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3、通过教学,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将自身以及妻子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
  教学流程
  一、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主要检查同学是否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三、学习生词
   1、这一环节参插在第二流程中进行。
   2、读准“猝、搐”的读音。
   3、掌握生字“臾”的笔顺。
   4、理解“猝不及防、须臾”的意思,尤其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5、描红、临写放在第二流程后进行。
  四、看图说话
   1、找出课文插图与文中那一节相对应。
   2、默读第五节,说说图意,内容包括事情的四要素。
  五、体会中心
   1、灯语的内容是什么?
   2、此时,皮埃尔除了在打灯语,还在干什么?
   3、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怎样?
   4、学到这儿,你想对皮埃尔说什么?
   5、在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皮埃尔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皮埃尔得知事情结果后的思想感情。
  六、感情朗读
   1、选择1至两个令你感动的片段读一读。
   2、指名感情朗读片段。
  七、练笔升华
   1、结合上文,补充省略号中的话。
     “亲爱的,原谅我……”
   2、简要交流。
  八、赠送名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3
一、导入:
  1、同学们,咱们一起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课文都预习了,出示生字词,谁来读一读?
    声嘶力竭,猝不及防,须臾,抽搐,喷发,携。
    有不懂的吗?理解“猝不及防”“须臾”谁知道什么意思?片刻。你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又积累了一个写时间很短的词
  2、扫清了字词障碍,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生死夜?
  3、自读课文,师课件出示课文。
  二、初读交流:
  1、老师:这个生死夜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同学:恐怖/感人/可怕/惊险/
  老师:我们再次走进交这个惊险可怕感人的生死夜,用心阅读刚才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句段,做好批注,为一会儿的交流做准备。
  2、交流,交流实现把找的地方读一读再谈谈感受
  同学:读“我们应该马上离开这”一段。我觉得皮埃尔有舍生忘死的品质。
  老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关注到了这一段?
  课件出示,齐读。想象为什么要马上离开又为什么要必需留下。
  同学:交流感受。
  老师: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局部读给大家听?
  同学:读“不,我不能走……”,我觉得他不能走是因为他明白了内心的责任感,他假如走了,几千人就会在海啸中死亡。
  老师:你提到一个“责任”你是怎么理解的?
  同学:他有责任感因为他是第一个知道知道海啸的人。
  老师:是的,他就是这样想的。谁还有?
  同学:读句子并谈原因。
  老师:把你找到的句写他离开的句子读一下。
  同学:朗读妻子遇难的局部。并谈理解
  老师:联系全文谈了离开的理由,还有补充的吗?
  同学:读文中相关句子。
  老师:情况这样危急,妻子的伤情这样紧急,所以他说
  同学:读“必需离开……”
  老师:他走了吗?为什么?
  同学:他留下了,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海啸,因为他要维护豪华客轮上的人。
  老师:还有吗?
  同学:我想联系责任来理解这句话。他知道海难即将发生,他要通知过往的船只马上离开。
  老师:课文中的责任具体指什么?
  同学:就是指他应尽的职责。
  老师:留下报信就是他的责任,所以课文是这样说的
  同学:读相关句子。
  老师:板书,还有其他原因,让他必需留下。
  老师:你了解海啸引发海难的情景吗?
  这就是文章中提到的超级海难,课件出示海啸的场景。师简单介绍海啸的形成及造成的灾难,师:他能走吗?
  同学:不能
  老师:说说看
  同学:因为他知道了30分钟后将有客轮经过,他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老师:“不,我不能走。”为了亲人,他明白
  生:读“我们应该马上离开这儿”
  师:为了更多的人的生死,他明白
  生:“不,我不能走”
  师:上千人的生死还有亲人的生死,就在一念之间,这是艰难的抉择,
  老师:这些都是
  同学:心理描写
  老师:通过心理描写,您能体会到皮埃尔哪些复杂的心理?
  同学:交流。
  矛盾/到底救两个人还是救大家?/他特别伟大,和死神格斗。
  老师:是的,生死的抉择呀,这两个心理描写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他矛盾痛苦的心理,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对他来讲是艰难的,对妻子来说,是严酷的。
  同学:读妻子的情况,
  师:皮埃尔呢?
