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最大的麦穗》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大的麦穗》公开课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需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身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多媒体出示图片。师引读,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同学们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读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讨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到底有何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讲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示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同学的话。
2、交流: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课文最大的麦穗假如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考虑,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⑵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示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讪笑他们。”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展开)
 “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们摘麦穗时很认真。(抓“埋头”“低着头”“用心挑挑拣拣体会)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启发同学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出示几株麦穗图〕,(启发同学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
  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为什么这样?(引读,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
  正因为这样,谁能用“虽然……但……”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的心情如何?(悔恨)读中表达。
  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示,苏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读读他说的话,就能体会出。
  (2)小组长交流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读第5节苏格拉底说的话,你要表达出苏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对弟子们的表示惋惜,方法的不对而不满意)“到头了”突出读。(启发,你这声音老师听上去不够衰老,“洪钟”的意思是声音浑厚、凝重、洪亮,练了再读)
  苏格拉底又说了一段话,谁来读一下?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你还体会到什么?(对弟子们的教育是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出示图〕在小组里读的基础上,交流体会。(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词突出读了,在最能表达句子的意思的词语下面加上•,再练读一下)集体再来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读到这,大家知道苏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麦穗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中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
  读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几句话。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同学们,含蓄地告诉同学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同学听懂了吗?
  三、读讲第三段
  1、引读: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并集体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抓重点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并谈谈体会。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学习情况。(有多人联系实际来谈)
  同学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师随机板书(追求)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并出示名人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谁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读表达。板书(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突出读。
  学到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麦穗吗?为了找到这最大的麦穗,你会怎么做?
 3、朗读句子,小结。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其实,我们的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让我们一起回忆三年级学过的,《明日歌》。
 四、总结课文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写一句凡人名言在书上,然后交流。
 一晃,一课将结束,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徘徊其间,我们留恋往返,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发现自身变了,变得聪慧,变得有个性,变得更有发明性!
  五、作业
   1、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一个具体例子写一写自身的体会。
   2、背最后自然段。
  和板书:              16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最大的麦穗》公开课教案2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同学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引导同学探究性,发明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2.教师要变一味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设计特色:
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课前谈话) 同学们!下午好!认识我吗 (不认识)那我自我介绍一下……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该怎么称谓我呢 (生答)那上课敢发言吗 (敢)敢大声发言吗 (敢)这么大胆 这么自信 好,我得检验一下,谁敢露一下手 (很少同学举手)自信的人都跑哪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有少局部的同学举手)好!你来露一下,你洪亮地,清楚地,正确地告诉我,你的名字是什么 (生答)我们握握手,老师相信你的自信和勇敢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没举手的后悔了吧 (后悔)上课读书,发言,都是你自身争取的,稍微一犹豫,机会就溜走了,可惜吧!所以我们要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哟!
二,复习检查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最大的麦穗》(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麦"的竖和撇是分开的,不要写了连起来,"穗"的一竖和提是分开的.
师:这篇课文 只有两个生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不过你们能不能先告诉马老师,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 (生自由说)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又怎么办呢
(同学各抒己见)


小结)双语的同学真不简单,因为你们有自身朗读的方法,说明你们会学习,老师更有理由相信:经过你们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畅.好,开始练练.
师:读完了 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1:……
生2:……
生3:……
麦垄 大熟 定夺
如梦初醒 错失良机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词呢
生1:……
生2:……
生3:……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词语.开始!
(生自由解决)
师:好,我们交流一下.
生1:……
生2:……
生3:……
(师随机问同学用的是哪种方法解决的)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想不想展示你们美妙的声音
生:想!
师: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流畅呀 ( 生说能)有信心是好样的,但扎扎实实地读书更好,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我们把课文再认认真真的,仔仔细细地读一遍,好吗
(生再次自由朗读)
师:到现在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两,三遍了,谁愿意读第一小节
(指名读)
师:好,打断一下,你读得正确,流利.同学们听好了,苏格拉底向他的弟子提了一个要求,怎样读才干让他的弟子听清楚提的是什么要求,听得懂,记得住,好!在下面练练,你们现在就是苏格拉底,在向他的弟子提要求了.
