想到哪些人和事?
  
  3、从丑小鸭身上你感悟到什么品质?
  
  4、我们现在再学空上故事有什么实际意义?
  
  5、其他。
  
  师:快速地看一下自身的文章,是不是和四个话题相关,假如不是就属于“其他”这个组的。现在同学们就分成五个小组。同组的同学可以交换文章来看。相互交流讨论。
  
  (同学在此期间,迅速换组,坐好后根据要求开始交换文章阅读并讨论)
  
  师:请各组推选动身言代表,其他组员在代表发言后可以补充。下面有请第一组(也就是第一个话题)的代表发言。
  
  生1(林师宇):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丑小鸭经过一番磨难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昼鹅,在被大家赞美时,他一点也骄傲,因为他知道自身在得到幸福之前曾经历过的苦难。我想,他一定会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师:我想你是被丑小鸭的善良和单纯感动了,是吗?
  
  生2(林师宇):是的。
  
  师:好,说的非常好,师宇读书很认真!(掌声)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呢?
  
  生2(卢思颖):丑小鸭因为丑,处处遭到动物们和人们的排挤和欺凌,我深深体会到他的孤独和无助。在这样的遭遇下,他仍然坚强地活着,并执着地追求他的理想一美!他的坚强让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
  
  师:思颖同学是在用心灵去阅读,与主人公丑小鸭同呼吸共命运,因而才有这番真切的感受。好,我们再来听听第二组的看法。
  
  生3(郑植蔚):丑小鸭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最近报纸一直在报道的洪志功的事迹。他是陵水县人,是个残疾人,患了肌肉萎缩症,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和病魔作斗争。因为是残疾人,他在学习、工作、爱情三方面,都屡受挫折。
  
  师(稍微打断):洪志功的事迹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因为这几天的海南日报天天都在报道。你为什么会将他和丑小鸭联系在一起的呢?
  
  生3(郑植尉):丑小鸭出生时很丑,他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很多人的排挤、讪笑、凌辱;洪志功从小就患上肌肉萎缩,是个残疾人,从小也受尽白眼,遭受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身的理想,也没有停止对理想的追求,就如丑小鸭最后成为美丽的白昼鹅一样,他在千锤百炼中铸造了豁达、坚强的个性。他用亲身经历谱写了生命的赞歌──《痛苦的微笑》,最终他胜利了!
  
  师:是啊,他胜利了,他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郑植蔚的思维辐射度很广,能将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大家要向他学习!(掌声)
  
  生4(梁夏欣):小时候就读过丑小鸭的故事,那时只觉得很有意思,当八年之后再重温这篇章话,却让我想到了很多。它使我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丑小鸭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善良的品质,不只获得了外在的美,也体现了它特有的内在美。
  
  师:夏欣同学从丑小鸭的故事看出:人们对于美的评价不应该看只看外表,一个人真正的美应是──
  
  生:内在美!心灵美!
  
  师:是!真正的美应是内美与外美的统一。我们的主人公丑小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是吗?它变成美丽的白昼鹅,有外在美;它历尽艰辛,坚韧不拔,磨练坚强的性格,而且谦虚善良,这是内在美。所以,美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生5(林倩倩),我想作者终究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让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昼鹅,让它获得了美和幸福。试想:假如丑小鸭没有变成白昼鹅,那它的结局又会怎样的凄惨呢?可见,美貌可以决定一个故事的悲或喜。其实,美貌又何止是这样的魅力而已?纵观历史,美貌还要颠覆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呢?妲己、褒姒、杨玉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呢?而在实际生活中,以貌取人的例子笔笔皆是。
  
  师:倩倩同学真可谓浮想联翩,从外国说到中国,又从古代说到现代,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如不是大量阅读,是决不可能说的这么好的!(掌声)不过,好象她所说的都是反面的例子。美貌和一个国家的兴衰确实关系密切,它可让其衰也能让其兴。让国家兴的例子有吗?有!比方西施、王昭君、貂禅等等……这一组的同学的看法涉和了很多方面,让我们来听听第三个话题的同学是不是有更精神的发言。
  
  生6(翁文婷):我从丑小鸭身上感悟到这样的品质:坚忍不拔、能吃苦、执着、有恒心善良、谦虚。
  
  生7(陈念慈):丑小鸭面对人世的薄情与势利,以一种生命的坚韧站了起来!为着心中永恒的梦,带着对美的真挚的向往,历尽艰辛,梦想成真。这种为梦想而升的坚韧,何偿不是生命与生俱来的高贵?丑小鸭获得了赞美,可它完美无缺的心灵,更是一份难得的纯洁的美!
  
  师:念慈同学用深情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谈了她感受,说的非常好!那第四组的同学是你们觉得我们现在再学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吗?
  
