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
    同学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爷爷。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à)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
  暇:与“瑕”区分记忆,偏旁表义
  锦:与“绵”区分记忆。
  嫣:右部的上下结构分配要合理。(师可范写)
  4.生写生字,师巡视。
  5.投影仪展示书写,师生评议。
  6.结合预习情况,理解文中疑难词语:
  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万紫千红:嫣:娇艳。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初读课题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生怎样的疑问?(谁把自身的花给他人看?为什么要给他人看?)
  2.默读课文,自身在文中找答案。
  3.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体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同学齐读课题)
  二、学文
  1.在初读了课文后,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根据同学的体会,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的顺序)
  2.生:我明白了德国人把自身养的花给他人看。
  引导同学找到相应的语句“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谈谈自身的理解。(“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叶子,并不美观,而花最美丽的局部──花朵自身却不能完全欣赏到,那自身岂不是得不偿失吗?可引导同学对这个问题讨论一下,明白把自身的花给他人看,自身也能看到更多更美的花)
  3.让我们走出房屋,来到街道欣赏美丽的花朵吧!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身的感受。请接着说……
  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师:是的,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沛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再通过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示出来吧。(有条件可观看德国街道的图片,感受这奇丽的景色)
  随机理解“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意思。(配乐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然后让全班看插图,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读;接着誊写本段中自身喜欢的语句)。
  4.现在,你还会不会为你刚才在屋内没有看到自身种的美丽的花儿而后悔呢?(同学谈自身的体会,明白人人都把自身美丽的花奉献给大家,才干欣赏到如此美丽、奇特的风景。)
  5.随机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每个人都把自身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身也能看到多于自身的更多、更美丽的花。)
  (2)同学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同学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再读读这句话,谈谈你明白了什么。(“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身的义务。假如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定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6.学到这里,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街道景色奇丽;德国人懂得为他人无私付出。)
  7.季羡林再次来到德国,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谈谈你的理解。(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准备:第2、3小节局部内容,课前黑板上画好一盆花。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听写局部的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自身又看他人的花。”
   3、通过学习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自身又看他人的花。”
  教学难点:如此多的生词,同学不能当堂课上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师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
    花
    你喜欢花吗?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干什么?原来……
    出示课题: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
   1、齐读课题
   2、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学习:“颇”、“耐”
     查字典理解“颇”。“很”的意思。
     这里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质”的意思。
     师:作者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好思想、好品质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朗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
    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学习生字:“栽”、“脊”。指导书空“脊”。
    再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自身又看他人的花。
    学习生字:“簇、汇、暇”
    “暇”的意思是“空”的意思,怎样记住它?(与姐妹字“瑕”进行比较。)
    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吗?(注意此处的应为多音字,应付的意思)
    老师先说一句话:节日的百润发超市里人山人海,收银员们忙得应接不暇。谁能用它也说一句话。
   2、朗读课文第2、3小节。
   3、教师小结:
    试想:假如你走在大街上眼见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的鲜花,鼻闻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种仿若人间仙境的感觉?
    所以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们之间互爱的表示。
    让我们再一次去体会一下,作者数年后再次来到德国的感受吧?
   4、读第4节。
   5、作者认为除了花以外,美丽的东西还有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美丽的东西吗?
   6、小结:正是有这奇特的民族,才有这绮丽的景色。
  四、朗读全文,学习其余未学的生字、词。
   1、学习生字:概、栽、确、含
   2、朗读全文,要求不漏字,不加字。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复习生字、词)
   4、你能说说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说一件贴一朵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同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同学字词(略)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写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
  同学齐读:课题《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已经熟读了课文,也自学了生字词,在读课文时遇到过什么问题吗?现在可以提出来。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经过认真考虑,提得有价值。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同学浏览课文。)
  师;谁有问题了?请提出来。
  生1:我从“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句发生了疑问,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呢?
  师:是啊!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记住了你的问题。(教师板书:奇丽、奇特。)
  生2:第三自然段中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师: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三自然段,看你自身能不能读懂。(教师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3:“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的东西指得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相信只要你自身认真读书,就能找到答案。(教师板书:美丽)
  生4 “这是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梦”?(教师板书:梦)
  师:还有问题吗?好,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既有思维价值,也很有整体性。这些问题中,先研究哪个问题呢?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阅读了这一组的单元导读,这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什么?