(生自由练读)
师:这样,还请你读,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比上一次读得更棒!
(生读)
师:老师真为你高兴,你一遍比一遍读得好!这个要求一听就懂,记得住!同学们觉得她这一次读的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最大","只许","不许"读得很重……
师:你听得真认真,你也能像她一样读吗
(生读)
师:读得真好!奖励你,接着往下读.
(生读)
师:暂停,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要求,就走过了麦地,现在你就不是你自身了,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也想一想该怎么做,怎么读,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
(生继续读)
师:请坐,谁接着读
师:打断一下,老师觉得你的声音不够老,洪钟嘛!应该浑厚,凝重,大家在下面练一练,待会儿有人要挑战你.你也要好好地练哟!
(生练读)
师:再来第二次.
(生读)
师:大家满意吗


自由说)不满意.
师:那谁来读
(指名读)
问刚才读的男生)你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你还想跟他们赛一次
生:嗯
(生读)
师:掌声鼓励!(生鼓掌)不过这掌声是老师替他要来的,老师认为我们应当该学会欣赏,在他人胜利或进步的时候,要给予肯定和赞扬.接着往下读.
师:这样请你转过脸,让我们聆听他朗读的声音,欣赏他那股投入的劲,朗读时那份专注的表情.
(生接着读)
师:假如我是你的弟子,我听你这样严肃地,认真地开导我,我一定会对人生有所悟,还有谁也想做苏格拉底,读一读地六小节这段话 我这次找个不举手的.
(女生读)
师:你的读书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心田的开导,看样子,你是温柔派的苏格拉底.
师:课文还剩最后一小节,谁愿意读 谁愿意掌握最后一次机会
(举手的人很多)
师:哇!看到你们都想读,我也想读一读,愿意也给老师一次机会吗
(师感情朗诵)
师:读的怎么样
生:好!
师:那怎么还不鼓掌呀 (鼓掌)其实老师也想得到同学们的褒扬呀!你们也能读得像老师一样吗
生:能!
师:我们再练练,好吗
(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为了展示最好的读书效果,让我们把书捧起来,抬头挺胸,两脚并拢,酝酿一下感情,准备好了吗
(生齐读)
第二课时
一,了解苏格拉底
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了,有的同学还能做到声情并茂,真是好样的!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的是古希腊的一位大哲学家的事,这为哲学家叫什么名字
生:苏格拉底
师:那苏格拉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
生1:……
生2:……
生3:……
师:你们说的非常的好,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苏格拉底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文字),读了以后,老师相信你们会对苏格拉底有更深的了解.
(同学读文章)
师:读了以后,你们对苏格拉底又了解了什么
生1:……
生2:……
生3:……
二,批注课文 文本对话
师:让我们跨越时光的隧道,再次走近这位大师,去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不过在这一次读的过程当中,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可以把遇到不会的问题动笔画一画,好,开始!
(生自由读,边读边批注.有声的读书是一种交流,无声的读书是一种考虑.)
师:你们读得那样认真,投入,有没有问题要提呢
(生自由说)
生1:……
生2:……
师:呵!这个问题有质量,提的好!
生3:……
生4:……
师:真不简单,连标点符号也看出来,你读得真仔细!
生5:……
师:那么,这些问题提出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问题该该问谁呢
生1:……
生2:……
生3:……
小结)问自身,问同学,问课本,这"三问"都是好样的,我觉得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假如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也许能把问题给解决了.好,试试看.
(生读.)
(师:苏格拉底把弟子们带到一块麦地,让他们从中摘取一个最大的麦穗,结果弟子们却两手空空.经过苏格拉底的开导,弟子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追求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课文的字里行间,有许多值得我们琢磨,品味.假如你有什么想法就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以供交流.)
三,批注交流 师生对话
师:读完了 那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马老师愿意倾听你们的想法.
生:我从"只许进,不许退"中体会到:苏格拉底是想告诉他的弟子,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师:机会失去了就不会重来的.
师:还有谁想要说的
生:苏格拉底的弟子很认真,这从课文的第四节可以看出,他们一边考虑,一边行动.
