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9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海底世界》课后反思3
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是俺们新教师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平时只是自身讲自身的,虽然课后也进行了深入地反思,但肯定还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乏而不自知,这正是一个认识自身优势和缺乏的平台.前些天刚刚走入全国小语界四大名师的课堂,感慨颇多,回来又及时对自身的公开课教案进行了调整,完善.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为了体现这一理念,俺选择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作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公开课.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使同学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发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在学习这课时,俺注意了指导同学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尤其借助多种手段协助同学感悟语言文字,从而让同学了解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这节课上完之后,经过几天来俺自身得深入思索,感到胜利之处有之,缺乏之处亦客观存在,给俺在教学工作中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深思.
让同学乐于学习语言,灵活运用语言.
俺所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词语的积累,("海阔天空,水天一色,惊涛骇浪,波涛澎湃"这四个与课文紧密相关的词语)接着出示两幅相得益彰的图片,让同学运用所积累的词语.这是俺比较满意的局部.
二,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同学的创新火花在闪耀,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滋长.
在公开课教案中,俺首先想到的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从而体现探究性.先是情境的创设: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海面的景色,给同学美的享受并积累词语.再引导同学进入对海底世界发生探究的欲望. "你从那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同学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似乎同学身临其境,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
三,语文课还是一个师生个性自由奔驰的舞台,在教学中鼓励同学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展示同学的个性.
例如:教学中,俺针对同学的特点——喜欢参与活动,结合教材的实际,采用摹拟动物的声音和动物的活动方式来理解课文.用"窃窃私语"说话练习,用动作扮演,体会词语的意思.俺请同学们继续当海洋工作者,戴上听音器,俺引读课文,同学摹拟声音的方法,同学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教室里动物的叫声此起彼伏,同学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而且这也带动了同学的朗读,同学朗读地很有感情.摹拟深水动物发出的响声:嗡嗡,啾啾,汪汪,呼噜.然后俺提问:"老师为什么不大声点 "从而理解"窃窃私语".借此机会指导朗读.
课后,同学在教室里纷纷讨论,有些活跃的同学还在模拟动物的声音和它们的爬行方式,看来,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同学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只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置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四,缺乏之处
在这次公开课之后,俺也认真分析了自身的缺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形式过于花哨,局部环节没有落到实处.
2,没有很好地控制课堂时间,拖课比较久.
3,对同学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同学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4,在进行第四段教学时,没有掌握好重点,环节比较松散.
5,活动最后"收尾"局部较潦草.
6,教学经验缺乏,上课紧张,临场应变能力差,不能和同学进行比较好的沟通,"扮演课"味道足.
今后,俺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身的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