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随笔 我为什么喜欢《熊出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9:4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到一个朋友的QQ签名改成了:在看《熊出没》,好开心!结果得到了很多的“赞”和共鸣。这位朋友加班是常事,空闲的时候从动画片中找乐趣也算是缓解压力的一个方法了。其实就我自己而言也一直很喜欢看这些有点“弱智”却又很搞笑的动画片,不管是《熊出没》还是《大耳朵图图》等国产内容,还是《灌篮高手》《蜡笔小新》等国外作品,只要翻到相应的频道在播放这些动画片总喜欢停下来看看,虽然剧情有不少都了然于心了。

今天读到一位老师写的文章,谈到成人读儿童文学不少好处。儿童文学因为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相对简单,思想相对单纯的孩子,所以无论是言语表达还是故事情节都会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考虑。而很多面向成人的阅读题材会或多或少在思想性和语言等方面过于下功夫,导致不少作品令人“望而生畏”。儿童文学受到很多成人亲睐,得益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的成人基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脑筋就能明白,或许这也是当前“快餐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

当然,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一种释放压力的方法。一方面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相对较忙的日子里抽空给自己找个乐子活跃下思维,调整一下状态,放松一下心情,不去为了解读而解读;另一方面,作为与孩子打交道的小学老师总需要适当的“与时俱进”一下,不然会被学生认为OUT了。更何况,只有关注到学生关注的,才能更好的走近学生。

虽然这些动画片或者是其他儿童文学受众是孩子,但往往其制作者以及作者是区别于孩子本身的大人,又导致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融入了成人思维。或许是出于自身职业的关系,虽然很喜欢《熊出没》这样的动画片,但也注意到当中不少语言表达于孩子而言需要慎重对待。前段时间网络上一则新闻引起很多家长的注意:动画片《熊出没》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孩子却从片中学来满嘴脏话,例如“见鬼”“臭狗熊”“去死”等不雅词语。家长询问孩子,得出的结论是跟《熊出没》的主人公光头强学的。不仅仅是动画片,如今不少儿童读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刻意强调视觉冲击力,加入暴力甚至色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这类作品有一个不太让人想靠近的名字——黑暗童话。这无疑是对孩子“真善美”世界的冲击,因为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给孩子看到的是光明和美好。或许面对这样的质疑有人觉得是小题大做,有自己吓唬自己的意思,因此也有评论指出其实这些“黑暗童话”对孩子而言也是很好的挫折教育,类似于丑小鸭最终变成烤鸭这样的结局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而生活中远不如童话般美好。

我想动画片之所以也能带给很多成人乐趣,更多的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还存在着一丝童真、童趣、童心,所以我们可以坦然承认喜欢看这些小孩子的“玩意”。但是我也同样希望作为家长、作为老师身份的大人在孩子接触这些作品时能够多一点关注,多一些引导和帮助,这样使他们内在的童真、童趣、童趣能够更加纯粹的保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6: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