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课后反思:
实行新课改对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但我认为更是一个机遇,它需要教师不时改变教学观念,不时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作了以下考虑:
1、 体验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数学不单纯是符号的运算,它来源于生活,是理解和掌握事物的一种思想。我依据《课标》,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明了一个充溢活力
的课堂。
课伊始,先让同学观察一组自然现象的图片,同时考虑: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能找到什么数学图形吗?接着再让同学观察一组生活中有圆的物体,小结从很多物体中都能找到圆,引入了课题。
同学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动身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同学心智,形成健全人
格的重要途径。让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在同学积极回答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圆?强化了同学对生活中处处有圆的体验后,我适时创设了假如大诗人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写一首诗,音乐家会创作一首曲子,那你们现在会做什么呢?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很好地激发了同学画圆、研究圆的强烈求知欲。通过让同学想方法画圆,画完后小组交流的活动,给予了同学独立、自由、努力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结有不同画圆方法的同时渗透互相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解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时,同学遇到了困难,这个环节有待改进。让同学在多种画圆的方法中自主挑选其中一种在我们课堂上研究,并说说为什么?顺理成章地过度到了用圆规画圆,先介绍圆规,然后在同学尝试画圆的时候同时考虑怎样胜利的画出圆,让同学尝试胜利画圆后,我要求同学画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的圆。并且让感觉自身画圆身手大的同学板演,同时归纳画圆的步骤,接着让同学在自本上完成,让刚才板演的同学再介绍画的圆,这里在依据画圆的步骤时,引出了圆心、半径、直径。整个环节给同学创设了思维的空间,注重引导同学积极体验,自身发生问题意识,自身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2、体验动手与思维的关系,满足同学的求知欲。
加深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倡议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同学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生长发明有利的条件。例3要解决数学知识笼统性与同学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同学动手操作。布置同学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为了协助同学有效地体验,教材设计了四道讨论题。其中前两道是通过画与量获得体验: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直径),且长度都相等。理解“无数条”,感受了线是无数个点的集合;发现“长度相等”,是圆的实质特征,也是车轮和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做成圆形的原因。后两道题要通过对折圆获得答案,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以和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圆的认识就更深入了一步。同学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探究了圆的特征。但是由于看错了时间,本环节太匆忙了。
3、体验知识与应用的联系,升华同学的求知欲。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练习的这一环节中我布置了相关练习。我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沛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我是如何想起要在自身的课堂里打破常规、突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的呢?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种莫明的激动,一直萦绕心头,那就是:怎样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美丽些……藉此,想到了圆,继而,便有了“圆的认识”这一尝试。虽然课堂上师生语言不够精炼、准确……但我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引导者、推动者和一起考虑者。同学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习了知识,感受、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我将不时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