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用冰取火》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冰取火》语文教案1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一个年轻的探险队员,用冰做成了冰透镜,点燃了火,课文表示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年轻人是如何用冰取火的,培养同学的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并学习探险队员能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了解年轻人是如何用冰取火的。
(四)、教学难点
1、年轻人是如何想出用冰取火的方法的。
2、冰透镜的取火原理。
二、 说学情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讲,他们不了解凸透镜聚光的原理,所以要实现上述目标,俺觉得有几下几个困难:
1、同学能了解冰透镜的制作过程,但很难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以及用冰取火的原理。
2、用冰取火一事与探险队员的智慧之间有什么联系,同学只能说出个大概,但很难站在探险队员的角度,体会他的方法之妙,利用南极仅有的冰和阳光,就能取到火,将自身和队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三、 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这样的教材特点和同学的情况,俺再结合新的课程规范理念来谈谈教法与学法。
新的课程规范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俺采取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同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同学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所以,在上课的伊始,俺联系同学的生活实践与同学进行交流火有哪些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如何得到火?在同学充沛发表自身的见解之后,补充课题“用冰取火”,问问同学,用冰取火你们见过吗?今天,俺们就要来学习一篇用冰取火的课文,相信学完之后,大家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二)、讨论质疑
在这一环节中,俺让小朋友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将自身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同学质疑问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深化同学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同学的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自身,而在于使同学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考虑,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干调动同学的内在动机,提高同学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用冰取火?
在理解这一问题的时候,俺首先让同学抓住关键词句,自主寻找取火原因。再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零下20多度是怎样的感受,并补充关于南极气候的资料,从而进一步感悟天气的寒冷以及火对于他们的重要作用。原因不难理解,但是,小朋友们很难站在队员们的角度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机。所以,俺准备利用课件创设情景,让同学想象现在你就是一名勇敢的探险队员,踏上了这座冰雪覆盖的孤岛上,寒风向你扑来,你忍受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艰难地行走在茫茫冰原上,而偏偏这个时候,打火器却找不到了,现在,没有了火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俺觉得小朋友们通过充沛的想象和富于激情的表达,能拉近同学与探险队员的情感距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感情上的铺垫。
2、如何想出用冰取火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探究这一问题的时候,俺准备引导同学从年轻人的动作、神态中想象他的心理活动。例如:“望着茫茫的冰源”“久久地思索”等词,都能说明这名队员肯于动脑筋,能利用南极现有的唯一资源,冰和阳光,并将凸透镜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充沛说明了他的聪明与智慧。
3、怎样用冰取火?
探究这一问题的时候,首先让同学通过合作,明确制作冰透镜的过程,并结合动词,说一说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接着再引导同学抓住第7自然段了解队员的做法和等待过程中的焦急心情,体会队员们内心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取到火之后的兴奋、喜悦做好铺垫。 而取火原理又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俺准备利用课件演示,再加上自身的语言引导,协助同学理解。
(四)、升华情感
火取到了,这时让小朋友们以探险队员的身份把最想说的话相互交流,并假设自身就是一名被救的队员,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你的队友说些什么?
