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朵杏花》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竺可桢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竺可桢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干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解决初识课文时发生的疑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你初读课题时,心中曾有过什么疑问?把它写下来。自身读读课文,能否释开这些疑问。
二、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新词
一株 泛起 仰起脸 吹皱 曾(今) 精确 估计 掌握
2、分自然段指读课文
三、交流质疑
1、疑问:第一朵杏花是怎样的?
讲的是谁的故事?简单介绍竺可桢爷爷。
……
2、交流初读课文后获得的答案。
相机指读有关段落,检查自读情况。
四、作业
1、誊写新词
重点指导“仰”“皱”
2、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品读课文,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受品质
1、这“第一朵杏花”有没有打动你的心?为什么?仔细读课文,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1)为了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宁可再等一年。
练习朗读1—5自然段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竺爷爷对杏花开放的时间非常关注,要求素材准确)
(2)竺爷爷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后极其开心,并郑重记下。
练习朗读6—15自然段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竺爷爷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
(3)观察第一朵杏花竺爷爷是这样的态度,猜测进行其它研究时也一定如此。
练习朗读16自然段
3、此时,在你的心中,第一朵杏花是什么?
二、搜集竺可桢爷爷其他的小故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朵杏花》教案2
一、导入
1.同学们,俺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第一朵杏花和杏花有什么不同吗?
(1)同学说:杏花开得最早的那一朵
(2)这篇课文就是竺可桢爷爷观察第一朵杏花的事情,知道他为什么第一朵杏花这么感兴趣呢?
(3)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读读相关的文字就知道了。
(4)同学读课文
【运用对比的方式来揭示课题,“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运用“比较”可以把陌生的和熟悉的知识相比较,启发思路、举一反三、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新授
1.鼓励同学坚持读完课文。
2.俺觉得看完16自然段读完就可以知道原因了。俺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小节。
(1)同学读课文
【读书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这样,同学才干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有所悟。】
(2)读完这一段,你觉得哪个词语有研究价值?
同学说:俺对精确观察这个词语有研究的意思。教师板书:精确观察
3.竺可桢爷爷是怎样观察的?
(1)请大家自身读读2—5自然段。
(2)这些文字中,哪些能表示竺爷爷是在精心观察啊?(同学说:第一自然段)
(3)再读第一自然段。哪些是竺爷爷精确观察的?
同学说:
【同学在这里出现回答与教师的意图有误差现象,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要求”的提出上还存在“含糊”。同时还有在整体上感知上也存在“匆匆过客”。】
(4)出示: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从哪里看出是精确观察?
同学说:一朵一朵地数
同学说:竺爷爷是走近了杏花才数的,这样可以数得更加清楚一下。
同学说:四朵杏花开放的程度还是不同的。
教师协助同学理解“不同程度的四朵花”,这样的观察才是“精确地观察”,
(5)齐读这一个片断
【让同学从词语中来了解“观察”,这也是一种考虑的方法。】
4.请大家接着往下读。
(1)出示:“爷爷,您又来看花啦?”……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2)读完这个自然段,哪个词语给你的印象深刻啊?
同学说:“又”,这里可以看出竺爷爷又来看花了……
同学说:“习惯地问”
竺爷爷看见桃花开了,会怎样问呢?
(3)竺爷爷关注的是……(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这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的优秀的习惯。
(4)齐读这个段落
【教师让同学抓句子、找突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突显人物的品质。】
5.同学接着读后面的段落。“哪天?今天开的。”……“俺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1)同学读完,教师语言过渡
(2)小朋友发现了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你们想读读吗?请大家自身读读这个段落,分角色读(12—17小节)
(3)同学分角色读
(4)读出竺爷爷此时的心情了吗?(同学说:兴奋、高兴、欢天喜地、激动)(5)为什么高兴呢?小朋友的高兴是什么?(同学说:上次他不知道杏花开放的时间,这次知道了。)所以小朋友会喊;电脑出示……
(6)竺爷爷的高兴是为了什么呢?(同学说:竺爷爷看到杏花开了)
竺爷爷到底有没有看见杏花开呢?(课件展示)
竺爷爷每年都知道杏花什么时候开?为什么要这么高兴呢?
