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双龙洞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感悟游记的语言美、景观美,掌握游记的基本写法。
  
  3、倡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俺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
二、整体感知,拟定游览路线  
  教师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览路线。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教师和其余同学一起协商修正。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为下面每个景点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
  
  1、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
  
   ⑴ 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路上”片断)
  
   ⑵ 看!“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让同学感悟“明艳”)
  
   ⑶ 有谁知道溪流为什么“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水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的变化?(在同学朗读过程中,教师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动的声音。)
  
   ⑷ 闭上眼睛,听老师把前三个自然段朗读一遍,边听边想象路上的美景。(教师配乐朗诵)
  2、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
    路上景色如画,但俺们目的地不在这里,俺们目的地在双龙洞。
   ⑴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洞口”片断)
  
   ⑵ 到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很有气势。谁能说说“突兀森郁”是什么样的景象?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⑶ 从洞口“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俺们可用一个字概括外洞的特征。(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外洞”片断)
  
  3、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过渡:
    观赏完了外洞,顺着泉源,俺们来到了洞的孔隙。
 
   ⑴ 请两位同学前去探探路。
  
   ⑵ 小船怎样进出孔隙呢?(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请看录像,小船是怎样进出孔隙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孔隙”片断,配录音介绍。)
  
   ⑶ 请一同学上讲台,以椅子当小船,模拟作者的动作,想象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⑷ 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的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师指导朗读)
  
  4、驰聘想象,分析特点──学习“内洞”。
  
    过渡:
    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俺们就到了内洞。
  
   ⑴ 学到这里,大家知道双龙洞里的“双龙”其实是什么吗?(同学踊跃发言)
  
   ⑵ 游览过溶洞的同学见到过石钟乳、石笋,谁能给俺们讲解一下石钟乳和石笋是怎样形成的?没有游览过溶洞的同学也别遗憾,老师这就带你们观看石钟乳、石笋。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些石钟乳、石笋的形状,愿想什么就想什么,给它们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内洞”片断,出现一些千奇百怪、颜色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的图片,让同学畅所欲言。)
  
   ⑶ 默读,想想“内洞”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师生概括。)
四、着眼泉水,总结全文
  
  1、找“向导”,拟顺序:
  
   ⑴ 课文里有一个“向导”陪着俺们一路游玩过来,大家知道它是谁吗?(引导同学从泉水着眼,再拟游踪。)
  
   ⑵ 做个小练习,把溪流的走向填下来。(教师点击课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⑶ 这个“向导”不只陪着俺们,一路上也陪着作者,想想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游览线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进洞游览顺序与溪流走向相反,出洞游览顺序与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为中国,再拟游览顺序,使同学对作者“溪水流向、景点转移”的写作顺序有清醒认识。
  
  2、品语言,学写法:
  
   ⑴ 俺们学习这篇游记,不只是欣赏蕴涵在游记中的语言美、景观美,还要学会游记的写作方法,指导俺们的习作。
  
   ⑵ 这篇游记篇幅不长,但给人印象深刻。作者是怎样把一次游玩写得这样精练生动的呢?哪些写法值得俺们借鉴?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⑶ 师生一起归纳,让同学领悟游记融情入景、巧抓特点、总分有序等写作方法。
五、畅谈感想,学写游记
  
  1、双龙洞游览完了,俺们就要坐车回去了,你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给大伙说说?
  
  2、暑假要到了,俺们可以借鉴这篇游记的写作方法,把俺们在暑期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游玩写下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51:00 | 只看该作者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 2
 
【教学要求】
   
  1、使同学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同学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同学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  即使  石钟乳  石笋
   
   ⑵ 新词:
     
     孔隙 突兀 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考虑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考虑: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布置资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动身,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局部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一、从读入手,理清层次
   
  1、读第三段:
    
    说一说写了几层意思。
  2、分析:
    
    外→内
     
    同学边读边考虑,师生一起总结:
    
   ⑴ 泉水来路。
    
   ⑵ 孔隙大小。
    
   ⑶ 小船形状。
    
   ⑷ 进出方法。
    
   ⑸ 人的感觉。
二、学习本段第三层
   
  内洞奇景。自由读,并小结写了什么?
    
