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和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同学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加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同学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事例,使同学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同学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
一、回忆切入,揭示话题
1、大家回忆一下,在上个学期,要求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经过大家一个学期的努力,不少同学形成了善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从你们的读书笔记上,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掌握了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期,我们还要继续记好你们的笔记,把有价值的资料及时收集,剪贴在你们的笔记上,……
另外,在上学期,我们班同学也喜欢好问了,其实,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多问,只有这样,我们才干对这世界了解得更多,才干成为饱学之士,才干满腹经纶。
2、这个学期,我们还要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板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读题,解题
协助理解:想学好语文,有更高的能力,不只得读好多的书,还要融入大自然,多到社会生活中去“阅读”,大自然也是一本大书……
二、观图明理,初步感知(这局部控制在10分钟之内)
1、独立看图,自主感知
(1)、能不能看懂这些图,从这些图上,你能有些什么认识。
(2)、指导同学独立有发现性地观察图。
2、互相交流,探究,交流认识与收获。
3、师生交流,加深认识:
(1) 我们到天文台去,可能有很多新鲜的认识……
(2) 观赏一些名胜古迹,可以……
(3) 去游览一些名山胜水,可以……
(4) 甚至,我们可以去撑一撑竹筏,感受一下……
三、实践活动,深入感知
1、提出实践活动内容:
在这些年中,你们有没有在校外参与什么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或跟家长到过什么好玩地方,并从中学到了什么,或有什么收获?
2、每人选一事,先自我准备,再分小组交流。
3、师生交流感受,深入认识。
四、总结,升华认识
4、教师总结,让同学更为深入地认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
5、激发同学投入到大自然,投入到社会中,更广泛地学习语文,让自身成为博古通今的有知识的人。
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见总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与启发。
(向同学渗入我们的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投身到大自然,到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2、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能在实践在较好地运用,而注意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也是在学习语文,那么在学习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语文实践活动呢?今天,我们再来看本学期第二个习惯: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3、读题,感知题目的初步意思。
二、观图,初步感知
1、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实践活动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呢?请你仔细地“读”图,看看图上的人物在做些什么?
2、 渗入指导:
指导同学重点看一下图上人物在做些什么,自身考虑后可以互相再讨论一下。
3、 再“读”一下图,想想,这些活动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4、 师生交流,老师总结:
其实,我们身边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多,比方我们现在所做的“读书笔记”,你们笔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不只有工整的文字,有优秀的诗文,还有美观大方的合理布置,这就是语文实践活动。
我们出一期板报,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活动,在出板报的过程中,要有一番深入的考虑,想一下该设计怎么的板块,该配些什么样的图画,该出些什么样的内容,文字该如何布置等等,必需把这些事和谐地布置好,否则出出来的板报就不吸引人,价值性就不大。
另外,还有演讲竞赛,书法竞赛,朗读竞赛等,都是把我们平时学的东西,专门拿来展示一番,都是对我们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要想把语文学得更出色,肯定缺少不了这些。
三、具体实践,深入感知
1、 引入:下面我们就来个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把你的所学的语文知识发挥出来……
2、 小演讲,以“这个寒假我玩得真开心”为题,简要地向大家说一下,让大家感觉你真得开心,快乐。
3、 自我准备,自我回忆,独立考虑。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4、 指名上台,针对具体情况指导:
鼓励同学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把自身的开心与快乐尽情地吐露出来。
5、 总结。
能把自身的内心,自身的经历,用自身的语言生动,准确地叙述出来,这就是语文,表达得越好,就证明你语文学得越好……
四、总结,鼓励激发
1、在上节课,要求大家能多走向社会和大自然,向社会和大自然学习语文知识,这节课,我们又深深地认识到,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用,而只有多用,常用,才干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即要多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自身才干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人家的认同。……
2、为了我们语文学得更出色,请大家多在实践中锻炼自身,多在实践中接触语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公开课教案2
教学要求:
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及观察插图,使同学明白:
1、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加知识的学习习惯。
2、使同学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同学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投影片
2搜集有关中山陵、莫高窟、圆明园、故宫、漓江、黄山等名胜古迹的资料。
3课前出好一期黑板报。 4准备一次演讲(限定2分钟)参考话题(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3)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一幅绘画作品(如《黄山雪霁图》、《秋兴八景图》等),说说看了图的感受。
讲述:这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的画,怎样才干画好画呢?他说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板书)。其实不光是学画,这种方法对我们学习语文也很有益处。那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什么意思呢?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应该怎样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呢?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明白了。
二、指导看图,学习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一页的三幅图。
(1)观察第一幅图。
(2)讲述:图上画的天文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赏的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天仪,并取得了辉煌的天文学成绩。看到这些古代天文仪器,会想到什么?
