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普知识阅读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村里人不再闹肚子了

── 一件“学以致用”的故事

湖北随州市阳乡风小学 杨玲  



最近,阳村六组彭湾有十几户人家接连出现了闹肚子及消化道传染病。怎么回事呢?怎么这么多人都病了。这件事引起了本湾小学生赵红同学的注意,是不是食物引起的呢!难道全村的人都一样吗?赵红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这一节课自然课,上的是小学自然第六册第十课《水域的污染和保护》,老师讲水被污染了容易使人得消化道传染病,这不由得引起了赵红的联想:村子里的人会不会是由水被污染了而引起拉肚子的呢?村子里的人饮用是井水,难道那口井的水也像书上讲的那样被污染了吗?


中午放学回家,赵红就迫不及待地去考察村里那口井,发现村里那口公用井旁有一个垃圾堆,不远处有一个养猪厂,井在一棵大。树下,正在考察时,一阵风吹过来,把一些脏物吹到那口井里,风里还带着一阵农药味扑鼻而来;原来离井不远是一块秧田,田里前几天又有人喷过农药,可能有微量的水渗入井里。考察后,赵红带着问题想了想,决定和同学们一起,改变井口的环境,消除对井水的污染,看能不能解决闹肚子的问题。当天下午,赵红邀了几个小伙伴做完作业后,一起开始行动,他们把垃圾搬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又把井口一圈叫爸爸加高了几寸,且做了一个木盖子,又跟村里的队长要求,把猪圈也搬走了;赵红又根据水的净化的原理往井撤了一些消毒药品(如漂白粉等);过几天,村里人又开始用井里的水;从此以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闹肚子及消化道传染病了。


从此,赵红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对自然这门学科更感兴趣了,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更细心了。学以致用的"一件小事"在班里传开了,同学们受到启发,调动了全班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大豆温床育苗移栽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第十四课《种子的萌发》)

近几年来,农民把带豆荚的新鲜黄豆投放市场,非常抢手,成了城镇居民竞相抢购的鲜菜,因而农民的经济收益也有大大地提高。能不能提早新鲜黄豆的上市时间呢?去年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了大豆牛粪温床育苗移栽的的试验,使大豆成熟上市的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沅陵县地处于东经110 06,111 03’,北纬28 05’,29 02’之间,是一个温带地区。我县虽适宜种植大豆,但是由于春季寒潮频频袭击,使得我县大豆的播种期往往要推迟到四月上中旬,才能躲过寒潮带来的低温和绵绵阴雨。若要早播提前到三月上旬的话,由于这段时间平均温度低于12℃,有时甚至只在4℃左右,低温加上多雨,豆种往往不会发芽反而会烂掉。


怎样使大豆躲开低温和多雨进行早播呢?前年我选择大豆“六月黄”早熟品种作豆种,用几个旧脸盆装上肥沃的土壤拌上草木灰作苗床,施上适量的猪、鸡粪作底肥,在三月十日把豆种播下。上面盖上簿膜,把脸盆严严包住,晴天我把它搬出室外,揭开薄膜让它晒太阳。雨天我把它搬进屋里,包上薄膜放在火塘边。到了三月十五日,豆苗就开始出土了,在我精心培育下,到了四月上旬,待盆内的豆苗长出了两片粗大的真叶后,我选择一个晴好天气,把豆苗移栽入事前整好的地里,由于已经是四月十号左右了,气温已经上升,我就按照往常管理大豆的方法去管理,到了六月中旬,育苗移栽的大豆已经果实饱满,可以带荚上市了,比平常直播栽培提早了近一个月。


去年,为了扩大移栽面积,几个旧脸盆不够用了,在爸爸妈妈的推荐帮助下,我采用了牛粪温床育苗。作法是: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平地里,平整地铺上一尺多厚的夹有草料的牛粪,再在牛粪上倒上两寸左右厚的沃土,把黄豆种在三月五日就播入牛粪温床中,并盖上薄膜。与此同时,我在温床旁边的的普通地里也直播了一小块黄豆种做对比试验。三月十一日,牛粪温床的豆苗出土了,而旁边普通地里却末见长出豆苗来,我翻开土一看,大豆种都发霉烂掉了。


当温床上的豆苗长出两片真叶时,我就和妈妈把豆苗移栽到整好的大田里去。到了六月初,这移栽的大豆就长得滚圆,可以上市了,比一般大田直播大豆提早成熟了一个多月。这时妈妈整天忙着去卖带鲜豆英的黄豆。经过核算,由于温床育苗上市期早,卖得了好价钱,同一块的产值,比按常规直播高出一倍多。


辅导老师 唐德山


摘自:湖南沅陵县苦藤铺中心小学六甲班


作者:李中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电扇下的学问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小学 黄静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吹电扇,爸爸突然问我:“黄静,你说为什么站在电扇下觉得凉快些?”


