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公开课教案和相关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凄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摇篮 围裙 烤鹅 冻僵 火焰 薄纱 橱窗
     灌进来 暖烘烘 圣诞树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同学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局部。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小朋友。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小朋友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
  六、安排作业
    根据课后“考虑·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
   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考虑。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
   2.同学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二、指导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生活很艰难。)怎么看出来的?
    (同学读讲有关的语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
    (从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三、指导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桑娜在把两个小朋友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没有怎么想)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身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
   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需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小朋友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沛表示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协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4.把两个小朋友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大重了,再增加两个小朋友,这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两个小朋友,肩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四、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小朋友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赶快把他们抱来。)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熬”字,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小朋友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协助他人。)
  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写。
   2.同学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小朋友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写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小朋友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小朋友。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六、安排作业
   1.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小朋友以后会怎么样。
   2.看看“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准备听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要求:
   1、使同学了解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穷人们受苦受难却能互相关心、相濡以沫。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归纳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
   1、板书:忐忑不安。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24课--穷人。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
    ①、考虑: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会怎么说?
      自身的五个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生边说师边贴纸条)
    ②、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③、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身的五个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他会说什么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
   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深思的内容,(板书:深思2)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协助我们读懂课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
   ㈠、1、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身的五处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了”。
     2、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身的五个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了”。
     3、①学习课文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深思的内容(板书:深思1)
       ②、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
   ㈡、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1、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考虑: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2、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
      ①、假如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②、假如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③、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3、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
  ㈢、1、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2、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娜这些话中读懂了什么?
    3、此时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次缄默,请大家联系课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缄默?在这两次缄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板书:缄默、缄默)
    4、学习第一次缄默内容。(板书:缄默)
      想象:桑娜为什么缄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缄默?心里在想什么?
    5、学习第二次“缄默”内容。
      想象:桑娜为什么缄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缄默?心里会想什么?
    6、自读第24节,你渔夫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笔头训练:
      渔夫心里想:假如不把这两个小朋友抱来,()。
      假如把这两个小朋友抱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①、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渔夫在想假如不把他们抱来()
       假如把他们抱来()
       这种矛盾忧虑的心理?
     ②、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他想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的这种决断的心理?--(熬)什么意思?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训练朗读?怎样体现渔夫这种决断的心理?
    7、齐读渔夫说的话:24-27节。
    8、课文《穷人》的中心--宁可自身受苦受难,也要互相协助。
  三、总结:
  板书:
               12穷人
     (深思1) 自身的五个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缄默1)
     (深思2)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他会说什么呢      (缄默2)
  练习纸
  一、口答:联系课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桑娜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不把这两个小朋友抱过来,(       );
    假如把这两个小朋友抱过来,(      );
    与其(  ),不如(  );
    宁可(  ),也要(  );
  二、想象:
    第一次缄默时
      桑娜心里想:(              );
      渔夫心里想:(              );
    第二次缄默时
      桑娜心里想:(              );
      渔夫心里想:(              );
  三、笔练。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渔夫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不把这两个小朋友抱过来;(           );
    假如把这两个小朋友抱过来,(            );
    与其(     ),不如(    );
    宁可(     ),也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
    教师和同学一起查阅并介绍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质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
   3、同学讨论,汇报。
    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小朋友抱回自身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小朋友。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同学自身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教师教学。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搁板、魁梧、蜷缩、黧黑
     记住字形:“怨”上下结构,形近字有:苑、碗、腕;“熬”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傲、嗷;“揍”左右结构,形近字有:奏、凑。
     理解词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
     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誊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憨厚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身受苦也要协助他人的美德。
   2、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
    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但是在整篇文章中,并没有出现“穷”字。为什么?桑娜和渔夫为什么要收养西蒙的小朋友?)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桑娜的一家过着穷苦的生活?
