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公开课教案附习题和反思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找骆驼》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之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同学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
  (2)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
  (4)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身的话说说。
  (5)老人不只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
  (6)正当商人充溢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现在俺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考虑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第二层是重点。默读,边读边考虑: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
  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身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过渡)但是光靠仔细观察就能知道骆驼的情况了吗?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课文中没有具体写,这就是俺们要特别注意学懂的地方。
  老人看到右深左浅的脚印,怎么想?
  看见路的右边有米,左边有蜜,又怎么想?
  这两片树叶(出示图),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骆驼啃过的?为什么?
  用“因为看见……所以知道……”的句式说说老人为什么能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
  (6)第二层讲的是原因,第三层将骆驼该怎样去找,说的不是同一内容,而是另外起了个头,中间用什么词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7)朗读这段话。
  4、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找骆驼》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之二
  一、导入:
  1、齐读课题:上节课,通过课文的初步学习,俺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同学质疑:商人究竟走失了一只什么样的骆驼?商人最后又是怎样找到骆驼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1—8小节:
  1、听教师朗读课文,同学考虑:商人走失的骆驼到底有什么特点?
  板书:左脚跛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
  2、从课文中哪个地方最容易找到这些特点?(1—8小节)
  你能分清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吗?
  1)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扮演
  引导评议为什么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2)再读课文,创新扮演:
  要求:(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如:“谁说”或“谁怎样地说”。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3)交流朗读,同学点评。
  4)刚才俺们用两种方法来朗读了对话局部,你认为提示语还是不加好呢?为什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4、集体朗读1—8小节
  (二)学习课文9、10小节
  1、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
  2、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0小节,找出有关句子。(同学交流)
  3、读了这些句子,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看见……知道……;看见……想……;看见……知道……
  4、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师:假如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少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板书:看见知道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
  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身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正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考虑,才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7、师: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后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至于)
  读读老人的最后一句话,同学可以质疑: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假如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为什么?
  让俺们学着老人,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向商人作解释和指点。
  (三)学习课文11小节。
  1、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3、启发同学考虑:学到这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同学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考虑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身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三、小结以及拓展:
  1、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考虑的典范。
  2、说一说: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第二次,商人再见老人,心情怎样,心里会怎样想,又会说些什么?
  3、读全文:让俺们带着自身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小作家:
  出示《蜜蜂引路》的前半段,让同学根据想象以及课文中所学的句式续写文章的段落。
  “当列宁看见许多蜂蜜时,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看见蜜蜂飞回园子时,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园子旁边有所房子,所以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找骆驼》习题精选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 蜂(蜜密) 脚(印映) 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
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 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 那可不知道
五、阅读答题
                    蒲公英
  蒲公英的叶从根部长出,边缘呈羽状分裂,几片叶子中间,伸出长长的花轴,花轴顶端便是淡黄色的小花。蒲公英的花,乍看只是一朵,其实何止一朵?当你蹲下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淡黄的小花是由许多小花朵构成的一个花亭。每一个花朵下,长着一个很小的果,每个果上,冒出一撮又长又密的冠毛。一个个小果结成一团,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圆球,真是逗人喜爱。
1、作者是依照__________顺序观察蒲公英的,重点写了蒲公英的_________。
 2、运用以上观察方法,有顺序地观察一种植物,并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六、词语接龙
英——英雄——雄伟——伟大——大方——方法——
细——细心——心跳——
果——
参考答案:
一、详、蜜、印、竟
二、(略)
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四、:“?”“。”“,?”“。”“?”“!?”:“。”
  五、1、由下而上,由远及近叶、花、果2、(略)
  六、(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课后反思
  今天,复习了《找骆驼》这篇课后,让俺想起了上次学校教研活动开课时的情况。再看课文,俺想起上次开课的种种。
  《找骆驼》一课写了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考虑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研讨的地方,希望与各位老师指正。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合作效果不佳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沛发挥同学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同学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同学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课时中,俺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知道商人的骆驼的情况”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但由于时间匆促,问题答案的得出并不是全体同学一起讨论的结果。从课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少数中等生和差生并未参与讨论,致使练习错误较多。
  2、重视同学说的训练
  《语文课程规范》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同学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俺很注重同学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俺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既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3、缺少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发明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协助同学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同学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同学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同学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同学也可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在课后,各位老师的评课中都体现出了这一点。王老师说:“这一课就是要让同学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在读中就会体会课文中所用的语气词,体会老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考虑。”