我想都没有想,说道:“因为有风嘛!”爸爸又问:“凉快些能不能说明这里的温度低些呢?”我肯定地回答了,可爸爸说我的回答是错的。我不服气,拿来温度计放在电扇下一测,果然水银柱一点也没有下降。我看看温度计,又看看爸爸。爸爸说温度计是好的,你测的电扇下的温度结果也是对的,这里面还有一些学问呢!


接着,爸爸给我讲起了这个道理:“人是要散发热量的,有风的时候,从全身散发掉的热量要比没有风的时候多得多;没有风的时候,被身体暖和了的空气并不是很快地被新的一份冷空气所代替。一旦有了风,贴在皮肤上的热空气就被风赶走了,并用冷空气来代替它,等到冷空气又变热的时候,另外一份冷空气又来代替它。所以人们就感到凉快些,但这里的温度并没有变,等到你上中学学到了有关热的知识后,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我仔细地想了想,用我们学过的自然知识也能解释这种现象。因为人在不断地蒸发水分,而风又加快了蒸发,蒸发又需要吸收热量,它就从我们身体上和贴在我们身体上的那层空气里把热量夺取出去,并用不热的空气来补充。这样循环进行,人们也自然感到凉快了。


(辅导老师 韩秀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冬天怎样让鸡多下蛋








去年我奶奶养了8只蛋鸡,一到冬天,喂的饲料并不少,可都不下蛋,这是咋回事儿呢?


我看了一本科技书从里面知道;蛋鸡对光十分过敏。冬天昼短夜长,日照时间少,鸡下的蛋就少,甚至是一个蛋也没下。如果加长光照时间,母鸡的大脑会受到刺激,就会促进排卵,下的蛋就多。


为了证实书上说的是否正确,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揭开盖在鸡窝上的袋子,好让鸡窝上的灯光直接射到鸡身上,我每天晚上都给鸡保持两个小时的光照时间。下是我的一周记录:


第一天,鸡没下蛋。


第二天,鸡也没下蛋。


这样过了五天,鸡仍然没下蛋。这时奶奶说:“你这孩子真是瞎胡闹,浪费电。”尽管奶奶这么说我仍不灰心,坚持每天给鸡保持两小时光照时间。第7天,第一只鸡下蛋了,我好高兴,过了几天又有四只鸡下蛋了。


实验证明书上说的是正确的。


我的实验成功了。


五年级 刘会


指导教师 王继坤




摘自科学探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独特的牵牛花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八册第三课《花的构造》)

我读过一本书,名叫《花钟》。内容是这样的: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不同的花栽种在花坛上,他称这个花坛是《花钟》。因为各种花在一天之内的开花时间不一样,所以只要看现在开的是什么花,就知道是几点了。


我读了这本书,感到好奇,便在家中小院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花:有月季、牵牛花、牡丹等等。这些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观“花展”,一直到晚上。其中牵牛花最独特,它上午开得最艳,可中午以后却闭合了。我很奇怪,便去问爸爸,爸爸说:“老毛病又犯了,自己去调查。”我不高兴地走了。


为了调查这件事,我特意买了块小手表,早上4点多就起来观察牵牛花,可牵牛花的花瓣紧紧地拢在一起。等呀等呀,我真想一走了之,回去睡一觉,可我心里还是盼望着牵牛花快点开放。终于牵牛花的花蕾一点一点地胀大了。5点多钟,牵牛花的花瓣开始逐渐地绽放。过了一会儿,花瓣绽开得更大些了。6点半时,牵牛花己经绽开一大半了。又过了一会儿,牵牛花完全开放了。


牵牛花为什么会在早晨开放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去请教自然老师,自然老师告诉我说:“清晨,阳光不强烈,牵牛花体内的水分充足,鲜艳的牵牛花就绽放了”。可是,它的花冠大而薄,在受到阳光照射时,水分蒸发得快,根又来不及吸收水分,所以常常在中午以后就闭合了。


哦,原来牵牛花的花冠卷得那么快的原因是到了中午花冠没有足够的水分呀!