   2、同学自学,在书中标画出相关的内容。
   3、同学汇报:
    文章的开头就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号,海上正起着风暴,渔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计,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渔,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西蒙一家,丈夫已经死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她也凄惨的病死在稻草铺的床边。屋里又湿又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小朋友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在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凄惨命运。
   3、有感情地朗读,汇报内容相关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三、分析桑娜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的品德。
    现在,我们就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展开讨论。
   1、出示文章中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段落。
    桑娜脸色惨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身的五个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2)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出桑娜的内心活动。
    (3)可以采用课本剧或者自身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学情况。
   3、同学准备、交流。
   4、汇报展示。
   5、教师总结:这段描写是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繁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在这段描写中,运用了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展示了桑娜高尚的品德。
   6、练习朗读。
  四、分析渔夫的高尚品德。
   1、教师导语:桑娜是善良的,渔夫面对妻子的举动,做出了什么选择?
   2、同学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出示文章中的重点句: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4、引导同学分析句子的含义。
   5、同学汇报。
   6、教师小结:
     这段话既是渔夫和桑娜商量,也是渔夫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渔夫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身吃苦,也要把两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示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全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同学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面进行总结。)
   2、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和: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身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同学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同学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同学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同学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同学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以升华情感。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方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同学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合理想象。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引导同学自主学习课文,教师交叉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同学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表述练习。
    4.感情朗读课文,表示主人公心灵美好。
    5.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同学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考虑: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2.检查自学情况(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1)同学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渔夫
    (2)同学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很善良)板书:善良
      同学谈谈还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
    (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小朋友→催促桑娜)
  (三)学习第一段
   1.自读“等待丈夫”一局部内容。读完这局部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同学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小朋友们恬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局部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课文第一局部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抱回小朋友”局部内容
    (1)默读这局部内容,考虑: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桑娜的善良?(先独立考虑,然后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同学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说出。
      (桑娜走出门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看不到什么,她想起了生病的女邻居,桑娜是在自身的亲人安危不知、生死难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关心她人、心地善良。)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小朋友,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小朋友,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示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小朋友抱回家里,充沛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桑娜把小朋友抱回家里后,她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说明了桑娜的善良,由于善良心的驱使抱回了小朋友,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他会同意吗?这是她第一个不安的地方。“自身的五个小朋友已经够他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生活怎么办?这是她第二个不安的地方。他觉得愧对丈夫,“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救人之难,宁愿自身皮肉受苦,甘愿承当一切后果,充沛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2)朗读这局部内容,注意要表示出桑娜的善良。
  (三)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小朋友”一局部内容
    (1)自读课文,考虑:渔夫的善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讨论、交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小朋友,小朋友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一事当前先为他人着想,充沛体现渔夫的美好心灵。)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只同意把小朋友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小朋友抱来,怕小朋友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母亲死后的惨相不能留在小朋友们的记忆中,待醒来之后,让他们感到有一个温馨的家。渔夫完全为小朋友着想,至于自身负担如何完全置于脑后,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实际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加上两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难熬,从“熬”字上可以看出渔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些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师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由忧虑到考虑最后作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小朋友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协助他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渔夫的善良。
   (2)指导感情朗读,注意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示停顿、间歇;②内容上的省略。
   (3)师生一起总结。
     教师:在抱回小朋友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商量了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这叫什么?(生:不约而同)教师:也说明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
  (四)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刚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穷人的善良。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好在哪儿?