  生8(林夏宇):丑小鸭的文学形象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任何事物的生长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起初,事物的形态是很稚嫩的、孱弱的、丑陋的,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他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只要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再加上自身坚韧不拔的努力,不论有多么难,终究会获得胜利。这……
  
  师(稍微打断):你说的都是参考书上的概括。能不能说说你自身的想法,我们在学这篇文章有用吗?
  
  林夏宇:有用!
  
  师:有什么用?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
  
  林夏宇:我的性格比较脆弱,有时也很自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自身应该像丑小鸭一样坚强,并有自身坚定的信念与理想,执着追求,努力奋斗,一定会实现!到那时,我就不会自卑了!
  
  生9(林怡伶):读了丑小鸭的故事后,我有这样的收获:胜利是要靠奋斗的,只要付出了汗水,就会得到回报。一个人胜利了之后,也应该骄傲,因为这胜利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我们应珍惜胜利!
  
  师:林怡伶同学看出文章的哲理了。其实啊,对一篇文章的评价是最难的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老师很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充沛发表自身独特的见解!
  
  生10(谢盛德):丑小鸭的遭遇的确令人同情。或许作者是想借此来说明“你只要是有才干的,不论家境或环境怎样,只要多加努力,终会发光”的道理。但有一点须声明,我们终究和丑小鸭不同,它变成天鹅这已是既定的事实,是必定的,就算没有那种遭遇,没有磨难。而我们要想胜利,就一个硬道理:努力,努力,再努力。所以,我觉得作者在论述以上的道理时是否稍有疏忽呢?故事里边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可顶上十句大道理。在人才的竞争中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只要你是穷人,就根本不可能用你,把你拒之门外。虽然你将来凭着努力可能会成为比尔·盖茨什么的,但道路一定是弯多直少,说不定哪天就掉进了万丈深渊!所以“丑小鸭”那套并不是大众化的。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掌声)
  
  师:太精彩了!(掌声)谢盛德的这种大胆质疑,敢向权威挑战的态度教师非常欣赏!(掌声)对于他所提到的我也深有同感。不知大家有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是金子──”
  
  生:总是会发光的!
  
  师:看来大家非常熟悉。它和我们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呢?
  
  生: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师:刚才谢盛德已对这句话做了分析,老师不再重复。大家请想,是不是说,只要我是金子,我就不用努力,也会自然发光?
  
  生:不一定!
  
  师:不尽然。有些金子它也不会发光,因为它自身给自身蒙上了灰尘。有些普通的石头它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因为它不时地摩擦自身。因此,同学们,希望大家应该不时的磨炼自身,表示自身,不论你是金子还是普通的石头,你都会发光!
  
  师小结:这节课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了《丑小鸭》这篇文章,老师有很大收获,相信同学们也同样如此!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下课!(播放歌曲)
  
  【简评】
  
  本课的亮点是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保守的分析课文,而是尝试对文本进行解读。
  
  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的需要定出符合同学实情的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
  
  2、领悟童话的思想意义和实际意义。
  
  3、培养同学坚强的个性和为理想努力奋斗的恒心。
  
  教师又根据教学目标和揣测同学感受的实际,拟出了四化上话题。根据同学写作的实现内容分成五个小组交流研讨,这就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尝试。在踊跃的发言中,同学思想的火花不时发生碰撞。教师在课堂的角色是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主角是同学们,把整个堂课学习当作同学生长的过程,把同学当作课堂的真正的学习主体。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1

  建构同学自身的语言和思想
  
  ──《丑小鸭》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课堂不可能是独立地,没有过去与未来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对我和我的同学而言,《丑小鸭》的教学无疑会是我们过去所有生活和未来生活的一个巨大的隐喻,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中建构自身的人生象征。这,也许可以称之为我此课的唯一的教学指向。而且正因为这个框架对每一个同学都具备建构的意义,所以在整个单元中我将此文当成了重中之重,要求在课堂学习前用批注法进行预习,以确保在讨论前拥有一个他个人的阅读行为。
  
  从“个体解读”到“相互印证”
  
  一进教室,首先请寿馨蕊上台来讲《丑小鸭》的故事──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生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象征,就像是丑小鸭的“天鹅蛋”。对其他同学的要求则是:仔细听寿馨蕊所“演绎”的故事,想一想她的故事中遗漏了哪些你觉得不应该遗漏的细节,为什么你觉得这个细节不该遗漏?作为预习的一种检查形式,我要求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都不能打开课本。
  
  8分钟后,寿馨蕊讲完了。在讲的过程中,同学间有一些小小的交流,几个同学想提示寿馨蕊,她拒绝了;几个同学想纠正寿馨蕊,我阻止了,我提示:允许发明性讲述──即删节和增添,而且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地方,因为无论增删,恰恰是个人解读的结果的出现。然后,我抛出讨论话题:“请大家说说她的故事中你觉得不该遗漏,或者与原文不同的信息──大家仍不要打开书本,我们要借此了解大脑为自身筛选了哪些信息。”
  
  许多同学举起了手,岑刚强第一个:“在老太婆家里的时候,丑小鸭不是因为受到欺侮而逃走的,他是自身想要去游泳。”大家纷纷发言,或表示同意,或进行补充,有同学甚至还复述了课文中的原话:“在水里游泳是多么痛快呀!”“让水淹没你的头,往水里一钻,那是多么痛快呀!”
  
