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之七
  一、课型:阅读课
  二、知识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培养同学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创新运用:在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发散同学的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五、情感道德:
  1、德育: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心育:培养同学的理解能力、思维力和创新力。
  3、美育:从外祖父如梅花一般的品质中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六、训练点
  1、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
  2、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同学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3、在情语相融的交流中,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文,提高同学的朗读能力。
  七、创新点
  1、回顾全文,针对全文质疑,培养同学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2、大量阅读课外资料,发散同学思维,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
  八、重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九、教法
  1、落实训练点1让同学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同学手、和、口并用的能力。
  3、激发同学的朗读欲望,在带有选择性的读文中提高同学的朗读能力,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质疑问难,发散同学思维,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十、学法
  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讨论法”。
  读文—析句—悟情—运用
  十一、媒体配备:录音机、投影仪
  十二、设计目的:激发情趣导入,创设学习新知的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像这样无数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铿锵。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的老华侨又是怎样表达自身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梅花魂》相信同学们会受益匪浅的。
  二、整体感知,情感渲染。
  1、谁来说一说《梅花魂》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2、课文中又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的呢?
  3、这篇文章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就是在作者字字含情的叙述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文章中“忆往事”局部使得全文骨肉丰满,情真意切,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作者和外祖父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三、自读自悟,牵情入境
  1、在这看似乎平常的小事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哪一局部使你深受感动,可以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汇报自身的感悟。
  2、学第13自然段
  A这段文字以外祖父的话自成一段,同学们可以动笔在书中画画,看看这局部内容可以分成几层?
  B实际上这局部内容分三层可以,分四层层次更清楚。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说说假如分四层,这四层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C从外祖父的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D傲立雪中的片片梅花清高、雅致正像旅居海外的祖父,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是那亘古不变的爱国情,这种真挚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它表示出来,同学们可以在这局部内容中选择自身认为最动情的语句来读,自身选一选,试着读一读。
  E音乐怡情,配上音乐,感受这种意境,谁愿意大声地有感情朗读。
  三、质疑探索、挖掘内涵
  1、本文的作者正是在这看似乎平白的叙述中,流露出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文章写得真实、自然,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一提。
  质疑后同学答疑,师生一起探究。
  2、教师设疑: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可不可以以文章重点段落所写内容“忆往事”为题?
  教师和同学一起解疑
  小结:
  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侨居在海外的游子的缩影。此时此刻,海外游子的爱国心、爱国情已淋漓于纸面。可见以《梅花魂》为题是作者巧具匠心地布置,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四、拓展训练,强化效果
  1、现在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文章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真是妙不可言。老师想请同学们打开《阅读训练100篇》从训练15、33、92这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来读,看看这些文章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同学们也可以翻阅手中的其它资料,自身选择阅读内容,体会文章这样写的好处。
  一篇饱含深情、结构完整的文章,总是使人百看不厌,相信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好处的同学一定会使自身的文章锦上添花的。
  和板书:
 
    19* 梅花魂
看梅花
   读唐诗宋词
   顾惜墨梅图
前后照应  忆往事  因不能回国而哭爱国情
   首尾连贯送墨梅图
   送梅花 手绢
   看梅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之八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论述。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我的中国心》歌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同学吟诵咏梅的诗句。
  2、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经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速读课文,考虑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第三段,领会爱梅之情。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和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重点段,体会爱国情结。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管墨梅图激励自身坚持民族气节。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1)自由练读;(2)指名读自身感受最深的句子;(3)齐读。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2、同学结合着自身的理解来谈。
  3、内容扩展,从哪些地方你也能体会外祖父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5、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之九
  学习目标
  ①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飘泊、玷污”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③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同学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①(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同学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揭题释题。(教师板书“魂”字)“梅花魂”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同学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经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①讨论交流:比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②教师导语: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③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身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④自身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读“三哭”,感悟真情
  ①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②同学听录音跟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
  ◆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猛,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震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③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教师读这局部内容,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同学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青丝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身的形象在自身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身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身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身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身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过渡语: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身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
  (A)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小朋友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安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B)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话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你发现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这梅花”?