   2.同学集体议答:
    (l)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动作的变化写得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猛地推开门”。“敲了敲门”是出于礼貌做出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敲门”说明心情急切,敲的遍数多,迫切想知道屋内情况;“猛地推开门”是桑娜意识到情况不妙,预感有所不测,集中力量猛地推开门。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描写他的一段话写得好,从神态到动作到语言描写非常贴切,简单的几句话,渔夫的考虑过程跃然纸上。
       (同学说、老师随时引导。)
   3.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也应像作者这样,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五)课堂训练、发展技能
   1.出示投影,发挥想象,说一段话。投影内容:课文插图(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了细小的汗珠。)
   2.同学练说,班内交流。
  (六)指读课文,启发再次质疑问题(随机解决)
  (七)教同学字新词
   1.同学自身识记字形、重点辨析“寡”、“魁”的字形。
   2.听写生字,了解掌握情况。
  (八)安排作业
   1.编排课本剧,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2.预习第21课。
  和: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与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孩子。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局部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与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示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与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赢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身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身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实际,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失望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和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兴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经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
  1856年夏至1857年冬,托尔斯泰曾一度倾心于邻近的瓦·弗·阿尔谢尼耶娃,此后又为婚事作了多次努力,但都没有胜利。1862年9月,他同御医、八品文官安·叶·别尔斯的孩子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结婚。在他一生中,他的夫人不只为他料理家务,治理产业,而且为他誊写手稿,例如《战争与和平》就抄过多次。但她未能解脱世俗偏见,过多为家庭和子女利益着想,不能理解世界观激变后托尔斯泰的思想。夫妻的不和造成家庭悲剧。  
  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段时间的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波,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坚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身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身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 和《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等优秀论文里,他广泛论述自身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只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幼稚而发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示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示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身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身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身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优秀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身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与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兴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身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实际的批判态度,对自身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经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泰然自若。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同学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严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缄默》一文。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身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难免失望失望;对自身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托尔斯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851~1862) 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生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  
  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时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象《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带有自传性质,这首先见于最早发表的作品、在高加索写成的中篇小说《童年》(1851~1852)以及后来陆续发表的《少年》(1852~1854)和《青年》(1855~1857)(据他的构思还要写最后一部《青春》,构生长篇小说《四个发展时期》,但没有写成)。这个三部曲表示主人公如何在周围环境影响下生长。他不满自身,醉心于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着贵族庄园生活的牧歌情调,但也表示了一定的民主倾向,尽管作家晚年说这是不真诚的。同一时期创作的《袭击》(1853)、《伐林》(1853~1855)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军事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这些作品克服俄国文学中战争描写的虚假的浪漫主义倾向,表示流血和死亡的真实局面,描写普通士兵和军官的朴素但却悲壮的真正爱国主义,揭示贵族军官的虚荣心和装腔作势。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的托尔斯泰才气的两个特点:“心灵的辩证法”(即写心理的过程)和道德感情的纯真,主要就是根据上述作品概括出来的。  