  “好,我也觉得这一处很重要,我们待会儿再结合原文详加分析。现在先请其他同学也来说说。”
  
  坐在最后面的大个儿沈腾骏站起来,说:“丑小鸭在农夫家里的一段,跳到黄油和面粉中去的话不能省略,因为这表示了丑小鸭很讨厌人类……”他显然是严重地误读了,马上有许多同学举手表示反对,有几个在位置上就喊:“那不一定的!”我赶紧打住:“让他说完,行不?……现在大家对这个故事读出了完全不同的意思,谁是谁非暂且放下,我们待会儿还是结合课文再来展开进一步讨论。请继续――”
  
  窗边的胡纪平站了起来:“小鸭在沼泽地里没被猎狗咬死,这是很幸运的事。”果然怪才,思维总是那么独特,我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但现在还不是追问的时候。
  
  胡纪平:“还有,我认为不能把丑小鸭进老太婆家的原因略掉,他进去是因为狂风,刚才的故事中丢了这一点。”
  
  我追问:“你为什么认为不能去掉这一点呢?”
  
  “因为这说明丑小鸭是在没有方法──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去的。……还有,不能把在野外第一次遇见天鹅的情节去掉。”
  
  胡纪平接二连三的“指摘”已经使得好胜的寿馨蕊坐不住了,她甚至举起了两只手。我只好让她发言:“我觉得不能认为猎狗不吃丑小鸭是因为幸运,假如这样的话丑小鸭就不必说‘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我很满意这种“斗争”的形成,但现在不能让他们就斗起来:“好,这个地方矛盾看来不小,我们在这里画个圈,待会儿再仔细看看。”边说,边在白板上事先画着的一条由白板的右下角延伸到左上角的“丑小鸭生长线”的相应位置上画了一个圈。
  
  接下来是机灵的林琰发言:“沼泽地里野鸭和大雁对丑小鸭的语气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出来──野鸭对丑小鸭说的是‘你丑得厉害’,大雁对丑小鸭说的是‘你丑得可爱’……”天,有这回事?此刻我不好翻书本,只能相信这是林琰仔细阅读的效果,一个非常重要的效果。为强调这点,我对林琰的话进行了重复。
  
  新生郑朔一直跃跃欲试,到现在终于站了起来:“我觉得文章结尾处丑小鸭变成白昼鹅时的感受不能不讲,‘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幸福’,我认为这几句话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是从丑小鸭的内心中呼唤出来的,这是它对所有磨难的一种感受。”
  
  “噢。郑朔说这句话是丑小鸭在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后内心的一种感受,一个回顾,所以不能够不讲到。好啊,讲得太好了。还有谁觉得有哪个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在寿馨蕊演绎的过程中失落了?”
  
  跳级生岑佳梅站了起来:“我觉得要把丑小鸭变成白昼鹅的过程中的感受尽可能仔细地讲出来。”
  
  “你觉得哪些信息――也就是哪些感受需要表述,怎样表述呢?你能不能试一试?”
  
  “苦难之后的幸福。”
  
  “你能不能用具体的语言表述一下?”
  
  ……
  
  “看来要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还是有困难的。请坐。”我知道岑佳梅想说的是“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这几句,但在不能够记忆性复述的情况下,发明性地表述对这个11岁的女孩还是有困难的。
  
  平时学习最有困难的钮贤成站了起来:“应该重点说说冬天变到了春天。”
  
  那一段确实很美,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便感动得不能自已,可惜现在还不能让大家打开书。我便伺机作了延伸:“也就是你认为课文中的几次环境描写也很重要,与课文的情节有很大的关系。是吧?钮贤成讲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刚才岑刚强也讲到了丑小鸭进老太婆的家是因为外面的风太大了。看来以后讲故事还是不能忽略故事发生的环境。”
  
  “以文解问”,局部性阅读与交流
  
  好了,差不多了。我就让大家打开书本,再来看看刚才这些问题能不能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到答案,我问大家:“先解决哪个问题?”
  
  “大雁和野鸭!”
  
  “好。请大家朗读‘天亮的时候……碰碰你的运气’这局部课文。”
  
  大家齐读课文后,我复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大雁说‘丑得可爱’,而野鸭说‘丑得厉害’?”
  
