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的发现》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年的发现》公开课教案1
【片段一·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天真单纯的小朋友。
  师:能具体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吗?
  生:他对做的梦很感兴趣,梦中的情景记得那样清楚。从梦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爱的,所以梦才是那样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这样的梦,就以为自身有飞行的天赋,很为自身而自豪,也足以说明他的天真了。同时,他还把梦讲给同学听。
  师:你怎么知道他把自身的梦讲给同学听呢?
  生:因为课文中写着,“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也都会在梦中飞腾。”“终于”和“弄明白”说明他一定跟伙伴们说过自身的梦了。
  师:你说得还真有道理!有时候,不起眼的一个字,一个词,就能给我们传送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细品味语言的人才干感悟到,你的语感很好,我们就应该这样感悟语言!
  生:我觉得他后来关于胎儿发育的想象,也是很天真的,只有小朋友才会这样想。
  师:恐怕从这里我们不光能感受到他的天真,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读。
  生:我觉得他还是个爱探究的小朋友。你们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样来的,都想痴迷了,看到一条鱼,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
  生:我觉得他是个善于想象的小朋友。他从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都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正好是九个月。
  师:那么还从哪儿看出他爱探究呢?
  生:从问老师关于为什么会飞翔这件事中也能看出作者爱探究。
  师:请大家练习读一读这个局部,看能不能把“我”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后,请同学评议。
  生:我觉得读出了“我”和小伙伴爱探究的特点,尤其是问老师的话,读出了追问的语气,使我们好像看到了“我”和小伙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因为是追问,是不是问话读得急迫一点,这样就更能体现他们的特点了。
  师: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分角色再读一读吧!
  师:通过我们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小朋友,难怪他有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了!
【片段二·理解句子的意思】
  师:你们能谈谈“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我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师:可以。
  生:就说哥白尼吧,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身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生:我也想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达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生:伽利略也有这样的遭遇。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时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身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由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师:“太阳中心说”,一个多么重大而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尽管它是正确的,但由于人们当时认识有限,眼界狭小,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啊!看来,作者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因为他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发现了胎儿发育的规律,却被老师误解,轰出了教室。这对于一个同学来说,也是一种迫害啊!
  生:对,让他丢了面子,还受到身体上的惩办。
  师:虽然这种“风险”远没有刚才我们说的几位科学家那么严重,但这种“驱逐”,无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一个小朋友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它会让一个小朋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使这段让“我”颇引以为自豪的、原本应该留下美好回忆的童年往事,多了些许不愉快的记忆。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他对老师这种做法很不满。
  生:他有点气愤。
  生:他只能这样抚慰自身了。因为没有人理解他,老师认为他是个坏小朋友,同学们讪笑他。
  师:是啊,无论如何,这个结果还是让人不愉快的。假如,这个老师不误解他的笑声,而是了解他笑的原因,对他的发现给予大力的赞扬,那结果该多么美好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发现》课后反思2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精读课文,因为课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溢童真童趣,贴近同学的生活,所以我课前预设同学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也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同学。于是,整堂课都是在同学的自主活动中进行:
  开始便由同学根据自身的理解设计课题的板书,引发同学的考虑;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两个问题:① 你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能发现什么?② 对作者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同学便开始分组读、议。借用文中的一句话“小朋友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我想说小朋友的领悟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在阅读时能从文中领悟出许多让人欣喜的东西,像刘泽杰谈对课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的理解时认为这是作者的自嘲;蔡丽玲则能引经据典地联系到中外一些科学家(伽利略、哥白尼)的遭遇。但在同学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同学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
  我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
  反思这堂课,没有正确处置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同学自主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解“同学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这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考虑问题:给同学自主的空间了,老师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课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组读、议的过程中,教师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引导同学的讨论更深入,以至于“能够尽兴”呢?这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怎样发挥才干既促进同学发展又不会降低任务水平,真正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2: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