最后,再带着这样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这样的设计,既为同学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拓展迁移
让同学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你或你周围的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是怎样运用智慧克服困难的。让小朋友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体会用自身的智慧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 说板书
没有火: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取到火:欢呼、跳跃
板书的设计俺力求简洁、明快。通过重点词的出示,协助同学体会探险队员心情的变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用冰取火》语文教案2
设计理念]
《用冰取火》这篇文章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考察时,打火器找不到了,年轻的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绒,拯救了大家生命的事。文章表示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不放弃的精神、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在初读课文时,同学显然就能够初步感受到探险队员的聪明、感受到探险队员那种不放弃的精神。但这种感受是肤浅的,同学能够知道他怎样聪明吗?能够回答出《开卷有益》中“怎样才干成为有智慧的人?”这个问题吗?为此俺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用冰取火的过程,放在年轻队员的几个简单的动作之上。因为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恰恰是年轻队员对外部条件的运用、对自身知识的运用,恰恰是智慧与顽强品质的化身,基于以上的理解,进行了此番公开课教案。
1.语言文字的品味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本对同学的情感熏陶,但情感的熏陶要落实到语言文字当中。在本课教学中,俺引导同学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来感受年轻探险队员的智慧与顽强。如:教学探险队员取火过程时,教师通过想象画面、动作对比、词语辨析来感受年轻队员的动作“刮”、“摩挲”,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体会为什么轻轻地刮?为什么用手摩挲?为什么举?为什么向着太阳?使同学从探险队员的动作之中领悟到这是对外部条件的利用,是对自身知识的运用,从而感悟到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积极想方法的道理,感受到智慧的真谛。紧接着再结合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从“轻轻地刮”、“温暖的双手不时摩挲”中体会那种顽强的品质,从而达到语言文字的感悟与情感熏陶的统一。
2.注重同学的情感参与
情感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俺特别注重同学的情感参与,力争使同学的情感与作者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情感中发生共鸣。如:在体会火的重要时,俺通过上下文、通过对南极的渲染使同学感受到南极的寒冷,近而感受火的重要。在体会取火过程中大家的心情时,俺引导同学想象当时的情景、火的重要,再提出“你就是探险队员,你是怎样的心情?”这个问题,使同学进行角色换位以达到“心理相融”。
3.构建合理的探究性阅读平台
根据中年级同学的特点,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并未急于让同学质疑、解疑,而是先引导同学对年轻队员的动作进行形象感知,想象“轻轻地刮”、“举着透镜、”“向着太阳”,体会“摩挲”的意思,为同学的质疑、研究提供了一个范围合理的,有研究价值的探究平台,使同学在精读中生疑,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探险队员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聪明,使探究落在实处,使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文章重难点的解决得到有机结合。
[详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同学的朗读能力。
2.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懂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重点句)
同学: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观察凸透镜,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2.幻灯[课件辅助,协助同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学习1至4自然段
1.默读1至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画完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点评:尊重同学的个性感受,让同学去亲历阅读的过程,发生自身的独特体验)
2.教师指导。
(1)第三自然段
①提问:火为什么这么重要呀?
课件出示几组图片,激发同学的想象,引导同学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没有火,( )。
②教师渲染情境。(叙述)
(点评:教师通过渲染画面,使同学形象地感受到南极的寒冷,与探险队员发生情感共鸣,为体会火的重要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你是探险队员,此时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师生谈话
师:你就是探险队员,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在这样的一个孤岛上,火却丢失了,你有什么方法?
[点评:教师并没有直接解释“一筹莫展”,而是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感受到大家怎么都想不出方法,从而理解了“一筹莫展”的意思,达到了词语积累的目的。]
(3)课件: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①指名读。
②课件对比“绝望和失望”感知。
提问:哪句好,为什么?
③指名读
三、默读自学5至7自然段
学习提示:
1. 默读考虑,为什么只有这个年轻的探险队员想出了用冰取火的方法?
画出相关词句。
2.考虑后可与同桌说一说。
教师指导:
(1)不放弃的精神。
课件: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
①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②教师启发
③练习朗读
(2)智慧。
①小声读6、7自然段,考虑: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同学汇报。
③教师范读,同学想象画面感知取火过程。
④重点词语的指导:摩挲。
(点评:形象感知词语,内化语言,让同学真正领会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为体会年轻探险队员的智慧做好铺垫)
指名读。
⑤同学质疑,分小组讨论。
⑥同学汇报,教师指导:
<1>为什么轻轻地刮?为什么摩挲?
观察抚摩透镜,感受凸透镜的特点。
(点评:结合透镜的特点引导同学体会轻轻地刮与摩挲的重要,感受年轻队员的聪明的同时,揭示冰与透镜的内在联系)
指名读.
