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乡村大道》公开课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大道》公开课教案1
同学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1、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学能在课前根据要求,通过查阅书本、报刊及上网等手段,查找到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并进行整理。这样,就为理解诗歌起了铺垫作用。
  2、朗读课文的能力。同学已经掌握了小声自读、默读、引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上不同类型的读,目的是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品味。
  3、质疑和释疑的能力。同学已经掌握了就课题质疑和难句质疑的方法,并学会通过读文、品文释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3、引导同学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理解课文,了解诗歌内涵:经历风雨,生活才有意义,才会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乡村大道”的含义。理解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使同学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俺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路”包括什么意思呢?俺们将要学习的第十单元《路》就从不同角度给俺们介绍了“路”的不同含义。今天俺们就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乡村大道》。
  2、板书“乡村”。说说你心目中的乡村是什么样的?补充写上“大道”。朗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人们都说乡村小道,为什么作者说乡村大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乡村大道指的是什么?……)
二、交流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交流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 2、教师简介《乡村大道》的写作背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倾听。
  2、自读课文。(要求: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身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3、检查读文情况。
  (1)请四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根据要求评价。)
  (2)同桌分节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注意倾听同桌的意见。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通顺。
四、创设情境,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节。
  (1)自读课文第1节,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比喻句。
  (4)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从这个比喻句中,你知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
  (5)交流。(乡村大道的特点是久远、宽阔。)
  (6)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久远、宽阔的图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2、学习第2节。
  (1)小组合作学习第2节。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交流:诗人把乡村大道又比作了什么?这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两个比喻句,读出它的曲折。
  (3)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险峻、曲折的画面。
  (4)结合课件,自读第2节,体会乡村大道的险峻、曲折,重点指导朗读“至少有九曲十八折”、“比黄河的浪涛还要多”。
  (5)齐读第2节,读出自身的体会。
  (6)看着课件,师生合作读1、2节,教师引读比喻句,同学读后面的句子。
  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长桥、丝绦、险峻的黄河和干涸的沟壑,诗人为什么比喻得如此形象呢?这与他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诗歌的哪一节描写了诗人在农村的生活?
  3、学习第3节。
  (1)自读第3节,考虑:你读了这节,读懂了什么?(2)全班交流。
  (3)同学质疑。如:“为什么凡是前来的都有远大的前程,不来的只得老死峡谷?”
  (4)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根据同学的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第2句。
  (5)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他在农村的生活?
  (6)交流。(这段农村生活也是诗人人生之路的起点。)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第1句。
  (7)齐读第3节。
  4、学习第4节。
  (1)默读第4节,考虑:这一节与前三节有什么关系?
  (2)指名回答。(最后一节是对前三节的概括和总结,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3)自读,你体会到什么?
  (4)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同学联系前三节内容来谈体会,使同学体会到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就如这乡村大道一样不会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非常险峻的,只有经过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生活的多姿多彩。)
  (5)带着自身的体会饱含激情地朗读第4节。
五、感情升华。
  1、前面同学们质疑:课题为什么是“乡村大道”?现在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大道》公开课教案2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乡村大道》这篇课文是郭小川在20世纪60年代所写的诗歌,描绘了乡村大道独特的风景,歌颂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歌语句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激情澎湃,催人奋进。但是由于此诗所描绘的情景与现在相隔四十多年,郭小川的诗又富有哲理性,立意深刻,发人深省,而且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要让同学真正读懂这首诗,领会其内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俺在教学中设计了交流资料,让同学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并创设情境,引导同学深入文本,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在读中感悟、品味诗歌蕴涵的内容,体会它的形式美。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充任一个搭建平台的角色,引导同学去读、思、议,为同学创设自主、开放质疑的空间,使同学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自身去体验,与诗人的心灵相碰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3、引导同学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理解课文,了解诗歌内涵:经历风雨,生活才有意义,才会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乡村大道”的含义。理解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使同学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俺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路”包括什么意思呢?俺们将要学习的第十单元《路》就从不同角度给俺们介绍了“路”的不同含义。今天俺们就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乡村大道》。
   2、板书“乡村”。说说你心目中的乡村是什么样的?补充写上“大道”。朗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人们都说乡村小道,为什么作者说乡村大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乡村大道指的是什么?……)
  二、交流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交流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
   2、教师简介《乡村大道》的写作背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倾听。
   2、自读课文。(要求: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身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3、检查读文情况。
    (1)请四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根据要求评价。)
    (2)同桌分节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注意倾听同桌的意见。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通顺。
  四、创设情境,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节。
    (1)自读课文第1节,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比喻句。
    (4)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从这个比喻句中,你知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
    (5)交流。(乡村大道的特点是久远、宽阔。)
    (6)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久远、宽阔的图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2、学习第2节。
    (1)小组合作学习第2节。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交流:诗人把乡村大道又比作了什么?这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两个比喻句,读出它的曲折。
    (3)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险峻、曲折的画面。
    (4)结合课件,自读第2节,体会乡村大道的险峻、曲折,重点指导朗读“至少有九曲十八折”、“比黄河的浪涛还要多”。
    (5)齐读第2节,读出自身的体会。
    (6)看着课件,师生合作读1、2节,教师引读比喻句,同学读后面的句子。
       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长桥、丝绦、险峻的黄河和干涸的沟壑,诗人为什么比喻得如此形象呢?这与他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诗歌的哪一节描写了诗人在农村的生活?
   3、学习第3节。
    (1)自读第3节,考虑:你读了这节,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学质疑。如:“为什么凡是前来的都有远大的前程,不来的只得老死峡谷?”
