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牧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08:4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牧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牧歌》的欣赏与学唱,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二、了解蒙古族民歌旋律特点。
三、通过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的欣赏,让学生了解马头琴的音色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体验蒙古族民歌风格,把握《牧歌》演唱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民族特点,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学切入点:
本课教学以蒙古的呼麦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对比聆听法、跟唱法、教唱法、练习法、 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一边思考:他是哪个民族的?他在唱什么?是怎么唱的?听赏《呼麦》演唱视频。(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以蒙古的呼麦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生讨论,师简单介绍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演唱艺术—呼麦。
(二)《牧歌》教学
过渡语:同学们那你们了解蒙古吗?你印象中的蒙古是怎样的?学生自主发言。
师: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其地域特点,接下来让我们从视觉上去感受蒙古民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多媒体出示蒙古族自然景观图、民族服饰图和娱乐风俗图片。)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蒙古民族特点。(地域、民风、居住、服饰、生活方式、娱乐风俗等)【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民风(热情纯朴豪爽粗犷)、服饰(长袍、颜色多彩鲜艳)
、地理环境特点(天高地阔草绿羊肥)、娱乐风俗特点(赛马、摔跤、射箭)】
    (设计思路:为接下去的《牧歌》听赏创设画面情境。)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也浮现了一幅幅美丽漂亮的蒙古大草原画面。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脑海中的蒙古大草原画面配上音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像着草原风光,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听《牧歌》(德德玛—蒙古语)
学生讨论,师引导并小结。(赞美、抒情、宽广)
听赏《牧歌》并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速度和力度?
师引导,学生讨论。(曲调悠长,速度较慢、舒缓)
过渡语:同学们,在这副画卷里你听到了或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倾听歌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歌词。)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师引导并小结。
(歌词在语态上流露出强烈的感叹、赞美之意,蓝蓝的天空、白云、雪白的羊群、斑斑的白银、绿草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草原画卷。)
过渡语:同学们,这么美的画卷,你是否也想像着自己站在那唱着这首美妙动听的呢?
播放《牧歌》,多媒体出示《牧歌》歌谱 (要求学生看着歌谱跟着音乐哼唱。并记住比较难学唱的部分)
师教唱旋律(学生觉得难唱的部分重点教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演唱时的姿势、呼吸、换气、咬字、吐字等歌唱的方法。
跟钢琴伴奏轻打着拍子全班齐唱(1—2遍,第一遍教师只弹单旋律,第二遍可配以伴奏和声伴奏)(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解决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唱歌曲,并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
(三)了解蒙古族音乐特点及马头琴
过渡语:蒙古族民歌大体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如今天我们学唱的《牧歌》就是典型的长调歌曲。那么蒙古长调歌曲到底有什么音乐特点呢?(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式表格)
引导学生复习《牧歌》音乐特点并填入表格
三、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课后去收集更多蒙古族的音乐进行欣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08:45:20 | 只看该作者
《牧歌》教案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
3、《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4、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自由说)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天堂》
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二、欣赏蒙古民歌《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老师唱原民歌)
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有什么特点?
(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的旋律)
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唱)
4、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
5、比较两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师:对啊,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
上句:蓝天白云——音高
下句:绿草羊群——音平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6、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唱唱歌曲吧!