  生:读描写皮埃尔的的反应的句子。
  老师:这里有两个抽搐,没两个抽搐有什么不同?
  同学:前面那个是外表的,后面是心理上的,
  生:他妻子是肉体的痛苦,皮埃尔是精神的痛苦。
  老师:心都在抽搐,他的心怎么样?
  同学:心理难过
  生:他对死亡无能为力。
  老师:同学们,眼睁睁得看着自身的亲人生命一点点耗尽,难道这是一般的痛苦吗?此刻他心理怎样?
  同学:撕心裂肺/心如刀绞/心急如焚/
  老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同学:读妻子的病情不如和丈夫的反应那两句
  老师:指导读出自身的感悟。强盗“抽搐”
  同学:指导齐读。
  老师:一个抽搐两个意思,即让我们感受到妻子身体的痛苦,又让我们感受到皮埃尔内心的煎熬
  老师:20分钟后,皮埃尔打灯语发出信号给客轮,
  引读第五自然段后面的局部。师声情并茂地读旁白,生接读“停下,快停下……”
  老师:焦急的动作,声嘶力竭的呼喊,发疯的样子,这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抽搐,庆幸的是轮船发现了信号,可是妻子却永远地离开了他,抱着妻子冰凉的尸体,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是——
  同学:分外平静
  老师:你时怎么理解的?
  同学:谈理解:不愿和妻子不分开,感到欣慰/当场已经选择了大家,虽然妻子死了,他心理不时很伤心,……
  老师:你的意思是自身的选择自身承当责任是吗?你来
  同学:……了无牵挂
  老师:那他自身呢?默读第六自然段的前半局部。
  同学:指名读,:“皮埃尔伸手一摸……”他已经决定陪着妻子一同面对死亡,同学们,你向说,你说
  生:谈感受。
  老师:是的,他完全可以打一条灯语,让客轮来救他,可他愿意留下来陪妻子一起死亡,对这平静,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爱他的妻子,/生死相依/舍己为人/最后心愿已经完成,决定和妻子走完最后一程……
  老师:象这样走进人物的内心,用心体会你就会体会到他的内心,
  两次选择留下,这就是他所承当的责任。
  老师:为了救更多的人,他选择了——
  同学:离开
  师:为了和他的妻子永远在一起,他选择了
  生:留下
  老师:成百上千的人得救了,家人团聚了,他们清醒者紧紧拥抱在一起,可是皮埃尔呢?抱着妻子冰凉的躯体,他在亡妻耳边轻轻的说——
  同学:读句子:亲爱的,原谅我……
  老师:心爱的妻子永远离开了,无尽的思念和伤痛才刚刚开始
  画面出示课件,看着这孤独的背影,你想说点什么?
  同学:这种行为是伟大的,妻子为他骄傲,
  生:生死抉择让我们感受到灵魂的伟大,
  老师:皮埃尔高尚的精神打动了我
  人固有一死,这样的死,比泰山还重,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他最后说的这句话。
  同学:“谢天谢地……”
  老师:你还想说,你说,你还有不同,你说
  同学:谈对安息的两个理解
  生:皮埃尔把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身,
  同学: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老师:是的,我跟你想得一样的,同学们,通过他令人震撼的生死抉择,通过他的责任,我还感受到他高尚的灵魂,这种感受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时间的关系,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小语论坛:春天的足音、微澜、群山、丑奴儿、严文、小语第一会场现场报道]
  刘红强,男,小学高级教师,99年参与工作,现任重庆市人民小学语文大组长。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多次获市一、二等奖。03年10月参与的重庆市重点课题“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一等奖,因其在该课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市教育学会的嘉奖。2003年 11月参与全国汉语拼音教学录像课评比,荣获全国一等奖。04年7月参与重庆市渝中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04年10月参与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弘扬民族精神万岁”演讲竞赛获三等奖。05年4月参与重庆市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05年公开课教案《拼音王国》荣获全国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 06年4月参与重庆市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课竞赛荣获一等奖。
  教育感言:
  做人,上善若水;教学,道法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3: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