  生:这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
  师:还有吗?
  生:是了解外国风光、异域文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生:从表达上,还要揣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师:也就是说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我们学习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
  师:好,在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与“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这个主题更为密切?
  生: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问题。
  师:好,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生读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咱们就先围绕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我们在研读的过程中,再逐一解决其他问题。可以吗?
  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考虑,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现民族的奇特?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同学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请你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发表自身不同的见解。
  生:我从这句话感受到景色的奇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在窗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这叫我感受到那里的花很多,颜色也特别鲜艳,非常美丽。
  师:教师出示这段文字课件(红字出示)
  师:就这句话,你是怎么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
  生:我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读懂的,德国的所有人他们都是把花摆放在窗外的,不是一家两家把花摆放在窗前的。所以,我感受到这里的景色又奇特,又美丽。
  师:不错,你能从一个词语里读懂,很会学习,读书就要这样注意揣测它的意思。能说说,你还从哪看出不是一家两家这样做的?
  生:从“任何”这个词看出那里的每一条街都盛开着鲜花。不是只有一条街有如此美的景象,而是所有街道上的家家户户都自主的把花让他人看。走在那条街道都能看到这样美丽的花。
  师:你找的很准,谈得也很深刻,这样美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师:感情没有读出来,谁能再读,让我们感到花的多,花的美,景色的奇丽?
  生:再读。
  师:好,他读时什么词强调了呢?
  生:是“任何”
  师:还应该强调什么词?
  生:我觉得还应强调“家家户户”
  师:请同学们再联系着读读。
  生:练读。
  师:请你来试试。(生读)
  师:这么美的词语请大家一起读读。(课件打出红色字: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生:齐读词语“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在你眼里,“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是怎样的景象?
  生:就是花太多了,一簇连着一簇,都紧紧的簇拥在一起,颜色有各种各样的,非常鲜艳,特别美丽。
  生:这种景象一定是大家都特别向往的,花多得成团,各色鲜花怒放的美丽景象。
  师:多美的景色,请大家都来读读美丽迷人的景色。
  生:练读。
  师:就这一段,你还从什么句子看出景色的奇丽?
  生:我从这句话“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看出景色的奇丽。
  师:能否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从这句能读出那里的花非常奇丽,花多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觉得那种境界太美了。我们很喜欢这种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师:从哪个词语看出花的多
  师: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那里全是花的世界,窗外全有花在点缀着。课件(红字出示: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生:我给他补充,我从“山阴道”这个词读懂了人走在街道上,就仿佛在山上,两边高高的茂密的树,路上被树木挡着阳光而很阴凉。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走进树林才有这样的意境呢!
  师:这位同学在读书时融入了自身的生活体验。我们从哪里看出来的,要从书上找到依据,具体的词语或者是哪句话,这些都是比较好的读书方法。请大家练着读读这奇丽的景色。(同学练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奇丽的景色?
  生:想
  师:好,下面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我请一名同学读,大家一边听一边看文字,一边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会请你描述一下。
  师:同学配乐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盛开着含苞欲放、千姿百态的鲜花,在向我们招手,行人还不时的驻足观赏。
  生:我仿佛看到了德国人家家家户户的窗前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争芳斗艳,美极了。我感到走在街道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师:想象得太丰富了,谈出了你此时自身的真实感受。请接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花儿们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人啊!”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儿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师:看(出示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万紫千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你们想不想美美的读一读?
  生:想
  师:谁能自身给大家读一读,读书太重要了,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肯定是朗读水平高的人。
  生:一名同学读。
  师: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
  生:同学齐读第三自然段奇丽景色的句子。
  师:此时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的心情非常高兴。
  生:我的心情很愉悦,神清气爽。
  生:我的心情比较舒畅。
  师:带上我们此时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大家自由读这一段奇丽景色的句子。
  师:多么美的异国风光,你能背下来吗?请大家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一背。谁背下来就可以向老师举手示意。
  生:同学背诵。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让我们接着交流。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外面,不像我们中国人把花养在屋子里。“这让我感受到民族非常奇特。当时的作者很惊讶,很不理解。
  师:听到了没有,他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词语,很“不理解”。他们民族的奇特让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把话样在窗子外面,是不是不喜欢花呢?
