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由梁启超的话导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2)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 引入课题 |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
活动一:变法兴起 | 简单介绍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位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本主义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然后设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导入“公车上书”。引导学生观看“公车上书”视频并思考:什么是公车上书?有何影响? | 观看“公车上书”视频,学生归纳出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发起人和主要内容;学生分析公车上书的影响。 公车上书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而失败,但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 视频比较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
活动二:变法发展 |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是扩大了一定知名度,要想使更多的人了解维新思想,新派是如何宣传变法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3页。这些活动有何影响?简单介绍启蒙思想家严复。 | 学生归纳:创办报刊 、创办新学堂 、成立学会、著书讲学。这些活动冲击了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思想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国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有力的铺垫。。 | 这个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就能解决。可以请平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回答,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活动三:变法高潮 | 利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势力范围图》 承转过渡到维新变法,怎么承转可参考教材104页第一段 组织学生探究:1、依据内容,逐条分析变法的影响。2、变法有利于维护哪些(阶级)人的利益?同时又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3、同洋务派相比,你认为康有为等维新派的 观点有什么明显不同? | 学生阅读课本104页,找出“百日维新”的时间、内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三个问题。 | 这个内容本身较为枯燥,但是本课时重点知识。通过探究可以看出这次变法对发展中国经济和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是有巨大推动作用。 |
活动四:变法失败 | 新政的推行,触动了慈禧太后为首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抵制和反对,变法失败——戊戌政变。组织探究(幻灯第16页):1、如何看待谭嗣同之死。2、戊戌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为什么还会失败。3、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戊戌变法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启示。 | 小组合作探究谭嗣同与康梁对生命的不同选择,分组讨论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影响和启示。 | 对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生命不同选择的探究,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进行思考,理解谭嗣同的变法态度和决心,学习他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
课堂小结 |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并板书。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串联和记忆,一段顺口溜: 《马关条约》传北京,公车上书变法请。康梁二人劝皇帝,维新变法终实行。 慈禧太后法政变,百日维新遭劫难。六位君子扬浩气,救亡图存更兴起 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摘句结尾。 | 学生回答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学生齐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摘句。 | 通过本环节一是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二是通过朗读使情感升华。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