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淑湘老师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爱看书”。 吕老师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的确,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不好语文的。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而且这是长大以后没有办法弥补的。
基于此,我们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在把学生引上阅读之路方面做了些初步的尝试。
营造氛围: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校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校园电子屏上,滚动播放“聆听书声 ,品味书香”“今天,你读书了吗”“让读书成为习惯”等标语进行提醒和激励;每个班级的读书长廊里展示出一次次的读书活动成果,吸引着和鼓舞着孩子们,班级文化墙成为流动的读书角;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发了图书和书橱,图书角的阵阵书香陶醉和吸引着孩子们;学校网站上“作品专栏”的一篇篇校园作品记录着孩子们读书成长的足迹,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保证书源:我校地处撤村并城改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读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读物常常得不到保证,学校开源节流为每班配备足够的藏书,人均2本以上,同时坚持每学期组织各班“捐一读百”活动,发动孩子们把家里有价值的图书带来,摆在图书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各年级组根据需求,合理推荐必读书目,每班一本,班班不同,每月进行年段内班级图书漂流活动,踏踏实实践行学校每人每年读12本书的阅读计划,从书源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了学生、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师先行: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末的教师读书沙龙;每学期一个主题的读书演讲;每周学校家事上的每周一文美文诵读;每期一次的教育故事讲述比赛等活动,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学校还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全国阅读教学论坛、参加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研讨活动,先后到书香校园郑上路小学、无锡市书香校园南湖小学等观摩书香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为引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建设学校书香校园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课堂导读:为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校开展各类课外阅读指导课,意在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如李艳老师尝试的好书推介课---教师向学生推荐适合读的书,采用“引入故事——精彩再现——制造悬念——推荐书籍”的教学流程,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期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引导到自主阅读书籍的道路上来。邵长辉老师尝试的课外阅读汇报课,让学生汇报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人物,大家或补充、或反驳,交流书中的故事,体会人物的情感,形成了“指导方法——自主阅读——自主汇报”的基本程序。
晨诵午读: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我们学校坚持每天组织学生晨诵20分钟,每天下午上课前安排一节20分钟的阅读小课。早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美妙的唐诗、宋词以及各种经典美文里。从开始老师带着读,到现在的自主诵读,爱阅读的种子已萌发新芽,并悄悄地在孩子们心中成长。
中午,我们的阅读小课雷打不动,每天坚持20分钟的共读共赏,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积累好词好句,摘抄富有哲理的句子,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孩子们收获着,也蜕变着,真正和书籍交上了朋友。如今,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和每天中午专注的阅读,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40分钟的阅读时间。
活动促读:我们把每年的4月作为学校的读书节,在读书节里,不同年级的教师组织孩子开展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有班级读书会、爱心义卖图书、读书演讲会、好书推介会、童话剧课本剧表演、美文诵读、讲故事比赛、制作读书手抄报或书签等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尽展才华,在活动中体验获得小小朗诵家、小小故事家、小小演说家、书香小明星等殊荣的喜悦,同时促进孩子们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不少孩子还把读书收获感受付诸笔端,一年多来,有近1000名学生把自己中意的习作发表在学校校刊《七色花》上,陆续有60多人多篇作文在《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日报》报纸上发表。学生陈超强获得“郑州市读书小明星”;所在家庭被评为郑州市书香家庭。
如今,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大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些习惯与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今后,我们会用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多的努力,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让书香伴他们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