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9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争论的故事》语文教案2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第25课
生:(齐读)争论的故事
师:上节课,俺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老师想看看文中的生词你会写了没有,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写,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写。
生听写词语,师行间巡视指导。
(打猎 充饥 味道 赞许 争论不休 无影无踪)
师:小朋友都写好了,(前面写的同学的字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看,这位同学都写对了吗?
生:对
师:再认真看一看,谁来评评她的字?
生:她写的字很好看。
生:“休”这个字写得特别漂亮。
师:俺也觉得她这个字写得很好。“赞”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笔画比较多,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注意左边那个“先”字的最后一笔要改为竖提。
生:还要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师:大家看得真仔细,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认认真真去写,俺们就能把字写好。能用上这里的一些词语说说课文内容吗?试试看。
生:这篇课文写了兄弟俩为大雁射下来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而争论不休,他们还找路过的老人评理,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
师:课文只讲了这个故事吗?还讲了什么内容呢?咱们概括的是整篇课文的内容,谁再来说说。
生: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兄弟俩为大雁射下来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而争论不休,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同学听了故事交流了自身的感想。
教师相机板书:哥哥 弟弟
煮 烤
师:这样说大家就听明白了。
二、学习第一局部(重点:兄弟俩争论的内容)
师:故事中的兄弟俩是怎么争论的?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他们争论的内容?
生:第三自然段
一读(抓住词句读)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想一想:他们争论得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自由读
师:兄弟俩争论得怎么样?
生:很激烈
师:请把话说完整。
生:兄弟俩争论得很激烈。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
生:俺从“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这一句看出来。
课件出示: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俺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弟弟觉得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味道了。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俺知道了弟弟不喜欢煮着吃。
师:哪句话更能体现弟弟的不喜欢。
生:书上的问句。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个问句。
生:(读)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师:俺听出来了,弟弟不喜欢煮着吃。谁能再读读这个问句?
生:(再读)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师:弟弟不喜欢煮着吃,他想要——
生:烤着吃。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俺从“只有 才”中看出弟弟只想烤着吃。
师:“只想”这个词说得好。谁把弟弟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生:(读)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俺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过渡:还能从什么地方读出兄弟俩争论得很激烈?
生:俺从“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中读出来的。
课件出示: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生:(读)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俺听出了哥哥讨厌烤着吃,谁能把哥哥的讨厌读出来。
生:(再读)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小朋友们,你们被烟熏过、呛过吗?什么感受?
生:俺有一次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
生:老师,俺也是,有一次,厨房里的烟呛得俺直咳嗽。
师:那,你们从“烟熏火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哥哥不喜欢烤着吃。
生:哥哥觉得烟熏火燎的,不好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哥哥的话。
生:(读)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过渡:还有哪儿也能看出兄弟俩争得很激烈呢?
生:从“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中读出他们争得很激烈。
师:具体说说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从两个“?”中读出来的。
师:把这两个问句连起来读一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还有谁想读?
生:(再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注意到这个“!”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读)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师:想想看,弟弟在说这话的时候仿佛看到什么?
生:看到了香喷喷的烤鸭。
生:看到大雁已经烤熟了。
师: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师: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有信心读好吗?请你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读得不错。
二读(加提示语读)
师:同学们,俺们抓住文中的词句读出了兄弟俩的互不相让。现在,请你仔细读读大屏幕上的文字,再认真看看书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兄弟俩争论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生:书上多了一些词。
师:是哪些词呢?
生: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
课件上点击这三个词
师:这几个词是提示语,有了这些词的提示,俺们就能把这几句话读得更好,先准备一下,待会儿看看谁读得更好。
生:(准备)
师:你有信心读好谁的话?
生:俺有信心读好弟弟的话。
师:好,就请你来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俺没有看出很不服气的样子,再试试?
生:(再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瞧,有进步了。谁再来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俺从你瞪着的双眼中看出了不服气。还有谁想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俺从你快速的朗读中听出了不服气,真不错,谁想和他比一比?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俺能感受到你心里的不服气,你真了不起,小朋友。
过渡:谁有信心读好哥哥的话?
生:(读)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声音小了一点儿,谁再来读。
生:(读)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声音大多了。俺还想听到更大、更有力量的声音。
生:(读)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从你响亮的声音中俺感受到了哥哥的不以为然,知道什么是“不以为然”吗?