  生:不是,他们很喜欢花,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而且把最美的花放在窗外,让他人去观赏。他们处处为他人着想。
  师:养花给他人看,是不是意味着自身不喜欢花呢?
  生:不是
  师:不是,从哪看出来呢?
  生:因为“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师:噢,原来他们也喜欢花,养花也是很美妙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养花与德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城市的居民把花养在屋子里。
  师:谁家养花举手。(大多数都举手)
  师:我们养花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家养花的目的是为了美化环境。
  生:我家养花的目的是为了净化空气。
  生:我家养花的目的是为了给家人带来美的享受。
  师:我们养花是为了自身看,那季先生初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的养花,花朝外开,把最美的花让他人看,心里很惊讶就不难理解了。就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惊讶和不理解。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自身养花却让他人看,你说奇特吗?
  生:奇特。
  师:还从哪看出这个民族的奇特?
  生:我从“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里读明白了,他们把最美的花让他人看,而自身看花的脊梁,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生:从“多次”“曾问过”这两个词,也能看出作者当时很惊讶,不理解,也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师:具体地说说理由。
  生:“多次“说明不是一次。他曾经问过女房东,她却莞尔一笑,我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很自豪的。
  师:他们认为这都很正常,而作者多次对他们养花之真切感到惊讶,请大家接着往下读。
  生:(同学接着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们这样做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因为他们很高尚、无私,为他人着想,把最美的花让给他人看。
  师: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他们为他人着想。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每一家都是这样,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身又看到他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几句话看出的。
  师: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给当时留学的季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请把你(指课始提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刚才提的问题再重复一遍。
  生: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你先说说对“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
  生:值得人深思。
  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生:他们把花给他人看,这种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境界耐人寻味。
  师:这是他的理解,接着读。
  生:他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师: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作者曾问过女房东,这样养花是为了他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再联系下文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身又看他人的花。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这就叫会读书。谈得多深刻啊!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他人奉献,在为他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却实耐人寻味呀!相信大家再来读,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出示这段文字课件)
  生:齐读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自身的花是让他人看的?
  生:因为德国人们把美丽奉献给他人,在奉献的同时,他们也能得到他人赋予自身的最美的东西。失去了自身的利益,把最美的总是留给大家。
  师:当我们再次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请大家自由的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请大家读。(课件出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花绽放的清香,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人人为我”的境界。奇丽的花,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动了季先生,所以他说: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街道上的这种美是谁让你们享受到的?
  生:德国的居民们。
  生:德国这个民族让我们享受到的。
  师: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请大家读。
  生读──—二自然段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
  生读──—三自然段写景的局部。
  师:我为人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生再读──—二自然段
  师:人人为我,大家一起创立了这样如画的景象。
  生再读──—三自然段写景的局部。
  师: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持久坚持吗?
  生:会的
  师:那我们再看看,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刚才谁从这里提出了什么问题。(同学举手)
  师:请你重复一遍。
  生:我提的问题是“变化是有的,美丽为什么没有改变,美丽到底指什么?”
  师: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生:我从2自然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3自然段“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还有4自然段“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读懂了“美丽”指的是德国那奇丽的花。
  生:“美丽”指的是那里的环境很美。
  师:你还怎样理解这个美丽,“美丽”还指什么?
  生:“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
  生:“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师: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请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刚才谁在这一段里提出有关“梦”的疑问,现在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生:这梦表达了作者当时在德国留学时,企盼我们的祖国也能有这样美的境界。
  生:这梦寄托着季先生,想让我们中国人,也拥有这种自觉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生:他想尽早学习德国的优秀民族文化,早日回到自身的祖国,让自身的祖国也这样和谐。
  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需要同学们读季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心境。(教师出示作者照片)这就是作者留学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所大学已经孕育了32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身的宏志,求学于哥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当时他才25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35年后,当他再次踏上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课下,同学们读他的《季羡林先生》、《季羡林文集》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师: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要领悟比较突出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描写奇丽景象的句子,写的既具体又生动,让我们体验到了语言描写带来的美,大家已经背下来了,请试着默写,不会的也可以誊写。
  生:默写或誊写。
  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7: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