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弈、两小儿辩日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言文两则》公开课教案 1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安排同学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同学,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同学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同学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同学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同学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同学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同学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⑴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身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⑵ 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⑶ 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同学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同学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⑷ “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同学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同学讲述,老师结合同学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身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同学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同学对照注释,自身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效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争辩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同学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同学回答引导同学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同学肯定两小儿敢于讪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扮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扮演准备)
  6、向同学优秀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同学阅读古文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12:00 | 只看该作者

《文言文两则》公开课教案 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文言文是我国保守文化的珍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原本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弈”,原本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同学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 谁学下棋?
   ⑵ 怎么学下棋?
   ⑶ 学得结果怎么样?
   ⑷ 《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同学,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同学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同学朗读有所协助。
  3、同学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同学富余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同学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同学对照文后注释,自身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协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同学对照注释,讲解自身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同学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考虑,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同学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引导同学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习、做事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同学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干胜利。)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同学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沛发言,认识到不专心发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同学背诵课文。
〖全文注释〗
  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同学)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管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⑴ 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⑵ 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① 他们为什么争辩?
    ②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③ 他们争辩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同学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⑴ 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⑵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⑶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⑷ 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⑸ 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⑴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① 同学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 同学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⑵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 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 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 请同学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同学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⑴ 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⑵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① 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② 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⑶ 他们争辩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⑷ 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同学积极发表看法,维护他们大胆发表自身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同学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① 远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② 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
     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⑴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身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⑵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⑴ 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同学分组扮演故事。(同学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扮演。)
   ⑶ 同学背诵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12:00 | 只看该作者

《学弈》公开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奕秋、通国、教诲、俱学、弗若、曰、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说说课文的内容
  4、懂得学习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学习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寻宝。这可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学弈》就是一篇优秀课例,想学好文言文吗?老师知道学好文言文的诀窍,你们想不想知道?出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án)”(同学齐读)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一诀窍去寻宝吧。不过要想得到宝藏需要你闯过如下三关(课件展示)指名读。一是“读”,能正确隔词断句,把课文读通读顺。二是“义”,能根据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三是“悟”,能结合实际,体会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敢不敢闯关?“闯关寻宝活动”开始了。
  首先进入第一关:读。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课前安排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想展示一下?
  1、指名读,同学评价,教师指导读好文言文速度要慢,能正确隔词断句。
  2、师范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读一遍。根据老师读的用笔在文中标出停顿,并在心里跟着老师读。生给老师评议。
  3、自身练习读,读不好的地方可以请教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
  4、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评议。
  5、齐读。
  进入第二关:义。
三、整体感悟大意
  让同学对照着课本中的注释,结合着插图,自身试着揣测每句话的大意,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作上标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文大意,把自身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说课文的大意,互相评议,补充。只要主要意思不错即可,同学说不准的,教师给予点拨。师适当板书。
  2、师说课文大意。生评议。
  3、小组质疑,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进入第三关:悟。
四、交流感悟
  1、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
    师总结并板书(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善始善终、一心一意等,不能三心二意。)
  2、你做到了吗?今后你打算怎样做呢?同学交流。
    小结:做到的同学继续坚持下去,没做到的同学从现在起立即改正,会让自身更优秀、更出色的。
    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我们已经顺利闯过了三关,你找到宝藏了吗?告诉大家你都找到了哪些宝藏?指名交流。
    师小结:会读,能理解课文大意,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认识了文言文,等等,这都是无价之宝,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会找到更多的宝藏。
五、品读,读出其中的韵味
  1、指名读,评议。
  2、齐读。
六、小练习:协助同学背诵
  1、出示局部课文内容,一些重点词句用括号表示,让同学试着填空。
  2、同学自身练习。
  3、指名交流。
  4、同桌互相检查。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
  1、正确地背诵并默写课文。
  2、自身设计感兴趣的作业。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一人
          专心致志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12:00 | 只看该作者

《两小儿辩日》公开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身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同学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考虑,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今天学习《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2、同学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同学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
  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同学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⑴ 同学初读课文。
   ⑵ 同学谈课文大意:
     (教师根据同学所说将同学意见分歧较大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⑶ 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⑴ 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⑵ 小组内质疑、释疑。
  3、汇报讨论,交流情况:
    教师根据同学回答,引导同学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⑴ 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
    ⑵ 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⑶ 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
      (此外,“问其故”可补充主语孔子;“车盖、盘盂”不必照注释说,可直接说名称……在教学中要让同学明白:只要解释清楚、通顺,可发明地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
  4、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⑴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 用自身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⑶ 同桌互说。
   ⑷ 指名说。
   ⑸ 集体评说。
   ⑹ 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⑺ 引导同学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⑻ 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引发同学争辩,根据同学回答引导同学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⑼ 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扮演出来吗?
     (同学运动自由组合扮演,在扮演过程中指导同学把两个小朋友说话的语气扮演出来。)
   ⑽ 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小朋友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
  5、自方法,背诵课文:
   ⑴ 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⑵ 自身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⑶ 指名背诵,说方法。
   ⑷ 集体背诵。
   ⑸ 总结全文:
     重点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所用方法,充沛肯定同学见解,激发同学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四、作业
  1、誊写生字。
  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向同学优秀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日初  盘盂
              日初远 日中 车盖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日初  沧沧凉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1: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