  调皮的朱奇在座位上说:“因为大雁和野鸭审美观不同,因为野鸭把丑小鸭当成同类的,而大雁呢,不是说美丽的鲜花要绿叶烘托嘛,这个……”
  
  朱奇的思维总是这样,放得开去,却收不回来。后边胡纪平接上了话茬:“是大雁把丑小鸭当成同类,而野鸭却讪笑丑小鸭。”
  
  “那也不一定的!”“野鸭并没有讪笑丑小鸭啊!”“这其实也是说它丑得可爱”……同学们纷纷反对。
  
  为防止在非要害处扯得太远,我就点一点题:“野鸭的讪笑我们可以称之为‘善意的讪笑’,虽然是讪笑,但似乎并无恶意。看来不同的动物对丑小鸭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我们阅读课文时要掌握这些细微的差异,而且我们还应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态度?譬如,为什么两只大雁对丑小鸭就显得比较友善呢?”
  
  “因为他们是同类。”快嘴的郑荟说,我知道她的回答不是通过研究而仅仅是通过直觉敏感地掌握的。
  
  “因为两只大雁刚刚从母亲的蛋壳里爬出来不久,也很顽皮……”这是一直深思着的胡纪平的回答。
  
  “你是不是觉得两只大雁刚刚从母亲的蛋壳里出来,还比较纯真,对人比较友善?”我追问。
  
  “也许是他们是小小朋友很好奇吧。”胡纪平回答。
  
  “可是鸡鸭也是小的呀,他的兄弟姐妹们也是小小朋友呀!”刚才被胡纪平“指摘”得过多的寿馨蕊也注意着胡纪平的反言,这倒真是给抓住了要害。
  
  “也许是大雁没有见过丑小鸭这种类型吧,所以它觉得很新鲜。”胡纪平为自身的观点辩护着。
  
  “可小鸭们也没有见过丑小鸭的样子啊,他们还说他是妖怪呢。”郑荟站在了同桌寿馨蕊的一边,同时她又发表自身的观点,“我觉得这跟去年学的《山中访友》中的‘云雀’为什么被叫做‘弟弟’一样,只是为了不重复嘛,重复就没有感觉了。”
  
  “是么?我看可能没有那么简单。这样吧,我给大家一个考虑的线索……”我正想把话题转入探究性的考虑与讨论过程,但下面有几个同学急于发言,寿馨蕊更是几乎站了起来,于是我只好打住,让她发言。
  
  “他们后来还对丑小鸭说:‘那里有好几只甜蜜可爱的雁儿。她们都是小姐,都会说:嘎!(她的模仿引得同学齐笑)这是那么丑,可以在她们那儿碰碰你的运气!’这里明明还是在嘲讽他丑嘛。”
  
  几乎是在同时,我这边说:“这话是有嘲讽,但是不是恶意的?”而那边胡纪平说:“没有啊……”
  
  为不再重复论争同一小问题,我继续点拨:“他们不是恶意的,但是不是完全认同他了?”同学说“没有”。“所以这些细微的差异我们要细细品味……”还没说完,那边胡纪平不由我,继续发表他的高见,我只好让他说:“对丑小鸭说‘你丑得可爱’,这显示他自身好像很高贵的样子;而对他说‘你丑得厉害’这就有点谩骂的味道了。”他的发言引得大家一阵哄笑。我伺机继续点拨:“我们刚才分析了其他的动物对丑小鸭态度的不同,现在我们是不是来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导致这些不同态度的原因,好不好?”
  
  “因为它们不是同类啊。”郑荟果然聪明,但此刻可不能停留于此。我说:
  
  “是的,不是同类,可是它们都不是丑小鸭的同类啊。”
  
  “野鸭们和他是同类,所以他们看它丑得这么有个性,就笑它……”
  
  我原以为一直静听的金铮会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谁知他竟然是搞笑,调侃的语气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谁和他是同类?”我追问。
  
  “雁儿和他是同类。”下面不知是谁在说。
  
  “雁儿和他更像同类──这个同学说得有些道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他叫丑小鸭就搞错了。──我们可能要作更全面的考察,要把这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结合起来考虑,也许更能够解开我们的困惑。我们应该把鸡鸭场上的鸡鸭,猫狗,大雁,天鹅,野鸭对丑小鸭的不同态度都综合起来考虑。那么在这些动物中,和丑小鸭交流得最多,但最不理解丑小鸭的是谁呢?──对,是母鸡。下面我们就来把这段文字集体诵读一遍,注意母鸡和丑小鸭不同的语气。”
  
  于是大家集体朗读“第二天早晨……‘好吧,你去吧!’母鸡说”。
  
  这是一段极富人物个性的对白,自以为是的母鸡教训着向往着自由和飞翔的丑小鸭,里面的许多语句简直可以当作成人教育小朋友的翻版,但同学们显然还没有明显地感到这一点。课文实在很长,就读这一小局部,也用了好几分钟,我提问:
  