三、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
1、请你闭上眼睛听,现在又想告诉我什么?(无伴奏合唱)。
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
2、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它是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3、那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
(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
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
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
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
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4、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
(更能显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师:通过歌曲的欣赏,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幸福、自由的民族)
师:那你喜欢这个民族吗?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复听歌曲)
四、小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师: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尽上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1、编一段歌词
2、写一篇短文
3、画一幅美图
五、小结:
草原音乐之蒙古族:蒙古族民歌分“长调”、“短调”。长调为散板或节奏自由; 短调为块板,节奏整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08:46:11 | 只看该作者
《牧歌》教案
教学方式
本课教学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设置,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欣赏、比较、判断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牧歌“的音乐体裁以及无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采用演唱、感受、对比欣赏加深对感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的理解,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完成歌曲的学习。
技术准备
将歌曲图形谱、范唱、以及用打谱软件和绘图工具制作成的乐谱,用PPT软件制作成课件,使音乐、图片、乐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直观、简单的呈现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清晰明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长调音乐的特点,加深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歌曲为切入点,从演唱、欣赏入手,通过演唱、对比欣赏、讨论、分析判断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牧歌”的起源,感受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蒙古族长调的音乐特点——民族调式、大跳音程、悠长的旋律、自由的节奏特点。
2、体会“7”对刻画音乐形象,抒发情感的作用。
3、感受“无伴奏合唱”传达出的安静中孕育波澜壮阔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牧歌”和无伴奏合唱的小知识。
教学难点:感受蒙古族长调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唱旋律【阶段目标:能够看着图形谱演唱歌曲旋律】【设计意图:将发声训练与歌曲旋律学习有机的结合,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好铺垫】
1、看着柯达伊手势构唱音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视唱旋律做准备】
方法:学生看着教师出示的柯达伊手势构唱音程、视唱旋律
(1)看着图形谱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旋律的演唱做准备】
方法:学生观察老师所指的音高,进行视唱(每个音一拍)
要求:速度要慢,让学生看着图谱因高的变化,尽量将唱名唱准。
(2)在图形谱上标记出旋律,指图演唱
【设计意图:降低试谱教学的难度,为后面歌曲学习做好铺垫】
要求:按照节拍演唱旋律,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用手势提示学生的呼吸。
听歌曲【阶段目标:熟悉歌曲,区分歌曲的两个乐句,为演唱、分析歌曲做好铺垫】
欣赏歌曲范唱
思考: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用一个词语表达歌曲带给你的感受。
2、复听范唱,从题目入手,理解歌曲
(1)思考:你怎样理解“牧歌”这个题目
预设:学生能够说出字面意思——放牧时人们唱的歌。
歌曲的意境——美丽的,描绘放牧情景的风景画。
(2)介绍“牧歌”这一题材的来历
公元7世纪,蒙古族先祖跨出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至蒙古高原。在这里,他们基本放弃了原有的狩猎生产方式,改为以畜牧业劳动为主的生产形式,随之产生了反映游牧生活的牧歌题材。蒙古族民歌的主要题材有:狩猎歌、牧歌、赞歌、礼俗歌、叙事歌、儿歌等。
3、听老师范唱
要求:区分歌曲的两个乐句
唱歌曲
【阶段目标:演唱歌曲,感受内蒙古长调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谱例与歌词的演唱,感受内蒙古长调的特点,感受“7”在歌曲中的作用,用正确的呼吸演唱歌曲】
[1]、看谱例演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的演唱,感受内蒙古长调的特点】
(1)演唱歌曲旋律
要求:注意音准以及换气的位置
(2)感受旋律特点
思考:看图形谱表示两个乐句的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进行的特点。
讨论:
旋律的特点——抛物线——弧线——先高后低——大跳音程
长音的运用——优美、抒情、悠长、高亢
节奏的特点——舒展、悠长
( 3)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分类为长调和短调
介绍:介绍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
长调: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带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短调:曲调紧凑,节奏正气、篇幅短小
(4)判断学生判断本首歌曲具有长调的特点
可以对比欣赏一首短调歌曲《草原赞歌》
[2]、演唱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的演唱,感受歌曲刻画的音乐形象,加深对内蒙古长调特点的理解,用正确的呼吸演唱歌曲】
(1)演唱歌曲
要求:注意将音符时值唱满,提示换气的位置,用急吸缓呼、缓吸缓呼的气息演
唱歌曲。
(2)感受音乐形象:
上句:旋律上行——音区较高——以“5”为中心上下回旋,旋律做波浪形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