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下册《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和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和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和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和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和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和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出示烈士陵园塔和海会寺双塔等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再过渡到金字塔。
2、板书并交流课题
说一说从题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同学交流问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1、自主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不少,请带着自身的问题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自身的问题。
2、同学交流,自主释疑。
说一说通过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第一段交流。(播放课件)让同学用第一段中的词语来描绘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
宏伟、精巧和科学建造
3、找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承上启下)
4、学习“宏伟和精巧”局部。
(1)课文哪局部是写金字塔“宏伟而精巧的”?(第3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宏伟,哪些句子写精巧?
(3)同学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A、高146米多,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指导朗读:我们的教学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B、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C、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假如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D、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和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E、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驾岭乡约有3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5、学习“建造过程”,感受埃和人民的智慧。
过渡:如此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古埃和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同学交流汇报:
运石料——修土坡——移土坡
感情朗读
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动手画一画。
读完这一段,你想说什么,想对古代埃和人民说什么?
三、学习首尾,体会情感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评价金字塔的?请读最后一段。
1、感受词语(耸立、起伏的黄沙、四、五千年,)解决“傲对碧空”的问题。
2、考虑: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学讨论)
3、再读最后一句,体会埃和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课堂拓展延伸。
金字塔是埃和的象征,这也是埃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和、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和它建造过程的艰难与埃和人民的聪明、智慧,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课后探究:(课件)
(1)古代埃和、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 的相关资料。
(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
五、总结升华。
我们今天不只了解了金字塔的外形和结构特点,而且更感受了古代埃和人民的聪明和智慧,相信你们通过努力学习,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来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伟更精巧的建筑。
和:板书设计
宏伟而精巧
埃和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科学建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45:00 | 只看该作者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埃和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和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和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和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资料感受古埃和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二、教法与学法:
本文是说明文,同学兴趣不浓。为了让同学喜欢,学好。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与保守语文课堂的讲读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同学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的特点时,可以让同学欣赏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同学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结构的精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沛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也能解决课文的难点,如同学对于金字塔垒石头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我让两名同学在电脑上通过画图演示垒石的方法,(其他同学在纸上画)然后让这两名同学向其他同学解说过程,自然就解决了这点。不只激发了同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了。
3、扎实训练,培养素养。
课文是从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来说明金字塔的,结构清晰,我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重点句,通过读读、讲讲、议议,让同学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4、课外延升,促进发展。
了解完金字塔让同学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信息,并说说作者运用的方法。这样使大多数同学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同学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和向他人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解释:傲对碧空
过渡:是啊,埃和金字塔凭什么傲对碧空。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同学欣赏图片,激发同学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同学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和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和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和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方法?(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考虑: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和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同学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同学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同学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和的金字塔与家乡的阳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假如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假如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同学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假如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假如____________;假如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同学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和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同学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和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和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局面,同学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6、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敬重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程序让同学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垒石的情况,同学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和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已经安排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今天都带来了吗?赶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1、指名说
2、明确要求:把收集到的资料自身先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绍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来描述的?
3、同学自读资料
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大多数同学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同学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和向他人表述的能力。)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和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都有自身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宏伟   举例子
                列数字
板书:埃和的金字塔  精巧   作比较
   (智慧的结晶)      语言描述
        建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45:00 | 只看该作者

《埃和的金字塔》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和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理念: 
分小组合作探究专题,师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走近埃和,远远地瞻仰了金字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组与金字塔相关的词语。
出示词语:宏伟 精巧 轮廓 智慧 结晶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烈日曝晒 举世闻名 摩天大厦
生读,齐读。
2.你能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描绘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吗?(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3.现在这座金字塔耸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出示句子引读)
生读:它们是埃和的象征,是古埃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质疑。(板书:智慧的结晶 建造)
4.是啊,为什么金字塔是古埃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呢?(板书:?)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
5.出示探究专题:1.金字塔的宏伟;
2.金字塔的精巧;
3.金字塔的建造。
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走近金字塔,感受古埃和人民伟大的智慧。
二、组队探究,自我感悟  
1.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选题。
2.专题选好了,在小组合作探究前,老师有几点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出示合作提示:1.独立研读课文,抓重点词句品味,并作批注;  
2.小组内汇报演练;  
3.组长分工汇报内容。  
根据提示研读课文。
3.同学讨论,探究合作,教师巡回,参与讨论。
同学们读得投入,谈得热烈,现在我们就举行一个“探究讨论会”,对于同一个探究专题,有不同感受与理解的,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三、汇报探究,深刻感悟  
(一)金字塔的宏伟  
(1)这座金字塔高难度 146米 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出示课件)
生1:我从这句中的“摩天大厦”感受到金字塔特别得高大,因为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快要够得着天的大厦。”
生2:从 146米 多、40层高,我感受到金字塔特别的高大雄伟。
师:你真会读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医科细腻的新。你知道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究竟有多高吗?