指名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对,我们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的。
(3)观察第二幅图过渡:在观赏了古天文仪器后,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去了天文展览馆,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说说展览馆墙上的照片上有些什么内容。
指名说
小结:同学们要从小爱科学,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妙。
(4)观察第三幅图
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指名说
小结:老师带领同学欣赏碑刻,碑刻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者图画,这些文字或图画大多出自著名画家之手,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绚烂文化的组成局部。
图上的同学们看到这块碑刻,会怎样想,怎么说?
指名说
同学们在书法课或外出旅游时,欣赏过哪些碑刻?在欣赏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讨论交流
2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插图。
(1)逐幅图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观察第2页最上面的两幅图。
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他们游览了漓江和黄山之后会有什么感受?
分组讨论。
指名说。
观察第3页最上面的图。
分别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同学们观赏了植物园会有什么收获?与丹顶鹤一起嬉戏会有什么样的乐趣?
指名说。
(2)观察大海图。
a.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样的景象。
b.小结: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很长,站在海边,眺望大海,能让人领略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绚烂,若出其里”的壮美景象(投影映示,教师简要释义,同学朗读)。c.让同学根据自身的观察所得(包括生活积累),结合自身所读的关于大海的文学作品,谈谈自身见到辽阔大海后的感受。
指名说。
观察右边的两幅图
a说说图上同学在干什么,中山陵和莫高窟在什么地方,同学们游览这些名胜后会说什么。
指名说
b让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关于中山陵和莫高窟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两处名胜。
其余同学边听边考虑: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获得了什么知识?
指名说
(3)观察第三行插图
观察左边一幅图
a说说图上是哪儿,在什么地方。
b说说圆明园美在哪里,它又是怎样被破坏的。
请同学介绍
c听了同学介绍有什么感想?
指名说
观察右边一幅图
a说好所图上是哪儿,在什么地方?
b故宫规模宏大,建筑技术高超,同学们课前已经查阅了资料,知道得一定比老师多,谁愿意给老师介绍?
指名说
评点
c听了同学们介绍你懂得了什么?
指名说
1通过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
2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讨论交流
3小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只可以从书本上评点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有机会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
(5)你们的家长曾到过哪些地方,游览过什么名胜、什么景点,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
三、总结
获得,从课本上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社会,大自然中获取。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样的大书,这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图中的这些同学,他们走出课堂,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加了语文知识,收获很大。
当然,“行万里路”并不一定要有“万里”之遥,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读好社会和自然这本大书。同时还可以结合日记,记下自身的观察所得,这对于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很有协助。
四、作业
1、阅读徐霞客的故事,学习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加深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会。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中“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上一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学习,你知道了应该怎样学好语文吗?
2、教师谈话:学习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不只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更要在运用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教同学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第一行的两幅图。
(1)教师边指图边讲述:图上是一所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左边是控制室,里面的几位同学通过屏幕,既可以知道全校的情况,也可以把信号传到预定的地方,右边是学校电视台的播音室,通过摄像机和专门的路线可以把声音传到控制室,由控制室根据需要加以处置。
(2)图上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
指名说。教师给予提示和补充。
(3)小结。
2、观察第二行插图。
(1)左边一幅图。
a、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表情怎样?