    (4)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根据同学的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第2句。
    (5)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他在农村的生活?
    (6)交流。(这段农村生活也是诗人人生之路的起点。)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第1句。
    (7)齐读第3节。
   4、学习第4节。
    (1)默读第4节,考虑:这一节与前三节有什么关系?
    (2)指名回答。(最后一节是对前三节的概括和总结,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3)自读,你体会到什么?
    (4)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同学联系前三节内容来谈体会,使同学体会到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就如这乡村大道一样不会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非常险峻的,只有经过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生活的多姿多彩。)
    (5)带着自身的体会饱含激情地朗读第4节。
  五、感情升华。
   1、前面同学们质疑:课题为什么是“乡村大道”?现在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1、从单元主题入手,引导同学质疑,激活同学的思维。本单元的主题是“路”,同学对“路”的理解免不了是片面的、狭隘的,为了让同学对“路”有更广泛的了解,俺首先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导入,给同学造成悬念,激发了同学学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同学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课题是教材的组成局部,教师、同学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应先从课题开始。在板书课题时俺分两次写,先写“乡村”,引导同学从感性上认识乡村,再板书“大道”,引导同学看课题质疑,同学经过考虑,提出了几个有价值性的问题:课题为什么是“乡村大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乡村大道指的是什么?……这就把课题和课文紧密联系起来,把对题目的理解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另外,在理解课文时引导同学就难理解的句子质疑问难,充沛激活了同学的思维,鼓励同学自身去考虑、探究,培养了同学质疑、释疑的能力。正如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同学自身提问题。”
  2、以读为本,引导同学感悟。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规范》总目标要求同学“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本课的教学就突出了这点,重在引导同学朗读,通过教师的范读、同学自读、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使同学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涵,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只在引领同学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与考虑,受到情感的熏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大道》公开课教案3
  课前准备:安排同学收集诗人郭小川的资料。
  郭小川(1919~1976)本名郭恩大,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宁人。1933年到北平,曾在高级师范及工学院补习班读书,并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开始诗歌创作。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的诗歌,被誉为“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挚,豪放自由,语句铿锵,所写的诗歌样式以“新辞赋体”著称。他的著名诗作有《团泊洼的秋天》、《边塞新歌》、《乡村大道》、《三门峡》、《甘蔗林―青纱帐》、《将军三步曲》等。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使同学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通过教学,让同学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读透字面背后的内容:经历风雪,生活才有意义,才会美好。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内容及内在联系,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会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你们都走过什么样的路,能说一说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2、同学交流。
   3、小结:同学们走过很多不同的路,有的平坦,有的坎坷,有的疏通无阻,有的曲曲折折。其实俺们每个人都是踏着这样的路,走出家门走向小学,走向中学,走向广阔的生活。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路的诗歌:《乡村大道》。(板书课题)
   4、同学交流本诗作者郭小川的个人资料,弄清诗人写诗的背景。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
    [点评:此环节体现了新课程规范的理念:培养同学搜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上课时利用同学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同学交流汇报,让同学展示劳动效果,实现资源共享。]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请同学们自身读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醒同学读好生字。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认清字形。重点指导“簸”、“匍匐”的写法。
    (3)同学独立书写,师巡视。同位互检。
    (4)同位检查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
    (5)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考虑“乡村大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点评:让同学独立读书,扫清生字障碍,通过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导难写的生字;同学相互检查读课文,生生互动,初步感悟诗歌。]
   3、交流汇报。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理解重点语句。诗人都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乡村大道有哪些特点?(全班交流。)
   2、自身读课文,小组内学习,解决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问题。理解:无始无终、遥远、天地之交等词语。
   3、就同学提出的问题引导同学懂得把乡村大道比作什么?(桥和丝绦)
   4、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指名读,想一想。指导同学朗读,体会这又是什么样的丝绦。
     乡村大道在作者眼中不是普通的一条路,它很长很远,通向天边,它美丽壮观,贯穿了俺们的祖国。然而,乡村大道总是这样美好的吗?
   5、自身读诗歌,说说作者又把乡村大道比做什么?(一条条险峻的黄河、一道道干涸的沟壑)
   6、指导朗读,说说自身体会出了什么?(作者认为,既久远又险峻,这就是乡村大道。)
   7、理解词语“颠簸、干涸、沟壑”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匍匐”、“侏儒”。
   8、朗读诗歌,谈谈对诗歌的体会。(乡村大道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9、你能从中了解作者对乡村大道的感情吗?引导同学理解“不经过这样的山山水水,黄金的世界怎会开拓!”“假如只会在花砖地上旋舞,那还算什么伟大的生活!”
   10、指导朗读,采取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11、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有什么联系?
     (最后一节是对前三节诗歌进行概括和总结,是照应关系。)
   12、你懂得了什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13、有感情朗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选择自身喜欢的小节熟读成诵。
  四、感受内容,拓展延伸
   1、作者写“乡村大道”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乡村大道”既指自身家乡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点,抒发了诗人扎根生活、植根人民,永葆劳动人民本性的情怀。)
   2、小结:学完了这篇课文,老师想起了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俺们人生路不光是平坦的大道,还有艰险的小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遇到坎坷的时候,鼓起勇气,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3、优秀文章,课外阅读。
    (1)《甘蔗林――青纱帐》;
    (2)《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点评: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大阅读量,此环节体现了落实课程规范,以教一篇带多篇甚至一本,一方面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引导同学积累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9: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