  从他的心灵探索和精神面貌发展的线索来说,继三部曲之后的是:《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探索在农奴制下通过改善农民生活以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的道路。这也是他亲自观察所得,因此能够“钻到农民的心灵中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家庭幸福》(1858~1859) ,有他同瓦·弗·阿尔谢尼耶娃爱情关系的反映,但也表示了他当时逃避实际、追求与世隔绝的家庭“幸福小天地”的幻想。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篇作品。《哥萨克》(1853~1863,这是原计划中的上半部,下半部没有写成),表达了作家要脱离自身环境、走“平民化”道路的初步尝试。主人公奥列宁厌弃上流社会的空虚和虚伪,在奇伟的大自然和质朴的哥萨克中间,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爱和自我牺牲,为他人而生活,但他未能解脱贵族的习性,这幻想以破灭告终。这个“出走”的主题后来不时出现在作家晚年的作品中。在艺术上,《哥萨克》开始从心理的细致刻画转向客观地广泛描写实际生活的史诗画面,为创作《战争与和平》作了准备。  
  这个时期的其他作品:《两个骠骑兵》(1856)写父子两代人,作者欣赏父辈的热情豪迈的骑士风度,而唾弃子辈的猥琐自私的实利观点。《阿尔别特》(1857~1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和《琉森》(1857)都是写艺术家的。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创作”问题,作品中宣称“美是人世间唯一无可置疑的幸福”,是作家一度醉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的产物。《琉森》以作家旅游瑞士时的见闻为基础,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和资本主义同艺术相敌对的实质。但这里已出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进步意义的倾向,他的批判又是从笼统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动身,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初表示。这篇作品的向往自然和归真返朴的思想在《哥萨克》和《三死》(1859)中得到最充沛的发挥,后两部作品并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的意识作为衡量真理的尺度。这里有卢梭的影响。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同农民接近,他开始直接描写农民生活。未完成的作品《田园诗》(1860~1861)和《吉洪和玛兰尼娅》(1860~1862)对古老的农民生活方式过分美化。《波里库什卡》(1861~1863)表示农奴制下不可能为农民造福的思想,女地主的“仁慈”却导致波里克依的自杀,作品充溢了阴暗的色彩。在这部作品里作家第一次提出金钱万恶的问题。
  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才气得到充沛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托尔斯泰从1856年开始想写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在1860至1861年间写了开头3章(1884年发表;1877至1879年曾再用这个题材写了一些片断,但与原来的构思毫无联系)。他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关于1812年卫国战争的《战争与和平》(1866~1869)。这不是遁入历史,而是试图从历史上给贵族阶级寻找存在的价值,用以解答当时解放运动应由哪个阶级领导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历史上的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汹涌澎湃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小说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出现于前景的是两种类型的贵族。一类接近宫廷,谈吐优雅,雍容华贵,但道德损坏,利欲薰心,醉生梦死,崇敬法国文化,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领地贵族,主要是罗斯托夫和包尔康斯基两家,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属于这类贵族的还有彼埃尔·别祖霍夫,他和安德烈·包尔康斯基是中心人物。他们两人都不时进行思想探索,饱尝生活中的甘苦,都在卫国战争中了解到人生的真谛,并在精神上得到新生。最后安德烈因负伤死去,彼埃尔将成为十二月党人。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小说还把库图佐夫写成人民智慧的体现者。他于单纯、平凡中见伟大,和作家心目中代表资本主义西欧的高傲自负而实际渺小的拿破仑不同,他了解人民的情绪,听任事物的客观发展,因此高于拿破仑并取得对后者的胜利。  
  在托尔斯泰看来,俄国的前途在于“优秀”贵族和人民的合作,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但在小说中,这种结合是在面临民族矛盾时实现的,因此有其合理的地方。同时,他虽然也写到彼埃尔和安德烈所实行的农业改革,却并不隐讳农民对地主的不满心理。  
  小说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见。例如婚后的娜塔莎表示了宗法制家庭的贤妻良母理想;库图佐夫形象表示了反对理性、信奉无意识活动和自发的生活原则。特别是卡拉塔耶夫形象,美化了宗法制下的落后的农民,宣扬逆来顺受和不抗恶的思想。  
  《战争与和平》写成后,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和宗法制农村旧秩序的分崩离析,托尔斯泰企图从彼得一世时代寻找当代社会变化的原因。他供认彼得做了伟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责备他把欧洲文明移植到俄国。从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时代的大堆史料。但这项工作为《启蒙读本》所打断。后来只写成关于彼得的小说的开头局部,便转向现代生活题材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  
