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3-30 19:15:00
|
只看该作者
《小儿垂钓》课后反思3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大人发现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个字写出了小小朋友的顽皮、天真。
但诗中那句才更能体现出小朋友的天真呢?看了不同的教参,却有不同的答案.和同年级老师讨论了一下,还是觉得第一句比较合适.
在教学《小儿垂钓》这课时,俺班有两个争论点:
1、同学看到图上小小朋友头发梳得很是整齐,所以有同学说:蓬头的解释不能是头发乱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小朋友的一种发型。看看书上的图片,倒也觉得这种大有可能。但再想小小朋友躲在草丛中钓鱼,头发可能整齐吗?班上为了这个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确应该解释为头发乱蓬蓬的。
2、遥招手和遥摇手的争辩,“招”用的恰当,还是用“摇”用得比较好。同学通过扮演当时的情形,知道在小朋友钓鱼时,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吓了鱼,但他又是很热情的,想协助他人,所以在哪个情景下,他招手是十分确切的.
在教学时,俺是这么做的:
1、放手让小朋友自身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小朋友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小朋友们按自身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小朋友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小朋友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小朋友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俺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小朋友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小朋友们的潜力有了充沛发展的机会。俺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考虑的小朋友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小朋友们的同龄人,同学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小朋友们分组扮演,在扮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小朋友们的扮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发明: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身的话来解说;有的组扮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小朋友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小朋友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小朋友说:俺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小朋友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俺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俺想不论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同学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