  1、黑为什么?只有孔隙相连:
  2、大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3、水源: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且点出洞已到头。
  
  4、最后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三、总结
    
  作者记叙了游览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51:00 | 只看该作者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9个。理解“盘曲而上”、“映山红”、“明艳”、“突兀森郁”、“气势”、“余外”、“蜿蜒”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洞的奇特景观,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同学的环保意识。
  3、培养同学分清课文主次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一定会对它的神奇秀丽发出赞叹,一定想把你的感受告诉他人。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篇游记,这就是俺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二、展示资料,了解双龙洞
  同学们,你对双龙洞了解多少?请你根据自身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同学认读、识记:
    重点强调"渐"字的读音,“蜒”字的写法。
  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几个主要景点?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2、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五、引导同学质疑问难,着重理解下列内容
  1、不了解的事物:
    映山红、油桐、石钟乳、石笋。
  2、不理解的词、句:
    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蜿蜒、颜色各异、或浓或淡、新绿。“十来进房子”有多大?
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
  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
二、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课文的重点局部
  你最想了解哪个景点?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供自学提示:
  1、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示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
三、汇报自学情况
  (“孔隙”局部)
  1、“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⑴ 对小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
   ⑵ 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
   ⑶ 对自身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
     同学互相补充,各抒己见。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者通过“孔隙”的经过。
    师:下面俺们就通过朗读来体现“孔隙”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
  3、同学继续就这一局部进行朗读汇报,互相评论:
    教师重点指导以下两组句子的朗读:
   ⑴ 俺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⑵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俺挤压过来。俺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强调作者的感受,突出孔隙的特点。
  4、让同学随着多媒体课件复述作者通过“孔隙”的经过。
  5、继续汇报另外两个景点的学习情况。
  6、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让同学随着多媒体课件讲述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经过。
四、学习其他局部
  师:本文作者除了写“外洞、孔隙、内洞”三个主要景点外,还写了哪些内容呢?
  教师播放录象:一幅春光烂漫的沿途春景图。随着《春之声》优美音乐的响起,画面在缓缓地移动:“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或浓或淡的新绿”跃然于屏幕之上。这时,音乐声停,清脆悦耳的泉水声渐渐清晰,“时而缓,时而急,时时变换调子。”一条清澈的溪流映入人们的视野。镜头寻声而去,寻找源头,最后,画面停留在双龙洞口。(暗示了本文的另一条线索-泉水的来路)
  师:同学们,这是课文哪局部内容?(途中见闻)
  师:这么美丽的景物,作者是怎么描写的?请同学们认真读这段内容,看看作者在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同学汇报自学结果)
  重点理解和朗读以下句子: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掉调子。”
  通过对以上句子的理解和朗读,体会春天和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愉快心情。
  再次播放录象,让同学带着愉快的心情,随着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这局部内容。
  师:这么美的语言你想记住它吗?请你练习背诵这一段。
  同学自由背诵。指名一两个同学试着背一背。
  结语: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俺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路线,领略了沿途的美景和双龙洞的美丽奇特。可是你们知道吗?作者游玩双龙洞后,拾级而上,有游览了冰湖洞。同学们课后可以看一看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游了三个洞》。本文就节选自这篇文章。
【教学后记】
  1、同学预习课文后,能说清作者游览了外洞和内洞,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也能找出来。
  2、根据作者游览的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大局部同学漏掉了金华城和孔隙。
  3、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反复朗读描写孔隙的自然段,同学在读的基础上,体会到孔隙的特点--窄。
  4、通过开展导游大赛,提高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8: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