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草原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同学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二、学习准备
  
  搜集草原风景的图片、资料。
  
  三、学时布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38:00 | 只看该作者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交叉正音
  
  (注意生字“勒、骏、限、鞭、驰、蹄、茶、貌、杯、跤”和“迂、襟、涩、涯”的读音);
  
  3、理清课文的线索(练习列小标题):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或:初见草原—迎客—相见—待客—话别;初见草原——进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里——联欢话别;……)
  
  4、反复默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身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
  
  如:(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说一说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身类似的感受——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可能唱什么歌?)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绿得无边无际,由于天气晴朗,远处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绿色。(为什么说“并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为是“天苍苍,野茫茫……”)
  
  (3)“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
  
  (5)“这种境界……”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心境。“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恋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身的感情。(可能吟什么诗)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身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类似的感受。比方人心情好时,会觉得小鸟在向人歌唱,树枝摆动是为人鼓掌。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能背的背诵。
  
  6、质疑。
  
  7、建议课后采用自身喜欢的形式进行感受草原,或赞美草原、关注草原的实践活动(如画、写诗或文、配乐朗诵、编歌、找图片、搜集描写草原的诗歌、办手抄报……)。
  
  第二学时
  
  1、课文不只写了草原的景美,还写出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人情美)。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如“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许多人“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客人;他们盛情款待来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姑娘们为客人唱歌、跳舞,小伙子扮演套马、摔跤等等。)
  
  2、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扮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局面。
  
  3、课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
  
  (这一句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课文中还用了不少比喻句,来描绘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画出来体会体会。
  
  (如用“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来比喻草原上的羊群;用“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小丘;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来比喻河;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族同胞。这些比喻的特点是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仿佛我们亲眼见到了一般。)
  
  5、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要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6、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身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向同学介绍内蒙古风光和风情。说之前可引导同学将说的内容列成提纲,然后围绕提纲介绍,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7、质疑
  
  8、选择自身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38:00 | 只看该作者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同学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二、学习准备
  
  搜集草原风景的图片、资料。
  
  三、学时布置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交叉正音
  
  (注意生字“勒、骏、限、鞭、驰、蹄、茶、貌、杯、跤”和“迂、襟、涩、涯”的读音);
  
  3、理清课文的线索(练习列小标题):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或:初见草原—迎客—相见—待客—话别;初见草原——进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里——联欢话别;……)
  
  4、反复默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身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
  
  如:(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说一说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身类似的感受——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可能唱什么歌?)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绿得无边无际,由于天气晴朗,远处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绿色。(为什么说“并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为是“天苍苍,野茫茫……”)
  
  (3)“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
  
  (5)“这种境界……”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心境。“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恋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身的感情。(可能吟什么诗)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身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类似的感受。比方人心情好时,会觉得小鸟在向人歌唱,树枝摆动是为人鼓掌。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能背的背诵。
  
  6、质疑。
  
  7、建议课后采用自身喜欢的形式进行感受草原,或赞美草原、关注草原的实践活动(如画、写诗或文、配乐朗诵、编歌、找图片、搜集描写草原的诗歌、办手抄报……)。
  
  第二学时
  
  1、课文不只写了草原的景美,还写出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人情美)。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如“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许多人“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客人;他们盛情款待来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姑娘们为客人唱歌、跳舞,小伙子扮演套马、摔跤等等。)
  
  2、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扮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局面。
  
  3、课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
  
  (这一句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课文中还用了不少比喻句,来描绘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画出来体会体会。
  
  (如用“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来比喻草原上的羊群;用“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小丘;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来比喻河;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族同胞。这些比喻的特点是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仿佛我们亲眼见到了一般。)
  
  5、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要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6、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身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向同学介绍内蒙古风光和风情。说之前可引导同学将说的内容列成提纲,然后围绕提纲介绍,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7、质疑
  
  8、选择自身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39:00 | 只看该作者

学美文,做“美人”——教学《草原》一得
   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些名著佳篇时,可以充沛利用其中的语言文学美和蕴含的道德情操美,培养同学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下面就是我教学《草原》一文的点滴体会。?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把自身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同学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从小争做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基于此,我教学本文,采取读的方式。?
  