没带词典,怎么办呢?
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很好的方法,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不以为然”是说哥哥认为弟弟说得不对。
师:对,哥哥认为弟弟不对,也可以说哥哥不认为弟弟对,这里的“然”就是对的意思。
俺们一起大声地读读哥哥的话。
生:(齐读)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看,注意了这些提示语,俺们把书读得更好了。
三读(分角色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俺们前面读的兄弟俩争论的话都少了冒号、还有——
生:还有双引号。
生:不对,不对,是单引号!
师:到底是什么呢?说说理由。
生:人物对话应该用双引号,俺们平时写作文都是这样用的。
生:书上可用的是单引号。
师:是的,书上用的是单引号,为什么呢?谁知道。
生:老师,俺知道什么原因,兄弟俩争论的故事是盛老师讲给同学们听的,盛老师讲的故事已经用了双引号,所以故事中兄弟俩争论的内容用单引号。
师:对,就是这个原因。哪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哥哥和弟弟,扮演一下他们争得不亦乐乎的样子。
生:(角色朗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
师评:好像争论得不够激烈。再请两位同学。
生:(角色朗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
师评:你们看这两位同学争得脸都红了,假如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还有谁想试试?
生:(角色朗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
师评:他们俩加上了表情、动作,读得多好啊!
四读(动画配音读)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兄弟俩争论的动画,想看吗?
生:想
播放动画(没有声音)
师:这动画少了什么?
生:声音
师:没关系,咱们给它配配音,准备一下,南边小组和北边小组来个竞赛,比一比,看着动画给它配音,看哪边配得好。
竞赛(动画配音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
师:真是难分高下,恭喜你们,配音胜利。
师:(手指着大屏幕)这就是兄弟俩不停地争论的情景,书上有一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争论不休
板书:争论不休
三、学习第二局部(说感想)
师:因为争论,大雁飞走了,越飞越远,最后无影无踪了,他们找一位路过的老人评理,可是有了好方法也已经晚了。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
生: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
师:有道理。
生:兄弟俩是要射下大雁充饥的,可他们不射大雁,却在不停地争论,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这兄弟俩可真够笨的。
生:这兄弟俩没有抓住时机,老师,俺想到了一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师:盛老师的同学听了这个故事,也有和俺们一样的想法呢,一起读读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生:(齐读)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论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书上的这个“…………”省略了什么?
生:还有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身的感想。
师:是的,因为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了12个小圆点来表示。
师:(引读)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难怪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还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
生:(齐说)赞许的目光
师:“赞许”说明什么?
生:说明盛老师同意同学们的说法。
生:说明盛老师对同学们的看法很满意。
生:这是盛老师在称誉同学们。
师:对,就像老师刚才称誉你们书读得好一样。
四、安排作业
师:同学们,喜欢俺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里的故事吗?
生:喜欢
师:回去以后可以讲给其他小伙伴听,还可以把自身的感想制作成小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生:好
教学后记:
《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同学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做事应掌握好时机,假如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课文结构非常清楚:第一局部写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的一个故事,第二局部写了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感想局部实际上就说明了故事蕴含的道理。“这么简单的文章,同学自身读一读,内容和道理都明白了,这课可怎么上呀?”俺不由有些担心起来。
“ 语文课得上出语文味!”领导的一番话令俺豁然开朗,新课程规范也指出:要让同学充沛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咱就在“读”上下功夫。于是在俺的课堂上就出现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训练,如:第一层次,抓住兄弟俩争论的内容(关键词语和标点符号)反复练读,初步感受他们争论地很激烈;第二层次,加上提示语读,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同学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兄弟俩的互不相让;第三层次,分角色读,这个时候,同学不由地进入情境,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做起了动作;第四层次,动画配音读。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生生的合作和评价,激发同学向更高的朗读目标迈进,无形中提高了同学的朗读水平,也大大激发了同学学习语文的热情。
那天的课上下来,并没有像俺担心的那样。俺感觉课堂上的“语文味”还是比较浓的,同学的语文能力尤其是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
看来,简单的课文其实并不简单。立足于“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深入挖掘教材,找准语文训练的结合点,何愁课堂教学没有“语文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