  ◆联系我们已有的知识说说中华民族中涌现的有气节的人物。相机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天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睛里,梅花代表着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示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④再探外祖父的第“三哭”,深入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胧。)
  ◆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和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归祖国。)
  ↘品语句,升华情感
  ①教师导语: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只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天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读读外祖父的话和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有关句子。
  ②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③教师导语: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发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之情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④引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①读到这儿,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②尝试分段。
  ↘重积累,延伸拓展
  ①从文中找出让自身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誊写下来。
  ②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③同学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之十
  第一课时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身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示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玩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顾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顾惜)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
  b“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小朋友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安全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这是反问句,假如改成陈说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天性)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a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他欣赏梅花的天性)
  b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天性。(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板书)
  c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天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天性。)
  d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岳飞、戚继光、江姐……)
  e外祖父把自身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f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正是这样,我国把梅花订为国花。所以外祖父喜欢梅花,其实是借梅花来寄托自身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2生默读课文。
  ↘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1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理解古诗的含义。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不能理解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个身在异乡、远离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恋祖国的心情。)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小朋友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小小朋友)
  ◆外祖父和小小朋友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无法控制自身的悲伤之情,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归难归的悲哀心情。)
  3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望着远去的亲人,想到自身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回顾整体,畅谈收获
  1(指课题)什么叫“魂”?
  2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梅花的禀性;外祖父思乡、爱国之情……)
  3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梅花的天性:感受到海外赤子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积累了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外拓展,内化积累
  自身选择一首思念亲人或家乡的古诗背诵下来,在班上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魂》课后反思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时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同学的视野,使笼统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同学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同学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同学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流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本课是阅读课文,怎样指导同学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同学学习的难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文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同学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同学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同学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片中的背景局部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局部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同学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同学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同学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同学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同学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同学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同学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同学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魂》课后反思之二
  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各位教研组老师陪着我一路走来,是你们一次次帮我磨课,对我的肯定与指点,才使得我今天可以较为自信的执教完这一课。而刚才你们深刻的剖析、中肯的建议又使我受益匪浅。
  今天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同时也突破了难点,同学感悟到了外祖父的爱国情和思乡情。下面,我就老师们的两个观察点简单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刚才,周老师对我的课堂评价语给予了充沛的肯定。我的评价语主要可以分为激励性评价语和提炼性评价语两种。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师傅就在指点我的教学设计时指出,要将课堂评价语也作为备课内容之一,作好充沛的预设,同学说的好改怎样评价,同学没说好又该怎样说,所以本堂课,我就力图通过适时的评价,使同学乐于说,乐于读。比方当我问同学外祖父心里当时会怎样想时,刚开始比较冷场,但当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我就适时的鼓励:你真的是说出了外祖父的心声!下面举手的同学顿时多了,甚至有了“外祖父此时已经把图当成了是自身的祖国”这样精妙的回答,我就和时点出他真是外祖父的知音。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方在朗读指导时,同学刚开始比较羞涩,举手的小朋友不多,所以我通过评价语激发同学读书的热情,“从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傲雪而放的梅花”、“我似乎闻到了寒意中傲人的芳香”……于是,同学赛读的激情高涨,朗读指导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有时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感谢吕老师对于我本堂课的情境创设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实《梅花魂》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所以备课时我力图营造一个个的情境,拉进同学与文本的距离,与外祖父的距离。比方同学对于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感受不深刻,所以我就创设了将寒冬的萧条和梅花的傲放对比的图片,当同学看到在冰雪的欺压下,梅花仍是那么秀气,这个似乎是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所以有的小朋友不由发出了赞叹声,我就和时的让他们用学过的古诗来赞一赞,我看到有不少小朋友已经被这梅花所感动,都和着音乐吟诵起一句句赞美的诗句来,真正的感受到了梅花精神。
  但是今天还是留有不少遗憾,我的设计初衷,四个情境的创设是在第四个情境齐读民族魂时达到高潮,但这节课,这个教学高潮似乎来得晚了些。由此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有一个小遗憾,可能是因为没有进行课前热身,开始教学有些匆促,所以第一个情境的创设揭题,让同学初识梅花,同学似乎没有进入状态,有的同学还游离在外,没有被带入情境中,使得整堂课的情境场进入滞后,也为高潮的形成带来一定难度。
  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开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这一人物为例,使同学领会到象江姐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气节的,由此再来回忆中华几千年的气节人物,同学就很容易的入境了。但今天我将试教时放在后面的体会百折不挠的民族魂放在了前面,而同学对文本欠熟悉,又说不准中华民族有怎样的精神,这里一纠缠,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个小高潮就被打破了,冷了下来,之后再出示江姐的资料,教学的最好时机就错过了,同学在回忆时有些冷场。虽然之后在朗读时,同学的这种情绪很快又被激发起来,齐读得也很不错,但我想,假如可以一气呵成,趁铁打热和时地紧跟第二个情境之后,像张老师说的,有了人物的范例,再来说民族魂是什么?环环相扣,效果会更好!所以也正如吕老师所说,今天的情境创设梯度十分明显,但欠连贯,有割裂之感,这也是最后教学高潮滞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但我回想,踏上工作岗位两年半来,正是在一次次的弥补遗憾中生长起来的。所以我会带着老师们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此作为前车之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4: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