所以竺爷爷高兴地问:(同学读)
(7)指导朗读
小朋友是想把第一朵杏花开的消息告诉竺爷爷,而竺爷爷则是想早点看见第一朵杏花。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师;觉得味道怎么样?)俺们再来到读读,这次,女生来读竺爷爷的话,男生读小男孩。
【同学评议的方法在这里进行了运用。评议是同学了解自身以及同伴朗读做出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身欣赏能力的一种形式。】
【13-17小节是人物对话局部。对话是人物内心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示,这里教师没有充沛利用好这里的“资源“,建议是否可以加上提示词语来进行一定的训练。】
6.老师读下面的语言:……这里又有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啊?
(1)他仅仅记下来的是一个日子吗?
(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
(3)兴冲冲也能看出竺爷爷的心情非常好……
(4)指导朗读,特别是把你感受比较深的词语读好,好吗?
(5)同学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扣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文本的内容。读时要有一个反复的提升,要螺旋式的提高。】
7.想想,在这些文字和那些精确的数据背后有什么呢?
(1)出示: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
(2)师生交流
同学:在胜利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
同学:是他认真的态度
同学:这源自于科学的热爱(教师板书)
(3)每个观察,每个现象的出现能不让竺爷爷高兴和欣喜万分吗?所以当得知第一朵杏花开放了,他顷刻间……(电脑出示: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教师用多种出现形式表示人物品质,这同时也告诉同学文本表示的另外一种方式,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表达方法。建议:可以先让同学看一看辅助资料,再让同学去体会问题。】
8.让俺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的课题
(1)让俺们带着……情感来读
(2)让俺们带着……的感受来读
(3)带着竺爷爷的认真的态度来读
【文本与感悟的结合】
三、同学拓展练习
1. 小朋友们连杏花都被竺爷爷感动了,不是绽放是捧出啊,捧出的是对竺爷爷的敬爱,对他的热爱。
(1)齐读
(2)真想采集一朵杏花送给竺爷爷,俺们读到的是杏花,俺们想到的是杏花背后这位热爱科学事业的竺爷爷
(3)还记得竺爷爷的这段话吗?齐读“俺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样的词语”你们有什么想对竺爷爷说吗?请大家写下来,好吗?
同学动笔练习
【文本是作者的文本,文本是同学感知的文本,所以教师运用了多种形式来最终出现“敬佩之情”。】
【所有的意见仅仅是自己的一点感受,仅供参考!时间匆促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协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朵杏花》课后反思3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师生“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一定要“精确”。这一课是给小朋友的,也是给俺们老师的。俺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精确了吗?问这个问题其实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题外话,但个人认为,也是俺们老师应该问自身的话。因为俺们老师自身的精确,更能够影响小朋友。
关于竺可桢精确观察的故事是很多的,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教学中俺发现,在引导同学与文中人物对话时,俺们的重心都落在了竺爷爷的身上,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竺爷爷的,的确是让同学与名人对话,从而在母语学习中习得素养。但俺认为这样教不全面,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杏树主人家的那个没名没姓的小朋友。俺觉得这个小朋友对小朋友的启发意义更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年龄与四年级的小朋友差不多(从课文中的图可以看出),因为这个小朋友能够记住竺爷爷的话,并且在一年后准确为竺爷爷提供了信息。现在的好多小朋友忘的太快,缺少着这种长时间。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俺们老师为同学提供的问题,往往也缺少着这种长时间。因此利用与这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同学把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来,记下来,以后时机幼稚在去解答,也是一项重要的素养。
假如俺们研究苏教版五下的《二泉映月》同样会发现到这一点。阿炳的师傅第一次带他到二泉时问他听到了什么,阿炳说没有听到,师傅说以后你会听到的。假如当时阿炳的师傅告诉了阿炳答案,《二泉映月》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当然这两篇有着实质不同,因为竺爷爷并没有精确的杏树开第一朵花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说是这个小小朋友记住问题后的告诉。而《二泉映月》中阿炳的师傅还是能够听到其他的,他怕阿炳不明白,所以没有告诉,要是鼓励他体验。
因此,读这篇课文,进行公开课教案,俺就从两个对话层面进行,这样同学就有了两个收获,既收获竺爷爷的研究品质,也有个一个典范。
另外,读《第一朵杏花》大家都清楚,这篇课文的题目起的非常好,没有直接用“竺可桢爷爷”等其他题目,因为这个题目自身就内涵着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两个人两年的劳动果实。所以,抓住两个来教,那是俺们应该走的一条路,是一条更全面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8: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