  “刚才我们在分析野鸭与大雁对丑小鸭的态度时,发现他们对丑小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但一起点是都不理解丑小鸭。现在我们读了母鸡与丑小鸭的对话,发现母鸡的态度更不一样(同学在下面说:也更离谱了,郑荟补充:因为她还不会游泳),至少野鸭和大雁能够理解丑小鸭在外面、在水里很快乐很自由,但她就一点不懂了。对吧?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掌握站起来发言。我指了指趁同学在朗读课文时我画在白板上的几种动物,至上而下依次写着:猫,母鸡,家鸭,野鸭,大雁,天鹅。问:“大家看,我这里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会游泳──不会游泳。”
  
  “不会飞翔──会飞翔。”
  
  我不再等着大家从纷乱中争出一个生物学的答案来,说:“这个顺序依据的是跟丑小鸭的血缘关系,或者说物种的远近关系。我们看,猫是哺乳动物;鸡是禽类,但不会水;家鸭是野鸭驯化后的物种;大雁又叫做鸿雁,与天鹅很像,长脖子,但毛色是青灰的,它还是家鹅没有驯化的先祖;而丑小鸭就是一只天鹅……我们看,在文章中似乎就是依照这种亲疏关系在写着,关系越远的,就越不理解丑小鸭在想着的东西,不理解就会导致误解,甚至是不屑。我们这样从动物学来解释他们对丑小鸭的态度为什么不同,也许并不正确,但至少是一个巧合。为什么后面丑小鸭看到天鹅就感到激动与亲切,天鹅看到丑小鸭也立即表示了亲热?因为它们完全是同类,完全理解对方的‘语言’与梦想(同学跟答‘因为他们也是由丑小鸭变来的’)。好吧,这个问题不论这样理解对不对,我们就先理解到这里。我们现在再回头来看看,是不是还有讲故事遗留下来的问题?没有了。那么我们就来分享大家在课前所作的批注,谁先来?──朱奇先来。”
  
  聚焦:解读“天鹅蛋”
  
  “我觉得这篇课文丑小鸭并没有经过‘不屈的奋斗’,他并没有努力拼搏,很多时候他自暴自弃,吃了很多的苦,后来他太苦了,感动了上天,所以把他变成了天鹅。”
  
  哇,他竟然这样说。我实在很满意这样的考虑。但是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看来是意见不一。“谁来说说?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一个同学坐在位置上说:“课文后面说了,他原本就是一只天鹅蛋,这说明他不是上天可怜他才把他变成天鹅的嘛。”
  
  “对,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变为天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1

  “天鹅就永远是天鹅,鸭子就只能是鸭子。”
  
  岑佳梅补充:“再说,自暴自弃也不可能感动上帝的嘛。”
  
  “说得好,自暴自弃不能感动上帝。──但这似乎离课文远起来了,我们回到课文上来。”
  
  “老师,我感觉丑小鸭原本就是一只天鹅,只不过他的演变过程曲折一点,困难一点。”郑荟试图作一总结,“因为他生在养鸭场里,所以历经了更多的曲折。”
  
  “可是,许多人都这么认为,我们以前看过的丑小鸭好像就是在告诉我们他都在努力,是靠着自身成为白昼鹅的。”在生活中只信奉天赋不相信努力的朱奇继续着他的质疑。同学们又议论纷纷起来。
  
  “确实如此,在我小时候,老师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丑小鸭通过自身的努力,变成了一只白昼鹅。但是现在朱奇竟然读出来:他并不是经过自身的努力变成天鹅的。”我补充并强调这一点,我知道,这里面可大有嚼头呢。
  
  “他注定要变成天鹅的!不论他努力不努力。”坐在最前面的跳级生茅泽鑫竟然也开了口,这个小书虫平时是语文课也会捧着一本课外书笑出声来的。“对,因为他原本就是一个天鹅蛋嘛。”朱奇得到支援,口气轻松起来。
  
  女生们纷纷提出议论,有几个甚至就坐在下面喊着:“贼努力的,贼努力的……”我提示,一个个发言。
  
  寿馨蕊首先说:“他努力的,课文中不是说是冬天吗?假如他不努力,早就饿死在冬天了。死掉了他还怎么变成天鹅?”
  
  “寿馨蕊说得有些道理,假如他不努力,他可能就饿死在寒冬中了。”
  
  “老师,我也觉得他努力的,他努力地熬过了所有困境。假如他不努力,他在没有变成天鹅之前就死了,天鹅小时候的样子与鸭子也没有多大差异。”不知道郑荟的这个补充是对同桌的支援,还是她上学期在考试中屡屡失败的自我写照?
  