生茫然。
师:我们的源清楼有几层?(4层) 40层有几个源清楼这么高?(10个,生惊讶)请想象一下,你会怎么看?(生仰视)
指导朗读。(读出它的高)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让人身临其境,请你再读这句话,想想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
是啊,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示出来,作者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遥远而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了一种触手可和的感觉,像这样的方法就叫列数字,作比较,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这样写的妙处。(齐读)
(2)绕金字塔一周……需要60万个车皮。(出示课件)
生1:我从“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 1千米 的路程。”感受到金字塔的大。
生2:我从这组数字感受到建造金字塔需要的石料非常的多,从侧面体现了金字塔的宏伟。
师: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列数字。
生3:地球的一周是 40075千米 ,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可以绕地球一周,可以看出石头特别多,也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伟。
生4:我刚才算了一下,一座金字塔需要的石块是575万吨,用一列30节车厢的火车来运这些石块需要运2万趟,实在太惊人了。
师:感谢你们精辟的分析,精彩的汇报。这有组组数字令我们惊叹,能把你的惊叹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3)为了建造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生1:通过“经常、10万人、整整30年”体会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时间长,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隶们血汗的结晶。  
生2:我从“烈日曝晒”这个词感受到当时的环境很恶劣。  
师:“曝”的意思是“晒”,那什么样的场景才叫“烈日曝晒”呢? 
生3:就是当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大地的时候。  
生4:就是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的时候。  
指导读出环境的恶劣、壮观的局面。
生5: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那时候修建金字塔三个月换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万人参与劳动,30年就会有1200万人参与劳动,需要的人也太多了。
师:金字塔是古埃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是古埃和人民血泪的结晶。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这句话。(齐读)
(二)金字塔的精巧  
(1)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插不进去。
(出示句子)
生1:我从“几前年过去了”感受时间很长,金字塔非常的古老(历史悠久)。
生2:我从“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感受一点缝隙也没有,金字塔很坚固。
师:当时古埃和人民生产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块,他们就用石块和石块摩擦,要磨平一块重2.5吨的石块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精力啊!
指导朗读 :体会历史悠久,精巧,艰辛,浩大
齐读:感受精巧
师: 这是一项多么艰辛、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所以“为了建造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引读)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为什么作者只向我们介绍胡夫金字塔呢?
生:因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师:这种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介绍埃和金字塔的方法就叫举例子。
(三)金字塔的建造   
生1:“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是个过渡句。
师:为什么是过渡句呢?
生2:因为第三节写的是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下面写的是抓们建造的。
师:它有机地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更连贯了。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个过渡句,体会它的作用。
生齐读。
生3:“勤劳而聪明……一条石路”是写他们抓们运石头的,表示他们很聪明。
师:是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一起感受一下。(出示课件)
生4:我从“当时没有起重机……让金字塔暴露出来。”知道他们是怎么把石块垒起来的,他们聪明、勤劳,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5指图讲解建造过程。
师:金字塔到底是怎么砌的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出示拓展练习:怎样把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据说人们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生填充,齐读体会建造过程。
师:古埃和人民就只用这一种方法建造金字塔的吗?
生:不是。
师: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6:许多、据说。
生:“据说”说明这只是后人根据当时可能拥有的工具而推测、想象出来的方法,可能还有别的方法。
师:大家看,这是螺旋型的建造金字塔的示意图。(出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深化探究  
师:古埃和人民想出各种方法修建金字塔,他们有起重机吗?
生:没有。
师:他们有运载机吗?
生:没有。
师:是呀,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用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来,堆砌起金字塔。这是现代文明也难以企和的程度,可他们实现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耸立在滚滚黄沙之中。他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站在这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面前,你想说什么?
生自由说。
师:他们不愧是埃和的象征,是埃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通过本次的小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都有所收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学习内容。
出示拓展练习: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___的埃和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和__的坟墓,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__”字,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__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 146米 多,相当于_____;它的结构精巧,几千年过去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处连____都插不进去。金字塔真不愧是埃和的__,是古埃和人民____。
生读,并齐读。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本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了古埃和人民伟大的智慧。老师相信宏伟而精巧的埃和金字塔,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和人民一定会引领同学们坚定不移地朝着自身的理想迈进!
课后反思:每次上公开课前,总会有几个难眠之夜,那是一种欣喜与繁重交织的复杂体验。上完这一课,一份释然,一份轻松,让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可也会有丝丝遗憾缠绕心头;一点失误,一份失落,让我心情难以平静。课前,我指导同学充沛预习,抓重点语段品读体会,指导小组组长做好分工;课上,我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同学的主动性,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力求让同学走进文本,展开交流,师生精神丰满,同学表示活跃,精彩不时。可也有失误之处,课堂预设的环节由于时间问题,没有着重体现,对同学的朗读评价比较单一。在我校的试教中,教学时间绰绰有余,同学反映冷然,可在实小的这节课上,同学是那么的活跃,品读深刻,思维敏捷,表示欲强,让我满心欢喜,不忍打断他们的发言,阻止他们的交流,可能也正因此而使教学环节与我预设的有所差别。课后,失落写在我脸上,心想要是前面的环节少花费一点时间,那么这节课应该更理想了,于是,越想越遗憾。 王 老师劝我说:“教学原本就是缺憾的艺术,不可能有想象的完美,就是大师上完一节课,他也会有所遗憾。”听完他的话,我心中释然。可这也引起了我深深地思索,同样五年级的同学为何表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5: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