同桌讨论、交流。
b、小结。
c、请班上毛笔字写得好的一两名同学作书法扮演(字不宜多),并褒扬认真写字的同学。
(2)右边一幅图。
1、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指名说。  2、我们在第十一册已经学习过演讲,老师也请大家课前作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演讲?请两位同学作演讲扮演,同学予以简短评价。
3、观察第三行插图。
(1)左边一幅图。
a、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指名说。
b、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集体或单独朗诵、配乐朗诵、背诵、抽签朗诵或背某一诗文,突出某一主题的朗诵,比方背有关写月亮的诗句,指定某一作品的朗诵、背诵,比方背李白的诗句等。
c、抽签背诵古诗文。教师评价。
(2)右边一幅图。
a、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他们办的黑板报质量怎样。指名说。
b、我们班这期的黑板报出得也非常好,栏目丰富,插图精美,书写完整。我们请本期的作者和编辑分别来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选择内容、写好稿件、确定栏目、设计插图的。
指名介绍。同学评价。
c、同学们对出好黑板报还有什么建议?指名说。教师评价。
4、观察第4页左上角的图。
(1)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么样。
指名说。
(2)展览各组课前出的小报,说说质量怎样,然后请几位编者或作者谈谈是怎样编这期报纸的。指名说。
5、观察第5页6右下脚的插图。(1)讲述:这是一个学校的同学正在扮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郊和他的母亲。
(2)图上同学扮演得怎样?指名说。
(3)同学们学过不少课文,也演过课本剧,请参与过演出活动的同学谈谈演出的要求和体会。
(4)小结。
三、总结
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的例子。
2、小结。
四、作业
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
2、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与语文课外活动。
五、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十一),说说自身在这方面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课后反思3
看图明理 说话拓展 实践积累 形成习惯
开学第一天,手捧语文教材走进教室,又一次和同学“聊”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是的,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布置一个系列编入教材,在每册开始布置“习惯篇”,意在始终不渝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然而,教材所给予的仅仅是几页纸的图片资料。假如每次谈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看看外表的图、说说好听的话,就真能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我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怎样才干在充沛运用教材提供的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扎实有效的落实苏教版教材的这一教学重点呢?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了“看图明理、说话拓展、实践积累、形成习惯”的教学想法。
一、看图明理:让良好习惯在心中萌芽。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都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教材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布置在每册的开头,自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材中按一定系列编排“习惯篇”,这些习惯不只对同学正在进行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对今后同学继续学习和走上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教材以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向同学揭示教学内容,告诉同学有哪些具体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应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教学资源,引导同学逐图观察,清楚地弄懂图片讲述的意思,让同学初步了解该习惯是什么、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对同学讲明道理,使他们明白怎么去做。
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为例:教材中布置的一个良好学习习惯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提供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从师生观赏天文台、天文展览馆、观摩古代碑刻到游览黄山、漓江、中山陵、敦煌莫高窟、圆明园、故宫等祖国壮美山河和名胜古迹,一一作了图片展示,同学在观察这些图片时,仿佛置身于这些地方,心情得到极大的熏陶。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同学说说图上所展示的分别是祖国的哪些名胜古迹,并根据自身了解的情况作适当介绍。接着,让同学谈谈去这些地方跟学语文有什么关系,同学自然会联想到这种方式是走出课堂,走向自然,既是丰富生活,又是开拓视野,是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同学自然会受到“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教育。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定然会萌发长大了去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的情结。
二、说话拓展:在习惯培养中强化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的学习始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明的教师善于在单纯的教学内容中融入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习惯篇”虽然重在对同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我们也千万别拘泥于此。过于直露地灌输、“单刀直入”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审美疲劳”;假如在教学中适当“旁生枝节”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中的精美图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教师应该充沛把这一“无形”的资源活用起来。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中有许多介绍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学中就可以让同学说说这些名胜古迹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并进一步介绍一下自身还知道或去过什么名胜古迹。这一过程的实施,不但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拓展了同学的知识面、存储量,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同学的思维发散、训练了同学的语言组织、表达等综合语文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实践积累:让习惯在训练中逐步形成。
“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朝一夕或几节课、几天工夫就能养成的。”习惯的养成应该遵循“反复抓、抓反复”的朴素哲理。因此,同学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只是靠教学计划中布置的几节课所应完成的任务,而应成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方面,习惯的培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规范和规范要求同学。教师在自身行为习惯自我约束的前提下,要求同学做到的事情决不含糊。
另一方面,习惯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方法。如有些习惯同学直接通过看图就能明白;有些习惯则需要教师的适当讲解才干使同学弄懂;有些习惯适合当堂演示,就可以让学上前来演一演、练一练;还有些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实践的经历,就需要让同学走出课堂、走入社区、工厂、农村去亲自体验和感受......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同学兴趣,调动同学积极性,让同学主动参与训练。
第三,习惯的培养还得坚持不懈。小同学的年龄特点导致了他们的习惯养成是个反复的过程。许多时候,往往刚刚形成的习惯由于要求的放松便出现滑坡现象,不良的习惯又会重新出现。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始终抓紧、抓实,防止“回潮”现象发生。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提醒、时时督促,使同学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4: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