  “丑小鸭生在鸭群中,他以为自身是小鸭嘛。后来,他没有想到自身长大后是个天鹅。”最老实不过的钮贤成竟然也发了言,有几个女生似乎想笑着批驳他,被我示意阻止了。
  
  朱奇突然来了灵感:“丑小鸭不是已经死过一次了吗?他不是在冬天的时候冰死在野外吗?”
  
  “是啊,丑小鸭还冻死过一次。这说明你即使努力了,但仍然可能会失败,也说明可能外人的协助很重要。”
  
  “外人的协助?所以,这地道是个运气罢了,跟努力无关的。”朱奇抓住了我的话头。
  
  “外人的协助可能是幸运,你的奋斗也可能遭遇失败。这一点问题值得研讨,却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也许该把问题的焦点先集中一下,来讨论:是不是注定丑小鸭就会变成白昼鹅,不论他怎么做?”我的话音刚落,“一定会”“不会”“他原本就是天鹅蛋嘛”的声音就在下面吵得开了锅。
  
  “好,好,好,能不能换个思路……”我正想提示大家作进一步的考虑,下面却已经顾不上理我了。岑佳梅大声地说:“假如丑小鸭不努力,就呆在那里,他就变成一只家鹅,不可能再变成白昼鹅了嘛。”
  
  “对!”“对!”女生一片赞成声。
  
  “老师,假如他不努力,就一辈子呆在鸭群里,那么他就根本不会飞翔,而且可能他连天鹅奇异的叫声都会失去,只会跟着鸭子叫‘嘎’,他其实也就成了一只形状大一点的鸭子。”郑荟的“嘎”声引来了一片善意的笑声。
  
  “你想这可能吗?天鹅的习性是基因决定的,他只会进化,怎么可能再退化呢?”朱奇说。
  
  “大家知道狼孩的故事吧?动物在习性上的退化是可能的。”我提醒道,大家都说“知道”。看来得抓紧时间推一把了,我接着说:“这里我再提示一个有关联的信息,大家知道安徒生的生平吗?谁已经读过《安徒生:阿拉丁的神灯》这篇文章?(5个同学举了手)大家觉得这篇文章与课文有关系吗(我问读过的同学)?有!有什么关系?”
  
  “因为安徒生是把自身比喻成了一只丑小鸭,他小的时候也是一只丑小鸭,受到他人的嘲讽。”有同学回答。
  
  “他其实是把自身的亲身经历演化成一个动物的故事,写成了《丑小鸭》这篇课文。”有人再补充。
  
  “哦,这种方法在我们学诗歌的时候学过,叫什么?对,象征。也就是说,我们刚才争来争去的那句话――哪句话?”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
  
  “不对,是‘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一句。”
  
  “对啊,争来争去的这句话,我们却没有用象征的方法来看它。我们现在来想想,什么是‘天鹅蛋’?”我感到几乎已经抓住了要害了。
  
  “天鹅生出来的蛋。”一个快嘴的同学喊,不知是捣乱还是真的这样想,他的回答招来了一片嘘声,大家用“哇”来笑他。但是朱奇却帮着他的同伙强调:“就是‘天鹅’生的蛋。”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句很重要的话──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现在我让大家来综合考虑一下:刚才我们说丑小鸭无非是一个象征,那么猫呀鸡呀狗呀大雁呀也无非都是一些象征,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些动物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看成这是禽类,这是兽类,这是候鸟……你看,这些动物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我们因此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人的象征,他们象征了人中不同的(卢夏禹补充:角色和性格),对,代表了同一物种──人──中间的不同性格和品质。我们其实可以反过来这样看:我们人类之中有哪些是天鹅,哪些是鸭子,哪些是为老太婆下蛋的母鸡。那么我们来看,天鹅与他们的不同之处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什么?──对,卢夏禹说‘高贵’,郑晏楠说‘优雅’,还有人说‘美丽’,我看‘高贵’可以代表天鹅的气质。现在我来问大家:哪一种心灵可以称之为‘高贵的心灵’?(有同学答‘好的心’)对啊,具有哪些品质的心,可以称之为‘高贵的心灵’或者‘好的心’?”说到这里,我在白板的核心局部用红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天鹅蛋,在中间写上“高贵的心灵”。
  
  “现在我们来重新演绎课文,根据课文的文章来分析,怎样才干算是拥有一颗‘高贵的心’。──好,请岑佳梅先说。”
  
  “不嫉妒。”
  
  马上有人补充:“不骄傲。”
  
  “对他人的成果他不嫉妒,对自身的胜利他不骄傲。课文中这两点写得明白。”我补充。
  
  “受到挫折不灰心,继续努力。”仍然站着的岑佳梅说。
  
  “你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现在反对派众多,你得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明。否则朱奇又要有意见,他已经一再说丑小鸭并没有经过自身的努力。”我提示。
  
  于是岑佳梅读课文:“冬天就很冷,非常的冷!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最后,他终于昏倒了。”
  
  “对啊,假如小鸭不拼命地游动,那么等到农夫发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冻死了,变成了一只死鸭子了。”郑荟抢着发言。
  
  “对啊,因此,你可能会遭遇挫折甚至失败,但是,你绝对不能够放弃!也就是说,你只能自身拯救自身,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协助――这是丑小鸭告诉我们的。对吗?这样解读课文就对了。”我“向上”提一提。
  
  不料朱奇死不买账:“这不过是幸运罢了,万一他一直不动,刚要结冰时农夫就过来了呢?或者说他已经冻死很久了农夫才过来呢?”
  
