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说明
这局部内容包括收集数据和把数据分类,制成单式统计表两个内容。
第1页例1,主要是教学收集数据的方法。在例1前面,先出现一道复习题。题里给出数据,并说明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整理的数据,让同学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图直观地表示出各种数据的多少。接着,教材提出:有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数出各项数据,而需要逐步收集和积累数据。比方例1中说的情况,各种数据的增加变化是随机出现的。一般情况下,10分钟内通过一个路口的机动车,不可能前面全是小汽车,然后接着全是大客车,然后再是其他车辆,而是各种车辆交替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各种数据,经常使用的方法是画“正”字,哪种数据增加1,就在那种数据的名称后面加一划。这样收集起来的数据通常叫做原始数据。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进行比较,还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教材在统计表中留出的一些空白栏目,为的是让同学自身通过整理来填充,进一步认识单式统计表的形式和制表方法,以和各个栏目的作用。例1中的条形统计图也留有一些空白,目的是让同学通过自身填制进一步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同时让同学通过看图,想一想这张图中的每个格代表几,说明有时由于统计的数据数目较大,也可以用一格代表2、5、10,或者更大的数。进一步提高同学看统计图的能力。
第3页例2,教学把较多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制成统计表。这种数据整理方法多用于单项统计,且数据较多、数值差别较大的情况。如例题中给出了某班女同学的身高记录单,由于数据较多,不容易清楚地看出这个班女同学的身高主要分布在哪个范围,需要依照一定的顺序把相近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整理的方法是: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即数据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2)把数据的范围划分成几组,并依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制成表。划分时可以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确定每组的大小。
(3)统计各组中的原始数据的数目,填写统计表。
这样整理后的统计表在统计学中叫做频数分布统计表。(这个名称不必向同学讲。)教材在完成统计表后提出了几个问题,目的是让同学进一步认识分组整理编制统计表的意义,说明从整理后的统计表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这个班女同学身高的分布情况。例2后面的“想一想”是提示同学在求平均数时,还要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计算,虽然经过整理后的统计表有便于检查,便于分析、比较等优点,但是在统计工作中原始数据的记录单仍然是很重要的,不能轻易丢掉。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同学自身练习分组整理和编制统计表。最后,让同学总结把原始数据分组进行整理的方法,进一步明确整理的步骤。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一中的习题。
2.教学例1前,可以先让同学完成第1页上面的复习题。同学填表以后,教师还可以指着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个停车场里一共有多少辆机动车?一共有多少种?每种机动车各有多少辆?编制统计表时要分成几栏?使同学明确要分成“机动车种类”和“辆数”两栏。然后再进一步提问:根据所给数据的个数,制作统计表时每栏应画几个格?同学可能回答“4个”。这时教师要强调在这个表里还要加上“合计”一栏。这样就使同学初步知道编制简单的单式统计表的考虑步骤。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同学简单了解条形图的画法,让同学把图补充完整。
3.教学例1时,可以在前面复习题的基础上提出,收集数据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在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停着不动的,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但是,有时收集的数据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不可能一次收集到某一项的全部数据,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如在例1中,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就不能先数有多少辆摩托车,再数有多少辆小汽车,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教师可以向同学说明,当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时,先要写出需要收集的数据名称,然后看哪种数据增加1,就在那种数据名称的后面加一划。因为“正”字有5划,数据收集完了以后统计起来比较方便。接着可以让同学看第2页上面小华收集到各种车辆的结果,说一说这个路口在10分钟内,通过的机动车各有多少辆。然后说明这是小华收集的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统计结果,还要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在教学制统计表时,可以先让同学联系复习题想一想,这个统计表应该怎样编制,需要分几栏,再引导同学一起完成统计表。然后,可以让同学看第2页上的条形统计图,想一想这张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几辆车,教师说明有时由于数据的数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也可以用一格代表2、5、10,或者更大的数。最后让同学把书上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4.教学例1以后,可以让同学完成练习一中的第1~3题。做第1题时,可以先让同学想一想表头应该分多少栏,每栏有几个格?做第2题时,可以提问同学,在用一枚1角硬币做实验时怎样记录结果,使同学明确,在做实验时,可以边做边用铅笔在表内画“正”字记录结果。做完实验后,再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擦去“正”字,填上数目。第3题是让同学练习看统计图,并练习自身填写统计表。还可以仿照上面的方法,启发同学考虑:表内分几栏?每栏分几格?怎样反映总产量?并提醒同学注意写清单位名称。
5.教学例2时,可以先让同学看一看第3页上面的身高记录单,并提问:“根据这张记录单,能不能很快地看出这班女同学的身高大多数在什么范围?”同学可能会表示很难看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想:“这张记录单上的数据也是原始数据。怎样把它们分类整理呢?”然后说明可以把身高的厘米数按大小分成几组,以便于看清这班女同学的身高情况。教学时可以边讲解边引导同学整理。
①先从记录单上找出所有数据的分布范围。(最矮的是130厘米,最高的是154厘米。)
②边教学边画出统计表。先确定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再根据找出的数据范围,按5厘米一段,分成五段。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栏名,并把身高起止的厘米数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入“身高”一栏内,再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③统计各段中原始数据的数目。统计时,可以依照原始数据记录单上的顺序,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然后依次擦去“正”字,填上数目。最后核对一下各段人数有没有错误。身高(厘米)
人数
合计
24
130~134
3
135~139
4
140~144
10
145~149
4
150~154
3
制成这个统计表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回答第3页上的问题。先看看表内反映的这班女同学身高的分布情况,说出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再根据制成的统计表说出这班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把各段的人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人)。这样算一下也可以检验整理后的数据对不对。这样整理的统计表中还可以加上合计一栏,使人更加容易看到总人数是多少。然后,还可以说明这个统计表也可以竖过来编制(如上表)。最后,可以让同学归纳一下整理后的统计表有哪些优点。这些分析和考虑很重要,它可以使同学具体理解整理数据的意义,明确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和编制统计表的目的。接着,可以让同学想一想,假如要计算这个班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怎样算。使同学看到计算平均身高时,需要先求出全部女同学身高的总和,因此原始数据还是有用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同学,统计工作中原始数据非常重要,不能随便丢失。
教学例2以后,可以让同学完成第4页上的“做一做”。指导同学做题时,教师仍可以依照例2中的步骤启发同学考虑。例如,数据的范围是从多少到多少?怎样分段?分几段?怎样编制统计表的栏目?“做一做”做完以后,可以引导同学结合“做一做”的题目说一说把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最后可以翻开书让同学读一读第4页下面总结的三条数据分组整理的方法。
6.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4题和第5题是配合例2教学的。可以要求同学依照书上的步骤考虑,再参照题中的表格进行分类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