我真高兴又知道了一些新知识。


摘自:胜利油田第四小学五年级三班


作者:孙琦




摘自科学探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对症治牛癣



湖北省武穴市大金镇张榜小学 宋礼军



  今年二月,我家买了一头瘦骨嶙峋的小牛犊。身上像鳄鱼皮一样长斑,有的地方发红,脱毛,特别是后腿胯部和脊部最严重,爷爷说小牛犊得了一种癣皮肤病,但好治。


第二天,爷爷请来了兽医,兽医给了敌百虫,调水给牛洗。一连三、四天,还是控制不住;后来爷爷自作主张,把杀虫霜农药稀释用喷雾器喷在牛患处,效果也不明显;再后来,爷爷找来了“偏方”,用废机油给牛搽了半身,这可不得了,搽的地方受感染。


这可急坏了爷爷。一天上午放学,爷爷站在牛犊旁,悻悻地抽烟。我无意中扯了一根牛患处的毛,咦!毛根部怎么带血迹,血迹上有一小小白点,再在患处扯一根,还是如此。为了找到病因,我在旁边一头牛身上扯一根毛,把三根毛的根部进行对比:人家牛毛根部是白色。可小牛犊毛根部却是血迹,血迹上附有一小小白点。我顿生疑心,忙掏去及兜里带放大境的圆珠笔,用放大镜一看,血迹上小小的白点,似乎是小虫。定睛一看,果然像蝇刚生下蛆一样,头大尾小,只是头朝下。我告诉爷爷,肯定是这虫在作怪。为什么敌百虫、杀虫双药不死它们呢?难道是药浓度低吗?通过分析,终于发觉:小虫因为头朝下钻进牛皮层里,药物不易渗进去,发挥不了威力。引虫调头,再施药,保准药到病除。


用什么药能把虫引调头呢?用血做饵准奏效。我选择了不同的血种,对牛四处不同患位,分别进行试验,并做了记载:


血 种 使用方法 治疗次数 药物 病状消失时间


猪 血 先用血均匀地涂在患处,约半小时后施药 每天一次 敌百虫 五天基本治愈


鱼 血 四天开始见效


鸭 血 五天完全治愈


黄鳝血 三天就痊愈


我选择了试验中用黄鳝血做饵引虫调头,再用敌百虫搽患处的方法,对牛的全身进行治疗。不满三天,牛癣彻底治愈了。


指导教师 宋端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飞行昆虫的两只后腿



湖北省洪湖市实验小学 张俊 宋勇



昆虫的后腿有什么作用?除了行走跳跃,还有哪些特殊功能呢?


一天晚上,我俩捉了一只蟋蟀,由于用力过猛,折断了它的一条后腿。结果这只蟋蟀飞行时不能保持身体平衡了。这是不是偶然的呢?我们又捉来两只蟋蟀,分别剪断它们的大腿,结果,发现它们在飞行时,明明朝正前方飞去,却偏偏栽倒在左前方或右前方。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我们对昆虫后腿的兴趣。第二天,我俩又捉了蝗虫、蚱蜢、蟋蟀、土狗子、蝴蝶、蜻蜓、苍蝇等11种昆虫,共46只。然后分别将它们的后腿切断,这时有些昆虫便像河面上航行的船失去了舵一样,像飞机光有机翼没有螺旋桨一样,其中蟋蟀、蚱蜢、蝗虫的后腿断后,就再也不能飞走。为了证实这种情况,我们又将另外几只蟋蟀、蝗虫、蚱蜢、土狗子放在地上,仔细观察它们飞行前的一瞬间,只见它们猛一蹬两只后腿,高高跳起来,扇动翅膀,借助冲力,向前飞去。接着,我们切断它们的双腿,抛向高空,结果它们不仅飞不走,而且重重地摔倒在地。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有些昆虫光有翅膀是不能飞行的,但蝴蝶、蜻蜓、苍蝇的飞行能力却很强,失掉了后腿照样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通过细致观察比较,发现飞行能力强的昆虫一般体重轻、翅膀的面积大于身躯面积,后腿肌肉不很发达。而失去后腿无法飞行的昆虫在体形上则正好相反。


昆虫的后腿还可以使身体转动或翻身。我们在捉蝗虫时,怕它逃了,就将它四脚朝天放在桌上。蝗虫用后腿在桌上使劲一蹬,身子向用力的方向转动后,摇晃了几下就翻过身来了。而去了大腿的蝗虫却只会用四只脚在胸前乱划,怎么也翻不过身来。


(本文获得全国首届中小学生“奔向明天”科技写作征文湖北评选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2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