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公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公开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和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同学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同学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依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身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效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22: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公开课教案 2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学习前三首诗,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
2.理解三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l)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岱宗 决眦
2.自身练习读这五首诗:
教学过程 :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志向。
三、学习《 观沧海 》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 00烂ㄘ??夥倾湮啖条ッ华嫘腔囵庄ㄛ森缀??膝??????控源〔膘假??媪烂ㄗ207烂ㄘ陲????遘ㄛ珩□腕??竭湮腔吨瞳〔棒烂薹濂鳅??ㄛ掩呤3}隶掘腔蓟濂僻啖衾丧族〔缀猾庥??〔羚??备著ㄛ????坻????著〔囡??貉ㄛ《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身的政治志向,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同学试读。
3.指导同学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同学分析 ,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示。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示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志向。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四、学习《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同学评析诗句
4.当堂背诵。
五、学习《 望岳》
1.作家作品简介.
2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绩。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2.指导同学评析诗句
3.背诵指导。六、意境的赏析: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
七、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1,2,3题。A类
2.默写 三首诗。B类
3.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习。C类30.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后二词,朗读、背诵这二首词。
2.理解二首词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l)朗读、背诵这二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前三首诗。《观沧海》是乐府诗,《次北固山下》和《望岳》都是五言律诗。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两首词。《如梦令》和《西江月》是词牌名。
二、学习《 如梦令》
1.作家作品简介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作者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来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跟丈夫赵明诚一起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哀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常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集。
2.朗读这首词。
3.指导同学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表示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天真、活泼、豪爽的性格。词人赋予大自然以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的享受。
这首词只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段,抒写了片刻之间美的感受,仅仅33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伏,生动活跃,情深味浓,新奇可喜。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流转自如,表示了独到的功力.三、学习《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简介。
《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与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3.指导同学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溢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四、写分析短文,就两首诗你所体会的意境来写一写自身的看法。抽查几个交流。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4,5.三 A类
2.默写二首词。B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23: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公开课教案 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和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和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同学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同学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依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身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效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渔歌子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依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身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溢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同学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B 案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样才干读懂这首诗?怎样才干读好这首诗?
  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和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考虑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局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背诵,积累语言
  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效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渔歌子
  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示渔夫生活来再现自身隐居生活的乐趣。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效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白鹭:闲适的象征。它能烘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5: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