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古诗三首》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独坐敬亭山》教案 1
【教学记录】
一、课前谈话
  T:你认识俺么?
  (S回答略)
  T:苏东坡认识么?杜甫知道么?李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举高点!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
  (根据同学的回答老师板书)
李 白 李太白
  S:青莲居士。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李青莲
  T:那俺们就可以说是“李青莲”。
  T: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谁来!
  (S都比较紧张)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同学齐背)
  T:静夜思,永恒的话题……古老与现代。
  (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来描述,略)
  T:那是一个怎样的话题?
  S:思念家乡。
  T:是啊,那是一个乡愁。
  (板书)
乡愁满怀
  T:还有么?
  S:望庐山瀑布。
  (紧张)
  (S齐背)
  T: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S:潇洒的李白。
  S:很爱游玩。
  T: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
  (板书)
寄情山水
  T:从《赠汪伦》中俺们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S:恋恋不舍。
  (板书)
有情有意
  T:从上面诗歌中,俺们感受到了一个丰满的李白,今天俺们再来学一首。
二、初读
  1、读题,解题:
   ⑴ T:谁知道敬亭山?
     (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让同学理解江南诗山的来由 )
   ⑵ 再读题:
     T: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它带着点什么?
     S读。
     (读得很慢)
     T:你为什么这么读?
     T:再请个小朋友读。
     (再读课题)
     T:为什么这么轻?
     S:李白很孤独。
  2、读诗歌:
   
   ⑴ 自由练读:
     老师提示:读文章,先练习。按自身的节奏读两边。
     (好像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叫同学读2遍,目标不是很明确)
   ⑵ 指名读:
     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
     T: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T:谁来做个小小讲解员啊,来评价评价啊。
     (同学比较紧张)
     S1:他读得孤独一些。
     S2:他读的比较漫长,说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⑶ 齐读。
   ⑷ 质疑:
     T: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啊!
     S:为什么相看两不厌?
     T: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S:为什么只有径庭山,世界上有很多山啊!
     S:为什么只有一多云飘来飘去?
     S:为什么这里的鸟都飞走了?
     T: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俺们什么?让俺们走进《独坐敬亭山》。
     T:请同学们读课题。
     (S读)
   ⑸ 说词语:
    S:孤独、独自、独一无二……
   ⑹ 再读题。
三、细读
  1、找:
    T:下面的古诗里面分别也写了作者一个人,那些词语告诉你只有李白一个人呢?一句一句的读,一个一个的划。
    (S在找)
  2、交流:
    S:众鸟高飞尽的“飞尽”。
    T:这句话写了什么?
    (S回答略)
    T:一只鸟也没有了,那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啊?还有么?
    S:孤云独去闲的“独去”。就是说……
    (略)
    T: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径庭山啊?
    S:死气沉沉
    S:清闲
  3、指读,齐读:
    T:最后的云也不见了,李白的心里悠闲么?
    (S再读)
    T:“你的眼里只有俺,俺的眼里只有你。相看两不不厌,只有敬亭山!
    T:还有么?
    S:“只有径庭山。”
    T:在李白的眼里有云么?
    S:没有!
    T:有鸟么?
    S:没有!
    T:还有么?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两个人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厌。……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谁也看不厌。
    (板书)
厌(繁体字)
    T:一张口在山旁,大口大口地吃肉,给你怎样的感觉?
    S回答。(略)
    T:你看着俺,俺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谁来读。
    S读。
    T:人山相望,人山的融合。
    S再读。
四、研读
  1、体会孤独:
    T: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径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径庭山呢?
    (孤独)
    T: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S:“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T:俺们一起读前两句。
    (S读)
    T:那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S再读)
    过渡:
    T: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
    S(略)
  2、介绍背景:
    T:老师来介绍一下背景。
    (李白罢官的时候,……孤独寂寞)
    T: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
  3、读:
    S读。个人读,齐读。
  4、配乐,范读:
    T: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
    (朗诵)
    S齐读。
    T: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啊。你有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
    (T的朗诵是深情的,深沉的)
  5、练习:
   ⑴、出示: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⑵、S写,T巡视。
   ⑶、交流:
     S:敬亭山你知道俺多孤独么,连云和鸟都遗弃俺了。
     S:李白,你是俺最好的朋友,俺不会遗弃你!
     S:朋友,现在只有俺俩在一起,你看俺,俺看你,俺们都很孤独。
     S:李白,俺真为你感到孤独!
   ⑷、引读:
     T: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俺,只有你陪伴俺在身边。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是啊,只有俺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精彩!!师生的交流语言连起来像一首诗,教师用诗般的语言把几个同学的交流穿起来。)
     T:相看两不厌,只有李青莲!
五、拓展
  补充:
  《秋蒲歌》出示。
  1、自由读,感受李白:
    T:大家展示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S读。齐读,指名读。
  2、读:
    (有考虑要求)
    带着“这是一个怎样李白?”再读《秋蒲歌》。
    S读。
  3、交流:
    T: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读出来了么?
    S:这是一孤独的李白。
    S:发愁的李白。
    S:孤独,哀愁。
    T: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想抚慰抚慰他吗?
    S:你应该乐观起来,要坚强。
    S:你要开朗些……
    S:大家会想你的,你要乐观些。
    T:哪些人会想着他?
    S:劳动人民会想着他。
    S:家乡的亲人会想着他。
    T:还记得《静夜思》么?(S背)
    T:还记得《赠汪伦》吗?(S背)
    T: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S背)
    T: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独!
六、升华吟诵《独坐敬亭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望洞庭》课后反思2
  今天,俺们语文课上学习了一首古诗:《望洞庭》。
  《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同学通过学诗看图,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之后,俺还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
  看来,只有同学学习有了兴趣,才干让同学写出优美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忆江南》课后反思3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同学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示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俺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同学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同学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同学集中考虑、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同学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同学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同学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同学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同学多样的感悟方法:
   ⑴ 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需做好同学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同学以美的享受,陶冶同学的情操。同时加深同学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⑵ 要求同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同学将自身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同学的思维,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9: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