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父亲的菜园》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亲的菜园》课后反思 1
  《父亲的菜园》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因为上一个学期单元测试时曾出现过这一篇文章,小朋友们基天性解读文章蕴含的道理。于是俺想,在这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是重点引导小朋友关注文中父亲的一些言行表示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吧。
课开始了,俺们在通读的基础上,开始交流。小朋友们随意地开始畅谈自身的学习所得,有的说,父亲是一个勤快的人;还有的说,父亲是一个很爱家的人;有的则说,故事告诉俺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看得远(去年的单元测试中曾有这样一道题目)。
  这时生1站起来说:俺重点研究了课文的第一段,课文中说“一条新修的公路,使俺家失去了四季翠绿的菜园。俺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俺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婴儿来讲,奶是最美味的食物,断奶时一定是很痛苦的。
  生2紧跟其上,说:对,俺也这样想,对于俺们一家人来说,这一个四季翠绿的菜园就如同是婴儿每天要喝的奶一样,非常重要。
  生3说:俺是从下一段中联想到的,‘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了这一块菜地,意味着俺们一家人再也难以吃到足量的蔬菜了。在小朋友们的启迪下,俺突然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通道,眼前如同出现了一片新的天地,毅然收回原有的一些设想,引领小朋友们奔向一片新的天空。
  师:没有了菜地,可以再开辟一片呀,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的父亲现应承当起这一份责任啊!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你能读懂这一句话吗?
  生4:俺读懂了,终于有一天,说明父亲想了又想才作出决定的。
  师:为什么要想了又想才作出决定呢?父亲做事是不是有点不够果断哪?
  生5:不,因为‘在俺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
  
  生6:虽然很困难,但父亲说这一句话的神情是非常‘坚毅’的。
  生7:俺是从俺们的神情当中了解到开辟新菜园是非常困难的,俺们当时的神情是“惊讶”,是“疑惑”。
  师:那么开辟这样一块菜园究竟将面临那些困难,父亲又是怎样面对的呢?请大家细细研读课文,向大家展示你的研究效果。
  ……(略)
  师(结课):经历了这样一番曲折和艰辛,当俺们一家面对这一片四季翠绿的菜园时,俺们是怎样的快乐与自豪啊!让俺们一齐读。
  生齐读: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俺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就在俺几乎决定在《父亲的菜园》前匆匆走过的时候,小朋友们细腻的触觉却吸引了俺和俺们的小朋友们在这一片“菜园地”前驻足不前,细细地欣赏这一道由“责任”,“辛劳”,“坚毅”,“热爱”筑成的风景,这一道同风景可欣赏可品尝,如翡翠般美丽,更如翡翠般珍贵。于是,俺想一道曾经的风景,换一种心境,换一个角度,带给俺们的也是别有一番洞天。一篇文章,一节课,换一个角度,也许会带给俺们一份从未感受过的欣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课后反思2
 《父亲的菜园》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对于从教20多年的俺来说,却还是一篇从未尝试过的新教材。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1、失去菜园。
  2、决定开垦新菜园。
  3、开垦荒地。
  4、垒上石墙。
  5、种上豌豆。
  6、用豌豆肥田。
  7、拾粪肥田。
  8、菜园获得丰收。
  作品通过对父亲的言行的具体描写,意在引导同学体会父亲的勤劳、坚毅的品质,培养同学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就是加强同学的阅读实践,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习文中的父亲的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出现了下列的现象:课文第九自然段落是描述父亲用“豌豆肥田”的情节,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而后又告诉作者:“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针对用“豌豆肥土”的做法,同学们展开了争辩,褒贬不一。有的同学认为:用豌豆肥田不合算,理由是:
  1、文中说家里的菜碗总是盛不满,说明家里缺少菜,这些豌豆果实应当让家里人吃。
  2、肥田有更好的的方法,如去远点儿的地方割青草,然后挑回来……还可以……老师,您说是吗?俺没想到同学会钻“牛角尖”钻到这儿来了,同学的这种观点是对教材内容的否定?是生命化教育的亮点?这是俺在备课时始料不及的,真让俺叫苦不迭,心里暗暗地嘟囔着:在高喊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今天,怎么来了个这样的教材……课堂上,为了维护做老师的尊严,只好自找下台阶的路,绞尽脑汁想了一番,俺故作轻松地说:“看来你们舍不得用豌豆来肥田。──其实,俺也这么想,俺赞赏同学们的见解。但是,俺们中国有句古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豌豆肥田’的细节,你们可以保存自身的意见,对其他情节中那‘父亲’的言行,老师更表示敬佩,从整体上说,‘父亲’的优秀品质是值得俺们学习的……”俺不敢保证俺的同学们能接受俺“扮演”,走下讲台后返回办公室的路上,俺忐忑不安。
  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关呢?俺静下心来重研教材,觉得课文的教学难就难在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
  俺们以前没有特别的提出人文性,可是细细想来,过去的语文教学真的缺少人文性么?哪一段文字没有反映人文性呢?既然有教学内容,它自身就蕴涵着人文性,无论你关注还是不关注都是脱离不了的。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需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布置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俺们应牢记“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俺们一定要种好自身的田,浇好自身的园。”其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需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的论断,俺最为钦佩。俺觉得人文性应当和属在工具性之中。语文教学需要问题,但俺们需要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这个“意义和价值”应该建立在“课文的整体内容”或“语言环境”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前提,而去没有限度地挖掘或生成问题,俺们就会失去语文教学原本的意义。例如有人教学《司马光》一课,让同学讨论“还有哪些方法救出小孩?”同学奇思异想,解决的方法五花八门,称其“这是在培养同学的发明性”。俺们没有注意到荒诞的一面,倒是特别欣赏小朋友的思维力。假如俺们把课文做为载体,这样的创新思维的挖掘会有很多,由于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思维的创新或人文性拓展,而失去了语文基天性力的训练,这恐怕也不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想到这儿,俺的心稍微平静了下来,虽然还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但已不再为课堂上的“教导”担心,也顾不了同学们能否接受俺的“扮演”了,权且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课后反思3
  1、本课的教学,通过依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充沛地读课文,自读自悟,多读课文,然后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谈谈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方法,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注意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同学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课文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基本上能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吃苦、不怕困难,还能体会到父亲热爱土地、信赖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思想感情。明白作者的目的是通过讲“俺”家失去菜园,父亲克服重重困难在山坡上重新开辟了新菜园,赞扬了父亲不怕辛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8: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