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怀着对大师的仰慕与崇敬,参加了第20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近距离聆听了王崧舟、孙双金、薛法根、管建刚等13位名师生动感人的课和精彩纷呈的报告,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和兴奋。这次学习让我满载而归,受益匪浅。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学习收获——“润物细无声,教育贵无痕”。
孙双金老师带来的是自主研发课程《李白与美酒》,感觉真是沁人心脾,如春风般袭来,又如狂风暴雨般让人觉得语文原来还有那么多需要去直面。孙老师和北京东路小学的孩子们为我们呈现精彩纷呈的第一堂课。孩子们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度的思考,感情充沛的朗读,赢得了全场教师的称赞。整堂课,教师非常注重诗的品读感悟,通过品读,引导学生读起诗来更是琅琅上口!经典赏析,在孙老师浑厚的男低音中,仿佛穿越到盛唐时期,看到一个仰天大笑,举杯邀月如仙人般的李太白,喝酒千杯,挥毫万字记载着人生的得意与落寞。感谢孙校长带领我们走进李白的情感世界,聆听经典,继承文化!孙双金用诗意的语言,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与一代诗仙对话。孙校长对课程开发的解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来自台湾宝岛的沈惠芳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别开生面的一堂作文课。通过讲述绘本故事,体验到失去才会珍惜的道理,然后让学生明白如何写作。沈老师循循善诱,从故事入手,引出写作的方法,抓题眼、抓中心、找材料、排结构等方面详尽指导,通过讲故事、读文章、看视频等方式实现了以上教学目标。特别是游戏贯穿整堂课,使课堂充满童真童趣。沈老师的课堂让我们重回童年,像母亲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一般,给孩子们讲述珍惜的道理!让孩子们在拼字游戏、猜拳等游戏中,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该如何写,而是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你如何去写!慢慢引导学生。最后再告诉学生写作步骤。这样的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学以致用!值得学习!
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月光启蒙》,令人难忘。月光如水、倾泻而下,母亲为儿子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境,却永远留存于我的心中。通过有节奏的朗读,体会歌谣、童谣、谜语的节奏美,和故事的比较中,体会到文章要注重详略有当,通过把自己的文章和课文的比较,体会写作的技巧。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作品的意境,润物于无声,喻写作于无形。最后管老师还指出,教学要有个性,展示独特的你,他的阅读指向于表达、作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砥砺孩子们细腻敏感的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心灵的感受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届时,学生的阅读力和写作力也必将得到提升。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但不能局限在课文内容的过度挖掘,语文课的阅读应着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培养孩子专业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管建刚老师这节课颇有节奏的启蒙下,一定会找准阅读教学的方向!
张祖庆老师执教的《月亮之上一微电影与微写作》教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一堂生动而有趣的写作课堂。张老师的课,总能跟时代息息相关,都能紧扣语文主题,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给人启迪,让人深思。一学生说:“他们可能想上月亮上去旅游。”张祖庆老师说:“够浪漫。”另一学生说:“他们想到月亮上去摘星星。”张老师说:“够任性的。”还有一位学生说:“我也想上月亮上去。”张老师说:“孩子,努力吧,你一定会上去的。”师生交流就是一首诗。这样的学生即使成不了诗人,也会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你的称赞才会点在学生心上。张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选取了微电影这种富有时代感的新鲜事物入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
“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是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育之梦。《桃花心木》一课教学时,王崧舟老师从本课最耐人寻味的道理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体悟文章讲述的道理,抓住“奇怪”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写法的好处。文化语境下的悟读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整堂课浑然天成,对学生进行了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洗礼!王老师的课注重学生的朗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涵义,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不确定,懂得如何在不确定中,经得起生活考验,锻炼独立自主,学会转化能量,努力生长。王老师如同一位慈祥温和的长者,与你足膝而谈,把人生道理娓娓道来。在这个喧闹的浮躁的时代,能够把如此深刻的人生价值观化作一股清泉,荡涤在每个孩子的心灵间,相信会使孩子们一生受益。诗心,佛心,心心相印!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静下心来,思考生活的那一份智慧,也许我们会收获的更多。
何捷老师的写作课形式新颖,节奏轻快,令人耳目一新!看图创编《老人与猫》,让学生看图后,各自列情节清单,就是让学生明白在故事中要写到的内容,在交流情节中,学生互相补充,学习,这样的情节,学生喜欢。他们喜欢想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情节……这样的作文课,大家都喜欢!看图写作原来可以加入“我”的元素,让学生的写作避免雷同!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课堂灵动,写作水到渠成!教儿童写作,教师要先做个善写者!这是何老师给我的启示!