  《启蒙读本》(1871~1872)涉及的国民教育问题,在当时也是迫切问题。托尔斯泰自称这本书的宗旨在于教育俄国“整整两代的小朋友”──“不论沙皇的小朋友还是农民的小朋友”。这部书共包括373篇作品,有关于自然科学的,但大局部是文学方面的,思想倾向保守。而且由于托尔斯泰不同意科学的启蒙作用,《启蒙读本》反对新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因此遭到进步教育学家的反对。他曾为此撰文辩白,并公开争辩。但《启蒙读本》确有可取之处:它解脱了新教育学的机械方法;其中很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都富于艺术性,语言简洁、明确、生动。特别是1875年经过他修改的《新启蒙读本》,很受欢迎,在作者生前就印行了30多版。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原来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转移,主要是写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发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损坏,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对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身身上贵族的保守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防止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失望失望,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溢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布置”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常和作家世界观中失望情绪的滋长。不过,列文的紧张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变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强。
  晚期(1881~1910)这时期总的倾向是: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是表达自身的新认识,宣传自身的宗教思想。创作是多方面的,有戏剧、中短篇和长篇小说、民间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则是政论和优秀论文。  
  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污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重要作品有:《黑暗的势力》(1886)揭露金钱的罪恶,同时宣扬拯救灵魂的说教;《教育的果实》(1891)以贵族和农民的不同生活方式为抵触的基础,讽刺前者的游手好闲和精神空虚,表达后者因缺乏土地而发生的强烈愤慨;《活尸》(1911)写一个觉醒的贵族因社会制度不合理而离家出走,同时揭露贵族的自私冷酷和他们的合法婚姻的虚伪性。经过长时间创作的《光在黑暗中发亮》(1911)反映作者在世界观转变后同家庭和社会的抵触,宣扬不抗恶,而剧情的发展又反驳了这种说教的无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一。  
  中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魔鬼》(1911)、《谢尔盖神父》(1912)和《舞会之后》(1911)的主题主要是精神觉醒或离家出走,并反对性爱,宣扬宗教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则是批判贵族资产阶级的空虚和荒淫的生活,人和人之间的虚伪而冷酷的关系;《舞会之后》还揭露军队中的酷刑。此外,《霍尔斯托密尔》(1863~1885)揭示私有财富对其牺牲者以至私有者自己的毁灭性的危害;《伪息券》(1911)则接近《黑暗的势力》的主题。在1905年革命前夕写成的《哈泽—穆拉特》(1904)描写山民的强烈的生的意志和至死不屈的英勇精神;在这次革命中写成的《为什么?》(1906)歌颂波兰人民的英勇起义,揭露沙皇的严酷镇压;两者是对当时暴力革命的反应,但就在同时写成的《柯尔涅依·瓦西里耶夫》(1905)则又重复博爱和宽恕可以解脱邪恶的论调。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示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局部,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示。 
  《民间故事》(1881~1886)大多渗透着宗教伦理思想和美化宗法制古风遗习的倾向,但却以情节紧凑、语言简朴著称。某些作品也具有积极意义,如《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谴责土地私有,《两个老头》批判私有财富,《蜡烛》反映人民的反抗情绪等等。
  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管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局部。政论性的优秀论文占大多数,其写作始于青年时代。60至70年代写过关于教育问题和关于萨马拉饥荒的优秀论文。最有意义的是世界观激变以后的文章。《教条神学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教会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会是“有产者政权”的婢女,并宣传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1882~1886)、《天国在您心中》(1890~1893)和《当代的奴隶制》(1899~1900)等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实即奴隶制,而工厂奴隶制是土地奴隶制的直接后果;国家是捍卫有产者并压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则是“战争、死刑、法庭、奢侈、淫荡、凶杀和使人毁灭”的万恶之源。在90年代初俄国许多省份受灾时,他写了《论饥荒》(1891)、《可怕的问题》(1891)和《饥荒抑或不是饥荒》(1898),指出当时饥荒的严重性,并断言“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应该“从人民的脖子上爬下来”,把土地等归还他们。在1905年革命的时期,他宣称自愿充任“从事农业的一亿人民的辩护士”,写了《论俄国的社会运动》、《深重的罪孽》、《致农民的论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而在《关于莫斯科的调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论俄国革命的意义》(1906)和《究竟该怎么办?》(1906)等文中还陈说城市下层的贫困境况和工人的繁重劳动。此外还有一些反对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的文章。这些优秀论文同样有其消极面,如否定一切国家、一切暴力,幻想人们的团结,鼓吹爱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  
  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优秀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高尚使命;《在俄罗斯文学喜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优秀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实际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1897~1898)批判“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白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1906)指责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剧作的某些艺术特点。这些论著都说明作者后期关于艺术实质和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艺术的道德意义等问题的见解,后两部还同时要求文艺传达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考虑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身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尽管他的立场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错误的。然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就是穷人
但以后会福气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8: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