生:他们虽然很认真,辛辛苦苦,结果却两手空空,他们只会蛮干,而不动脑筋.
师:那他们为什么还两手空空呢
生:因为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师:是呀!我们不能把希望总寄托在未来,只有掌握了现在,才干发明出美好的未来.不由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生:我不这么看,外表上他的弟子们是两手空空,实际上却收获多.
师:是啊,"有失必有得",外表上看他们没有得到麦穗,实际上他们却收获了人生道理.
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否则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的.
生:我认为:人生的理想应该是远大的,但必需抓住每一次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师:理想是需要的,实际是客观的,理想和实际的完美结合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班局部同学将来要做科学………要想实现自身远大的理想,我们必需现在认真学习.
生:……
生:……
师:是呀!读文如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道高低各不同",假如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最大的麦穗》一文,就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譬方说:苏格拉底教育同学有什么独到之处 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一般上课是在教室里,而苏格拉底上课是在麦地里,一般的上课用课本,而苏格拉底用的却是麦穗.
师:那我不就不行咯,把你们关在教室里上课,你这不是在批评我吗 (呵呵)开玩笑,老师其实听明白了,你是说知识的来源不只仅在课堂,有一位名人说过,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知识的存在.
师:谁还有高见
生:我觉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通过一件事,让他们最后悟出道理.
师:直接告诉同学一个道理不是很省事吗 何必兜圈子,绕弯子 ,
生:直接告诉答案,可能当时会记住,但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忘了,假如是自身亲身经历,体验,往往不容易遗忘.
师:你的回答真精彩!我赞同你的看法,有时靠他人告诉的,就好像戴在头上的假发,看上去很逼真,但却没有生命力,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要向苏格拉底学习.
四,活读课文 内化延伸
师:大师级的人物就是不一样,用一根麦穗就能使弟子们悟出人生哲理.其实即使是大师,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那么这位大师上的课,真的完美不缺吗 我们就不能找出一点毛病
(生没有举手,出现冷场)
师: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生热烈地讨论)
生:我认为他也有缺乏的地方,课文中"他的弟子们也试………………便随手扔了."从"随手扔了"可见他的弟子不够顾惜粮食,苏格拉底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加强顾惜粮食的教育.
师:很好,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生:我觉得苏格拉底有点强人所难,我感觉到他的同学有一种被"捉弄"的感觉.
生:我觉得苏格拉底的教育有问题:所谓最大的麦穗,一定是有比较而言的,"只许进,不许退"就导致弟子们无法进行比较,那么"最大的麦穗"也无法找到.
师:其实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都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要想他人不敢想的问题……
五,真诚对话 激qing总结
师:同学们,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我们另当别论,但文章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粒麦穗,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师:其实许多名言警句也曾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书签,把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写在上面,可以是一两句简短的话,也以可摘录有关的名言警句,待会儿我们交流.
师:谁来说说
生:
生:
师:这样,我们把我们精心制作的书签送给后面听课的老师当作纪念,好吗
(同学把书签送给听课的老师)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妙的40分钟,一起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徘徊其间,我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我们双语六(2)班的同学们变了,变得更加聪慧,更加自信,老师相信你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绚烂辉煌!双语的明天也会因为你们而变得更加精彩!下课.
《最大的麦穗》教后记
一,教材分析
我上的课文是苏教版11册24课《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生字只有两个,而且都是以前学过的,一个是"垄",一个是"嘲",所以不需要在生字上下太大的功夫.这篇课文的语句通俗易懂,因此只需要同学们进行反复的朗读,读中感悟,引导同学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引导同学探究性,发明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设计理念
1,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2,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3,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效果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个同学喜欢一门学科往往从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开始的.今天,我与同学第一次接触,特殊的师生关系,特殊的语文课堂给同学平添了一丝新奇,但同时多少也有了一点隔阂.为了及时让同学了解我,进入到教学的情境,参与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来,我先通过自我介绍的方法,让同学了解我,再鼓励同学作自我介绍,这样一来二去,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不知不觉地建立了起来,为我下面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学开了个好头.此时的我,不再是保守教学中神圣的布道士,已经由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为同学的知心朋友;我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不再是口耳相授,我说你听,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是平等的,是民主的.在小朋友的心目中,老师是可亲的,老师也是可爱的;老师既是学习中的导师,也是心灵的朋友.