薛老师不愧是儿童阅读的推广人,把诗歌吟诵成独特的音乐,独特的舞蹈,让孩子们都能在正常的阅读中健康成长,正常呼吸!薛瑞萍老师的开场白很独特,她提出关爱孩子的健康,提出教育就是呼吸,让人听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感动于薛瑞萍老师对吟诵的执着,每一次都会与她互动,和她一样投入。已经过了十二点了!薛老师激发全场吟诵、舞动的互动画面,令人感动!薛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知道了要吟诵一定要全身动起来,一定要懂得呼吸。魅力四射的薛老师,带领千名教师舞动吟唱诗歌!我们一起呼吸,一起流汗,感受母语的音乐美!喜欢!同时也想把这份吟诗的快乐带给孩子们。
曹海永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孩子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很多思想的碰撞,在课堂里汇报交流。师生合作朗读更是满满的情义,细节当中见真情!
赵志祥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充满教学智慧的引导者,他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上古诗文课,感觉收获颇多,胜读十年书。赵老师的课展现的是全新的语文观!在风趣幽默中带动学生愉悦学习,将语文课演绎得淋漓尽致!赵老师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发言,给予他们信心,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没有压力的学习。《渔歌子》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赵老师以图代讲,带着孩子走进色彩斑斓,有声有色的图画中。让孩子享受到了古诗词的饕餮盛宴!听赵老师的课,你能感觉到他对孩子的那种深深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赵老师幽默风趣的教,整节课高潮迭起,步步深入,旁征博引,真是佩服佩服!听君一节课,我都不须归了!
“书生教师”周益民的《夸父逐日》,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真正做到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教学。首先周老师自己讲故事,教给学生怎样讲好故事,再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讲故事,请其他学生进行评议,最后再从故事回归到课文的学习。讲故事的方式教学《夸父逐日》,犹如新时代的纯手工,清新质感。淡然如兰,散发淡淡幽香。周老师的课就如潺潺的流水,轻轻流入孩子的心中,也轻轻流入每个与会老师的心中。为周老师点赞,为他关注民间文学喝彩!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和追随值得我们学习,为了传统文化,我们要将之传承!
上得最艰苦的一节课应是薛法根老师的《水》,学生很不给力的情况下,薛老师不急不躁,循循善诱,细致入微,这就是大师的风范!欣赏薛老师的“倾听”:那是真正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发言中,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或肯定并深化,或更正并引导,促进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有所提高,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思考的快乐;欣赏薛老师的“评价”:那是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是对学生的无限期待和鼓励,是教学智慧和艺术的积淀;欣赏薛老师的“点拨”:不着痕迹却又恰到好处,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一个方向,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无论是提问或讲解,读书或想象,薛老师在用不同的方式,点拨不同的学生,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真正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敬佩的是薛老师的批判精神,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教参上的解读就是错的,《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赞美,而不仅仅是要节约用水,原来我们语文老师都是依赖教参,在把肤浅的解读信息传递给学生,我们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和思辨的品质。
我最喜欢的来自台湾的李玉贵老师为大家带来《“打扫”森林》,她别开生面的合作体验教学模式,恬淡中透着活泼与智慧的教学语言,让大家感受到了台湾语文教学的别具一格,她的课堂没有复杂华丽的课件,只有朴实幽默的语言,只有老师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轻松而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富有激情地跟随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去阅读、去写作,李老师每一句简单的话中却有大智慧: 思考是过程,相信学生,等待学生,阅读的课堂需要慢动作,必须慢动作!李老师的课堂,没有小手如林,没有笑语喧哗,没有兴奋得摩拳擦掌,但每个孩子都沉浸在阅读和思考所带来的挑战与快乐中,每个孩子都很安心,很安静,很安全,但他们的思维却没有一刻停下过。他们阅读、思考、比较、整理、发表观点,讨论彼此的认识。看看在场所有学生和老师们脸上流露着享受的表情,此刻的时间都是幸福的!教育的幸福,不就在于跟着孩子的心灵走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