  “老师说这不过是象征罢了。”有女生针锋相对。
  
  “对,我们讲到了运气,在生活中有没有运气?(同学:当然有!)但是运气会不会落到不去争取的人身上?对运气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可能你努力了,但是却没有得到运气的照顾;但运气不可能照顾一个没有努力的人。对一只不努力的鸭子而言,死亡对他来说是即使逃过了今天,也逃不过明天的。”
  
  “对!”我的发言赢得了大多数同学的首肯。
  
  “从课文中还可以看出,丑小鸭很勇敢。”近来上课经常走神的大个儿林力把我们的思绪从“运气”的争论中拉了出来。
  
  “勇敢──怎么说?”
  
  “他在老太婆的小屋里感到不自由,敢于一个人到外面的世界去,敢于一个人独立去面对生活。”这段话,林力结结巴巴地说了好久,一些同学还帮他用了几个词。
  
  这时候,下课铃声响了,一些同学很是意犹未尽,很想把课继续上下去的样子,我也很遗憾这铃声响得似乎并不是时候。但是无论什么问题,都只好放到下一堂课了。
  
  课后余音
  
  下课后,走在走廊上,前面郑朔和卢夏禹两个还在讨论着课堂上的事,我越过他们,对他说:“郑朔,讲得真不错。”
  
  他说:“你听到了?”
  
  我说:“我说的是你刚才课堂上的发言。现在你说了什么?”
  
  他告诉我:“我在说,我们在奔向天鹅的环境。”
  
  我说:“可是天鹅开始的环境并不好啊,它可贵之处,就是始终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所以……”
  
  他接上话头:“我们要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
  
  【后记】
  
  在接下来的课中,我们的触角除了继续向“高贵的心灵”、“生长中的寂寞”和课文几处精彩片段伸展外,还把单元主题──“生长”的话题在此作了一个整合。
  
  但是,在别班的授课过程中,回头又发现在此课堂中失落了一些东西──虽然在此课堂中的某些精彩与激烈,也没有完整地出现在那儿。正是在追求生成性课堂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明白了“课堂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的含义──缺失成了一种必定!但学习的过程已经生成,它不可能以另外的一种面目重现,它也不可能再有另外的目的(收获)。所以我只好抚慰自身:对一堂课而言,重要的也许并不是缺了什么(或者还可以怎么上),而是它已经拥有了什么。
  
  我目前在追求的课堂,可以用“目的在过程中”这句话来形容。从五六年前最严谨的“问题→图示”课堂模式,到两年前“问题→问题”课堂模式的探索,再到现在这种不能用模式来指称的模糊程序,正反映出我这些年来语文教育观念的演变方向。
  
  把课堂视为一个同学建构自身思想与语言的动态的场(当表述思想时,他其实就是在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是我的一个提法──“在遗忘语文中学习语文”的大概意思),把学习视为一个同学内部的通过外在关系消解他原有思维-语言模式进而建构新的语言-思维范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在不平衡与不稳定中);同时,不把教学目标视为先在于学习与同学存在的知识点或者成形的思想,而视之为一种含有方向的力量的施加,以促使同学的学习朝某一个含有我们意愿的方向发展(就此文而言,让《丑小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隐喻,每个人在这个框架中建构自身的人生象征,也许可以称之为我此课的惟一的教学指向。)……这些都成了我新的追求。然而要把这种尚在朦胧中的想法变成行动,则要困难得多,而且作为一名改良主义者,我势必不可能拿课堂当成革命的工具,而始终只能是在实际的行动中,融合一些新的但却难免是粗糙的理念。
  
  【回音壁】
  
  宣讲·对话·独语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中东京章太炎先生的课堂,“谈天时以玄同说话为最多,而且在席上爬来爬去。所以鲁迅给玄同的绰号曰‘爬来爬去’。”这样的课堂实在令人神往──师生亲密无间,寥寥数人,对话问答,耳提面命。
  