教学中,我始终把同学当作一个有思想的人来看,处处尊重同学,处处为同学树立自信.有人说,自信是人胜利的奠基石.课堂上,我不论同学回答得怎样,即使是不到位的答案,也我会真诚地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不会因为回答错误而感到自卑,相反感受到的是我浓浓的更多的关爱.如在朗读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去指导,激励同学.如指导同学读"……"时,我……(请举例)再如,与同学交流"……"的感受时,我……(请举例)
2,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教育上,我们经常会听到"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
说法.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同学学会学习的方法要比教给同学死的知识有意义得多,我们不能一味"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无非是给师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的平台.教师正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同学"渔"的方法.因此,在指导同学朗读课文时,我……(请举例: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又怎么办呢 )当同学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我……(请举例: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词呢 )当同学静心读文,深思默想的时候,我……(请举例:不过在这一次读的过程当中,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可以把遇到不会的问题动笔画一画)对于小同学来说,这些是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一名老师,不正是要教给同学这样的知识吗
同学个性化的行为
《语文课程规范》特别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应该用统一的规范去要求同学,而应珍视同学独特的态度,体验和理解.汉语自身就特别具有灵性,一个词,一句话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细微的差异和复杂的思想,用得巧妙,能够收到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同学富有个性化的体验.如在同学读完了课文后,我便对他们说"那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马老师愿意倾听你们的想法",这时的老师成了课堂的配角,是同学心灵表达的对象,这样的师生的关系是和谐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同学的体验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说,(请举例……)在交流对话中,同学渐渐地明白了所赋予文本的深刻内涵.
为了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我在教学的教程中,布置了"对文本与大师的有价值的质疑",并作出了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明白"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任何事情,对于专家,对于大师也是这样","做人要有自身的思想".
4,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程规范》里,非常明确地给语文学科作了定性,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课文的偏重于人文性,相比较而言,小学语文学科更偏重于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地寻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应该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本课的教学中,除了让同学"跨越时光的隧道,再次走近这位大师,去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我还布置了"把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写在书签"上这一写话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不只让同学所获得的内心的真实情感外化为活的语言,而且还升华了同学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同学自制书签,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用语文,用语文来发明生活,真正尝到学语文的甜头.
此课是教者于2004年12月18日应市双语学校邀请而上的两节示范观摩课,并做了题为《如何处置好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讲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最大的麦穗》课后反思3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需实实在在地掌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初读课文时,我不由被苏格拉底气定神闲的哲人风范,以及他用麦地模拟人生的道路,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弟子的教育艺术所折服,同时又被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动。
再读课文,深入地研讨本文的哲理。发现个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广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身的教学,如何让同学体会,读懂文中蕴涵的哲理,确有一定的困难。假如完全放手让同学自身理解、讨论,看似轻松愉快,但恐怕同学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浮于外表,恐怕同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反复琢磨,决定采用导读法。给自身的本课教学定了两个原则: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同学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既要读懂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哲理,又要同学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水到渠成。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抓主线导,层层深入。
本课我教学内容的重点(主线)就是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同学层层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话引导读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第二段话看似简单,仅仅一句话,却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同学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第三段话时,同学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同学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同学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掌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会水到渠成。
二、读悟结合,相机点拨。
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同学深入地理解课文。假如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会上不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
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同学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驾驭了课堂。在对同学放手时又不会让同学信马由缰地乱走。才干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同学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
三、尊重体验,注意熏陶。
小朋友是多元的,每个同学都有自身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同学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同学的学习方式实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告诉自身要留心多聆听同学思想,允许磋商的地方。
但同时,我还注意在同学自身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在相互的研讨与思辩中得到自身的所得时,对同学不同于他人的观察、考虑稍加引导,给予同学深层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导读苏格拉底的第三段话时,就试图在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同学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4: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