  一、初读,了解美。?
  《草原》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初读时,同学可以了解到草原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衣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迎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以和扮演歌舞、摔跤,是草原人特有的保守美德。在此基础上,让同学给课分段,并加上小标题。?
  
  二、精读,理解美。?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高远素雅的美丽图画。精读时,透过课文优美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启发揣测、品味语言美,从而让同学理解这些优美的语言描绘的图画美,受到美的陶冶。?
  先生笔下草原的天“比别处更可爱”,什么地方更可爱呢?作者抓住“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来写的。引导同学仔细品读,并闭目遐想,甚至深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让同学的感受与作者有相同的美感。让同学读出“我”赞美草原美的方式是“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追问:“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作者受到美的感染,决意用歌声来赞美草原。
  天很美,抓住“蓝”地很美,抓住一碧千里的“碧”字。老师引导同学找出描写“碧”的语句,仔细品味。“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无边的绿毯”上羊群还为它“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加上那些“线条柔美”的小丘“就像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作者被这美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从而发生了“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的感受。读到这里,师生都被这美境打动,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美境的形象,体会到作者的神妙之笔,达到与作者感受同步,发生共鸣。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师生们一齐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三、选读,感悟美。?
  情待客那一段,当他绘声绘色地读道:“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人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切,一点也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敬酒,七旬老翁敬酒。举杯,举杯,回敬再回敬……”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嗬!蒙古包里待客真热闹!”“多新鲜啊,吃的,喝的全是奶制品,都是我爱吃的东西。”说完,还响响地咂咂嘴。“还有手抓羊肉,我从没见过。”更新鲜的是吃饭时,“还有戴尖尖帽的姑娘唱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同学们纷纷表示:“放暑假,我动员爸妈一起去草原旅游,亲口尝一尝那些我没见过的食品。”“我呀,想去穿上蒙古袍子在蒙古包前留个影。”“我要去学摔跤,蓝天碧草地,摔跤多有意思!即使摔倒在草地上,肯定不会疼。”……同学们在追求美的向往中陶醉了。?
  
  四、活读,仿写美。?
  老舍先生用他匠心独运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草原美景图。同学们尽可以根据自身的喜爱选读其中某局部,然后就向先生学习,仿写一个美景片断,题目自身拟定。同学们热情很高,拿出纸笔尽情挥洒。有位同学绘下了一幅小河美景图:我的家乡在芦溪,那里有一条迷人的小河。它养育了两岸儿女也给我和伙伴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记得我小时候,随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常到小河边玩耍。河水清可见底,它终日喝着歌欢快地流淌着。偶尔有几只大白鹅游到河里,都像给绿色的河面上绣上了几朵大白花。在轻漾的河面上,一只小船驶过,船尾留下道道水痕,渐渐扩散开去,立刻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夏天,小河成了小朋友们的乐园。伙伴们来到河边,小挂一脱,裤子一扒,扑通“一声扎进水里。有的像泥鳅一样在水中穿越来往,河面溅起朵朵浪花;有的三五成群打水仗,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游戏。……?
  多美的孩童戏水图啊!?
  
  还有一位同学描绘了一幅人猴和睦相处图画: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到峨眉上观猴子。猴山上猴子真多呀!大的、小的,老的、幼的,有的站在树上龇牙咧嘴,有的在丛林中奔跑,有的在树枝上倒挂金钩,更有大胆的,竟敢拦路索要食物,大有不给食物休过此关之意。看,有一只猴子冲着我奔来了,我连忙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带壳花生放在手掌上喂它。说来也怪,这只猴子不但没有抓咬我,而是很讲文明。它从容不迫地拿起一颗花生,咬开壳,吃完再拿一颗。……爸爸抓住这绝好的时机,“咔嚓”一声,留下了珍贵而美好的一刻。?
  多么和谐的人与动物关系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