  而今的中学课堂,一般总在四十人以上,坐席如方阵般的罗列,格局的先验设定,使一一对话的机会甚少,课堂的声音,也往往成为宣讲,语文课堂纵然精彩,总难逃乎布道与说书之间,教师的角色,或如牧师、或似演员,这也正是许多老师觉得疲惫的症结所在,一如张爱玲对教育的十二字评价:“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干国祥老师的可贵努力,正在“宣讲”与“对话”间求得平衡。整堂课,除了开头寿馨蕊讲述故事的8分钟和课文片段的朗读,其余的时间,都充溢同学的声音。有意思的是,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到“女生们纷纷提出议论”,到将近结束时的“下面却已经顾不上理我了……”──胜利的课堂有两个表征:一是课堂因激烈思辨而忘记纪律、忘记老师、甚至忘我,只想参与进去,发表意见。二是课堂之后,或者是纠缠住老师不放,或者同学继续研讨不休,或者进行相关的阅读……课堂结束了,而问题的考虑也许才刚刚开始。实录中“一些同学很是意犹未尽,很想把课继续上下去的样子”,与课后郑朔和卢夏禹的讨论,也说明了这堂课的胜利。
  
  事实上也只有在课后,才干从被动地听“宣讲”、师与生以一敌众的不平衡“对话”,转向自由考虑,独立探索的“独语”阶段。考虑与表达都是最具个体性的,几十年不变的集体化课堂模式,终有一天,也当会以小班或选修的形式,来尽可能的满足个体发展的要求。
  
  从“问题──图示”课堂,到“问题──问题”课堂,到不把教学目标前定设定,仅含有授课者基本意图(不确定指向)的课堂,在模式上,也大略出现出“宣讲”──“对话”──“独语”的轨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2

  但开放的课堂不等于教师的缺席,对同学个体的深切了解,课堂和时准确而到位的反馈都不必说了。操作层面上──不打开书本的禁令、“今天过生日”的寿馨蕊上台讲述、主要段落的朗读、主干问题的设置(为什么大雁说‘丑得可爱’,而野鸭说‘丑得厉害’?是不是注定丑小鸭就会变成白昼鹅,不论他怎么做?安徒生与丑小鸭是什么关系?哪一种心灵可以称之为‘高贵的心灵’?)都体现出干老师课堂的艺术。
  
  从《丑小鸭》,也许我们还可以读出诸如以下主题:广大的世界(“这个世界真够大!”),出走与找寻(在流浪中才干证实世界的广博,外界空虚了丑小鸭,让它完成到白昼鹅的转变),个人和群体(种种不同动物对它的评价),缄默和言说(“白昼鹅没有说话,把头深深藏在翅膀底下”)……
  
  课堂以“我们要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作为收束,也许还是不够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2

  《丑小鸭》教学存忆
  
  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天鹅。考虑:丑小鸭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只要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身处逆境,总有一天,你会实现自身的理想,获得幸福。
  
  丑小鸭在变成天鹅之前,遭受过哪些倒霉和苦难?在鸭群、鸡群中被排挤,被讪笑,就是因为他长得太特别了,“成了全体鸡鸭的讪笑对象。”大家都要赶走他,连他的兄弟姊妹也欺侮他,骂他,诅咒;连他妈妈也对他说:“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们啄他,小鸡们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只好逃走,四处流浪。他跑到一块沼泽地,可野鸭们不喜欢他。虽然有两只雁对他还比较友好,谁知却被猎人打死了,他差点也被一只骇人的大猎狗咬死。他又顶着狂风,跑到一个简陋的农家小屋,他在那里忍气吞声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冬天,他在大面积结冰的水上不停地游动,最后昏倒了,跟冰块结在了一起,差点被冻死。
  
  当春回大地,百灵鸟唱起歌来了,他举起翅膀飞了起来,不知不觉飞进了一座大花园。三只美丽的白昼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他不顾一切地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
  
  为什么丑小鸭拼着一死也要飞向高贵、美丽的天鹅呢?因为他希望自身也变成一只天鹅。
  
  当这些高贵、美丽的天鹅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身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假如你是一块金子,就不要担心被埋没。
  
  当丑小鸭听到大家都在赞美他:“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看到那些老天鹅也不由在他面前低下头来,为什么感到非常难为情?又为什么感到幸福?他骄傲没有?……
  
  《丑小鸭》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之一。安徒生写《丑小鸭》其实是在写他自身。丑小鸭的倒霉和苦难也正是安徒生的自我写照。丑小鸭的经历和遭遇和安徒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欧登塞一贫民区,父亲是一个鞋匠,母亲是一名洗衣工。他12岁,父亲去世,后来母亲染上酒瘾,死与救济院。14岁只身来到举目无亲的哥本哈根。为了生计,为了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初他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有实现。由于贫困和由贫困带来的疾病毁了他的体形和声音,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舞台艺术家。他开始从事创作,由于他出身贫贱,不时受到他人的讪笑排挤,但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2005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庆祝活动。
  
  安徒生童话在当时丹麦乃至整个欧洲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有人形象地说安徒生童话是“稀粥之后的巧克力蛋糕”。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