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路旁的橡树》课后反思1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卢老师在这节课中充沛的展示了自身的课堂特色。
一、全篇贯穿“爱”的情感,奠定整堂课的感情基调
  一开始就把注意力引向老像树,它有很多年了,是俺们的朋友……很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是为同学提供一个“爱”的感受,让同学从这个角度去学习这篇课文。
二、同学“主体”角色体现突出且自然
  1、课堂上质疑──寻疑──解疑的主动权都交还了同学,本堂课让俺们看到了同学的智慧和悟性。
  2、强调个性化阅读,尊重同学个体体验。如:整堂课都是老师在引导着同学自身将课文读懂、读活,而没有任何分析教材的痕迹。当同学提出“为什么工程师提出未来的路铺在哪里呢”?“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同学的回答只是不能砍树,保护树木之类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很深的见解。当同学回答不了,或者思想不能深入的时候,教师适当的引导同学读课文,从课文中体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其实,不论问题由谁提出,问题自身只是一个凭借。俺们的目的是引导同学深入学习文章的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感悟,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情感。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同时通过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从新的视角感受,加进自身的人生体验。所以,卢老师很好的捕获到问题这个线索,引导同学学习全篇课文,理解语言,交流情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路旁的橡树》课后反思2
  今天,俺上了《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的课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考虑到在一节课里要基本完成教学内容,俺为四年级的小朋友选择了这篇比较短小浅显的课文。尽管评课的老师给了俺很多鼓励的话语,但俺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保存自身的判断!老师们为了鼓励俺才尽量说优点,俺自身知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遗憾。这只能说明,俺的临场应变能力还不够强,现场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而考虑和实践是走向幼稚的捷径。
  俺想假如能把自身授课的过程全部摄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的话,一定会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缺乏。在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落实同学主体地位,真正做到顺学而导。
  同学在课堂上的反应有很多地方都和俺原先预料的不一样的。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因人而异的。这就决定教师必需敏锐地发觉他们的思维过程,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提炼最值得探究的教学问题,带领同学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揣测、感悟、体验、想象去解决心中的问题,把学和教、预设和生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论“风筝”飞得多远,“线”永远在老师的手中。在教学中,俺原想以中心突破法来指导同学理解全文,但是,由于疏漏了让同学说感受的环节,自然引不到中心句去。而且从同学阅读的心理规律上来看,同学更迷茫的不是最后一句,而是写工程师和工人们缄默的话。在对同学学情的估计和及时调整战略上,俺显然缺乏教学机智。俺想在探究“工人们和工程师为什么叹气”这个问题前,还是应该先让同学解决“马蹄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对课文意思有一个初步的概括和了解。在引出“有必要让树,还是把树砍了吧?”这个问题,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同学的争辩思维,更有兴趣地去读书。
  因此,教学是要充沛预设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到不同的班级去教,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最要紧的是现场灵活的调控能力。在细节上,还有很多毛病,比方一开始自身也有些紧张,说明缺少实践锻炼的经验;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不够灵活,导致不小心把后面一张幻灯片提前放了出来;对时间的控制不够完美,导致教学出现了几十秒的多余时间,又让同学提问,使教学又终点回到了中国;对板书的设计虽然比较有新意,但是当时考虑到时间,漏了“和谐画卷”这几个词,俺想假如加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在辛苦的过程里,俺们会得到自俺的提升,搞课题、上课都是一样。俺想起一个朋友的话:“做一棵会考虑的芦苇”吧!在过程里,俺们感受着快乐!同时俺也要感谢俺们这个团结协作的大集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路旁的橡树》教后反思3
  《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维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示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维护意识。
  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维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维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置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本文教学的难点是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准备,教学设计一改再改,还制作了相应的课件,教学的设计在头脑里过电影似的放了多遍,想努力营造出理想中的课堂,但理想与实际总是有一定的差异。以下是几点反思:
一、多种方式落实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教活了,学活了,才干培养和提高同学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曾经说过:儿童大脑的自然属性要求,对他的智力培养须直观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使得思维由具体形象向着这个形象的信息“加工”转换。假如脱离大自然,从一开始学习起就只感知词语,脑细胞很快就会疲惫,以致无法完成教师安排给他的工作。因此,他经常把同学带到大自然这本百科全书里引导同学学习,这样的课堂是令人神往的,但俺们无法把每一堂课都把同学拉到大自然中去,所以得借助媒体等有效手段,给同学创设情境,加深理解与记忆。新课伊始,俺先给同学欣赏了笔直平坦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的图片,然后让同学到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词语,这样的学习,让同学增加了感性的认识,当读到平坦、挺拔等词语时,头脑中会显现出相关的画面,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很有协助的,相信这种联想,也会延伸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中,看到类似的画面,会很自然地把这里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自身的语言中去。另外,课文中有一个很生僻的词:锲子。俺查了相关的词典,发现里面的解释是越解释越模糊,其实这是俺们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木钉子。于是,俺到学校的建筑工地找了一个锲子,当学到这个词时,给同学展示了实物,让同学一看就非常明了,也懂得了语言反映的就是俺们整个生活。
二、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新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三年级同学,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对文本内涵的深层理解,离不开老师的引领。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培养同学环保的意识。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一个同学读完文章,都会被文中建筑工人这种自发的维护环境的行为所打动,但俺们要的不是语言上的巨人,最困难的是怎样把理解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俺觉得课文中最后一句中对于高尚的理解,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俺反复地出现这一段话,让“高尚”一词在同学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一开始,让同学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是不太理解的,然后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假如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同学懂得,高尚并不是非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样的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
  另外,在读建筑工人和工程师说的话时,让同学补充词语,想象他们是怎样说的,同学读法不一,把课文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示得淋漓尽致,在自身的解读中明朗化了。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纵观这一册实验教材,审视俺们新课程下的课堂,凸现了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记得前几天参与小学语文的培训时,虞哲中老师曾经讲过:现在的课堂要呼唤工具性的回归。当然俺们并不是要回归到以前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而是要努力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引导同学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同学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布置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同学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同学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同学在说话练习中,锻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语文外延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同学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俺们在课堂里大谈特谈环保,可是同学走出课堂却依然俺行俺素,那么这就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这就要求俺们教师把同学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课堂,让同学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发现多姿多彩的美。因此,在学完课文之后,俺安排了这样两个作业,一是了解建水月亭大桥时花大量的资金移香樟树的事例,二是了解身边维护环境或破坏环境的事例。把同学的视线从语文之河引向广阔的生活之海,而不再只是在课堂里纸上谈兵的惨白。
  只要是真实的课堂,就会有遗憾。虽然自身也努力过,想离完美更近一些,但回头审视自身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乏,现列举几点:
  1、可能是理解课文时每一个一个环节都紧密联系,所以在分析课文时,过于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如工程师与筑路工人缄默不语时的局面,假如能让同学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一开始俺出示了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目的是想让同学明白,写这篇文章的年代是在距今三四十年以前,以引起同学情感上的共鸣,因为那时,俺们都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的人们一样,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还没有环保意识的觉醒,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但后面的阅读理解中却忘了这一环节。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自感放手不够,老师扶得还较多。对于略读课文,如何根据三年级同学的特点,充沛体现同学的主体性,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1: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