  从上课的效果来看,俺还存在许多问题。看来经验缺乏制约了俺的课堂教学,以后要多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找骆驼》课后反思之二
  上了一次教研课,感受颇深: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沛发挥同学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同学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同学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课时中,俺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而不是顺着米和蜜或树叶去找”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由于抓住了合作的时机,所以同学有效的参于了合作学习。
  2、重视同学说的训练
  《语文课程规范》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同学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俺很注重同学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俺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既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3、缺少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发明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协助同学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同学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同学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同学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同学也可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因此《语文课程规范》要求“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同学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个性阅读的意义还在于:让同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身的头脑去考虑,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而俺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致在理解课文前半局部时气氛比较沉闷。这与平时自身不太注重有着莫大的关系。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思想发生碰撞,自然会发生一些个人体验。当然,同学的个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幼稚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俺不要轻易否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给予同学犯错误的权利,让同学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找骆驼》第二课时课后反思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同学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学对语文资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规范》强调,“应尊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俺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为了体现对同学独特体验的尊重,俺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运用正确的评价
  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俺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成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因此,在课堂上俺尽量少批评,多赞美,但这并不是说不加辨析地肯定与赞扬。比方说:在辨析走失和丢失两词,当有同学把这两个词说混用时。
  师:走失和丢失一样吗?
  生:差不多。
  师:是的,这两词都有不见了的意思,但真的一样吗?
  生:俺知道走失是人或家禽走着走着不见了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俺是从词语手册上看来的。
  师:你真会学习呀!那谁能说说丢失的意思吗?
  (没人回答)
  师:那俺们先来做一组练习吧!
  出示练习,同学一起完成。
  师:其时你们已经会用这两个词了,那谁来说说用时,有什么特点?
  生:走失是指会走的不见了,丢失是指东西不见了。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二、注重朗读。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规范》精神的引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同学听,教师问、同学答的现象,正在向“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的新型教学关系转变。以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走向语文教学的前台。
  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俺注重同学的读。
  在教学第一小段时,请同学轻声读,并想一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懂的要问大家?读后交流。
  生1:俺读懂了商人丢了骆驼。
  生2:俺读懂了它心里很着急。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2:找了好多地方看出来的。
  生3:还可以从着急、赶上去问可以看出来。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那谁能读出商人的着急呢?(指名读,自身读,齐读)
  而在教学第2——9自然段时,分角色朗读,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指名读等。
  更有趣的是教学第十自然段时,同学学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读老人话时,同学的那副少年老成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同学们的发明力和模仿力。
  三、学习交流和总结
  俺们每个学期都要作总结。学习、生活、工作需要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还要善于总结,这也是同学适应未来社会必备能力,俺们应充沛关注这种能力的生成。比方在引导同学该怎样朗读时,先指名同学读,然后大家一起评价后再指名读,全体各自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给同学相互交流的机会,交流完之后还给予了自练的机会。在课将终了时,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有同学说:“遇事不要太急了,否则会像商人那样错怪老人的。”有同学说:“要仔细观察。”有同学说:“观察时还要动动脑筋。”……
  疑问:
  1、同学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学”的权力还给同学,把“读”的任务派给同学,把“说”的机会让给同学,把“创”的使命交给同学,一切交给同学了,老师的调控限度该如何掌握。
  2、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发明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协助同学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同学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同学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同学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同学也可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设计课的时候,又该如何去掌握?
  雏鸭学走路,只会在形式上模仿,想领会语文教学的真正精神,不知方向在哪?
  ◆[2006-02-03]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评《找骆驼》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沛发挥同学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同学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同学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课时中,俺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而不是顺着米和蜜或树叶去找”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由于抓住了合作的时机,所以同学有效的参于了合作学习。
  2、重视同学说的训练
  《语文课程规范》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同学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俺很注重同学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俺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既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3、缺少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发明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协助同学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同学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同学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同学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同学也可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因此《语文课程规范》要求“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同学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个性阅读的意义还在于:让同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身的头脑去考虑,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而俺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致在理解课文前半局部时气氛比较沉闷。这与平时自身不太注重有着莫大的关系。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思想发生碰撞,自然会发生一些个人体验。当然,同学的个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幼稚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俺不要轻易否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给予同学犯错误的权利,让同学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0: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