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保守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同学发现问题,并让同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同学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平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同学自主探究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同学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同学自身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




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异分母加减法》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同学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和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而是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体会算法多样化的价值。因此,我对本课的教材布置进行了改变。
在教学1/2 +1/4时,重点突出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首先,让同学考虑,能像复习题那样直接计算吗?为什么不能?强调分母不同,分数单位就不同,不能直接合并,既然不能你有什么方法找到1/2+1/4的答案呢?在此处同学的思维发生了碰撞,我没有急着给同学以提示,而是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由于同学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有些小组提出:可以运用学过的有关分数的知识去解决,也有小组提出可以借助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再找到答案,还有的小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去解决。在后来的小组交流中,我让同学充沛描述自身的探索过程,再交流计算的方法。在出现多种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同学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优化,使同学充沛认识到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通分再计算是最好的方法。接着我又问:“为什么要通分?”这样的提问可以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使同学清楚地知道,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只有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才可以直接计算。在这些基础上,让同学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一起之处,引导同学发现其具有实质的相同点,即它们都是先通分再计算,由折纸涂色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又以此题让同学提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放手让同学独自解决。
通过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引导同学归纳总结“你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怎样算呢?”经历了充沛的探索和考虑后,同学很快总结出:先通分,再依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师顺势板书:通分、→、转化,并说明:最后要把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景,以旧引新:
1、今天×××同学过生日,你准备怎么过?你想请哪些人来参与你的生日聚会?
2、请你分蛋糕,你怎么分?
3、这些分法都可行吗?假如都可行的话,怎样比较合理?
4、我们怎样才干知道那种最合理?
5、计算,算式怎么列?
6、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7、我们前面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为什么?
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请你先从上面选取2个分数,并将你选中的两个分数用阴影表示在老师发给你的两个圆纸片上,然后把它们合起来,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的方法,找到它们的和。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开始研究。
1、生汇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这几道题其实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他们做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先通分?
3、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练习。
5、这几道题怎样进行验算?请大家试一试。
课后反思:
1、改变了同学的学习方式,变保守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
这节课假如依照保守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同学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诉同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依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布置一定量的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保守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同学发现问题,并让同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同学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平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同学自主探究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同学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同学自身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同学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
2、让同学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课标中不只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感受、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新课标对同学在数学考虑、解决问题以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同时也是同学主动参与的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那就要特别关注同学的体验,让同学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的性质,获得一些经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同学的知识抵触,打破同学的心理平衡,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同学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的一开始,引出同学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同学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同学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测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用圆纸片代替蛋糕,让同学主动探究,同学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考虑一下,前面几种分蛋糕的方案,哪种是可行的,哪种是不可行的?既扩展了同学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同学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课前考虑】
今年市教研室在计算课方面有个研究课题,所以本学期给自身定了个目标,要好好上一节计算课,以备不时之需。结合本册教学内容,我定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课。
一直都在考虑着这节课,觉得这节课上起来不难,只要抓住突破口“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就一切OK了。也正因为这么想了,所以我的设计总没什么新意,仅仅是停留在“朴实、扎实”。因为突破不了瓶颈,所以自我预测上课也不可能有什么出采的地方。
直到拜读了靠背椅子老师推荐的同题反思、逗号老师的第一次设计之后,我才有所感悟,发现自身对这节课的掌握不够准确。
对同学来说,本课的难点不应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应该是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假如错过了这点,同学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能算是模仿练习,依葫芦画瓢的通分、被动的加减。也许有人会说: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一句话的事情,同学都能答出“是因为分数单位不相同”呀。但是口头的说出并不代表同学真正的体验与感悟。
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在“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上花时间和精力,只要在这点上做足文章,让同学体会“同分母分数能够直接相加减”的原因,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将会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怎么才干很好的实现这一点呢?考虑着,也有了自身的小方案。
但巧得很,这时逗号老师的第三次设计出炉了。认真读过之后,发现她的第一个环节糅合了一切我想要的,简直怀疑是为我度身定做的,激动之情不能言表。于是我完全被她的设计俘虏了,决定就采用她的预案上课。等不和她把她“正版”的课件上传,我就迫不和待地制作了“盗版”的课件。(一是因为进度到了;二是因为喜欢,确实有点跃跃欲试。呵呵)
当然期间也有过犹豫,终究是自身很重视的一节课,怎可以照搬他人的预案,太不利于自身的业务生长了。可是又想:只要是适合同学的、对同学来说是有利的,照搬又如何?况且是自身考虑之后的“拿来”,有何不可?
就这么定了!
【教学反思】
认真揣测设计,化“她有”为“我有”之后,我认真地上了本课。现小结如下:
胜利的地方:
1、 数形结合,丰富了同学的感知,增加了同学的体验,胜利地突破了难点,使同学真正地理解了“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且在课上,当同学真正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加减”的原因之后,绝大多数的同学举起手来想要争取发言,从他们迫不和待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传送的“老师,我有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信息。
2、 给同学空间,让同学自主尝试,去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2/5+1/2”。在巡视时,我发现全班43人中38人用了通分的方法,5人用了化小数的方法,正确率100%。
3、 在方法多样化之后,注意引导同学“战略优化”。利用1/2+1/3,使同学认识到“化小数法”的局限性,“通分法”的普遍性,从而使同学自身体会到只有“通分法”才干够解决任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体现对同学的人文关怀。
4、 注意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向同学介绍了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记载(“齐同术”即为通分,“约分术”即为约分)。以此提高同学的数学文化素养,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感。
5、 注重点击生活,让同学感受异分母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注重突出“转化”的思想。
缺乏的地方:
1、 同学初步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全班汇报交流时没有结合分数图把“异分母分数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同学更好地体会到“通分没有改变原来分数的大小,只是把原分数平均分得更精细一些,使得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以便同学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没有引导同学体会“通分法”与“化小数法”的一起点。“通分法”与“化小数法”都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把不同的分数单位转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或计数单位来解决问题的。 假如做到这点,同学可以更好的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可以使同学累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活动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