<2>举、向。
教师指导:透镜取火的原理。
<3>提问: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是对什么的利用呀?(板书:科学知识、冰与太阳)
(点评:抓住几个简单的动作描写,引导同学体会出年轻队员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他的聪明才智,蕴涵着透镜取火的知识、蕴涵着对外部条件的运用,使同学领悟到探险队员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聪明)
<4>小结。
(3)顽强的品质。
<1>提问:看着这刮、这摩挲、这举、这向,除了智慧,聪明,你还有什么感受?
提示:在这冰天雪地中,在这样冷的情况下,他还用温暖手摩挲,用小刀轻轻地刮,
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2>自由读6、7自然段:感受年轻队员的智慧与顽强的品质。
(4)朗读第六自然段。
提问:面对着死亡的威胁,看着年轻队员的一举一动,看着这救命的冰透镜,你是
怎样的心情?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
<3>师生对读,体会大家当时的心情。
(点评:通过师生对读以及巧妙的引语,让同学体会探险队员们的心情不时变化的过程)
四、朗读第8自然段
1.出示图片,激发同学想象,体会探险队员此时心情。
2.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件:这红红的火,()。
教师渲染情景
3.齐读第八自然段。
五、总结
1.同学们,俺们回顾一下,从大家陷入绝望到胜利后欢呼跳跃的激动。是什么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2.总结。提问: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通过教师的总结,告诉同学如何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运用俺们的知识积极想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用冰取火》语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从困境中走出的故事。故事表示了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二自然段主要讲探险队员在南极遇到了困难,也就是事情的起因。三到六自然段交代了用冰取火的过程,其中第三自然段用一句话点明了火的重要性;第六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怎样取火。第七自然段结束在探险队员欢快的气氛中。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同学,根据三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同学对生字的认知主要以自学为主,对课文的掌握要以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要方法,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要学会复述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5个生字、词,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积累优美的词语。让同学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美,从而激发同学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2、通过指导,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四、学前准备
教具: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学具:教科书、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火”,看到了火你想到了什么?同学根据经验回答。
是呀,同学们,火可以发生热量,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火,(边说边展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你们来看,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课件展示)通过预习,你们已经对南极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南极是什么样的?
同学交流预习情况:南极的气温很低、风很大,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3、在南极这样烈风、酷寒、暴雪的环境里,人们更需要火,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南极的与火有关的文章:“用冰取火”。板书:“用冰取”,补充课题。
4、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齐读课题。同学谈对课题的质疑,用冰可以取火吗?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的这个方法?怎么取得?是谁想到的这一方法呢?下面就让俺们一起去看一看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小声读课文,要求:(1)注意你的读书姿势;(2)把你掌握不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3)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同学自读课文,解决不会字的读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考虑课文的内容。
查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开火车读(出示课件)
摄氏度 徘徊 几乎 赐给 一筹莫展 束手无策 绝望 恢复 驱散 跳跃 一缕 焦点 茫然 干燥蓬松
同学开火车读生字
2、同学朗读课文,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考虑他们有什么值得俺们学习的地方。
3、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同学自评,互评。
4、谁来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同学质疑,并互相解疑。
(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俺们火的作用非常大。同学们积极动脑,各抒己见,总结出第三自然段。“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体会火的重要性。
2、请同学读读这句话,说说自身的理解。指名读,一起读,在读中体会火的重要性。
3、既然火的作用如此大,那么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中,假如打火器找不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同学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柔和的太阳,为什么现在却说是惨白无力的太阳呢?这个队员在思索,他在想什么呢?从中你都看出了什么?
(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思索”的含义及内容,通过理解惨白无力的太阳,体会队员此时的心情。)
4、他们真会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用自身的话说说探险队员是怎样做的。
同学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展开激烈的讨论,小组内讨论探险队员用冰取火的过程。理解用冰取火的过程。发生质疑:“半球形的冰透镜”是什么样的?
同学用自身的话复述用冰取火的过程。
5、师总结:同学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半球形的“冰透镜”,以及阳光通过冰透镜的工作原理,协助同学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
6、自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说说读的时候你注意了什么?同学踊跃举手谈自身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一起提高。
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体会“一分钟、两分钟……又过了一会”时间长吗?在这时队员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队员们此时的心情,和他们的聪明才智、顽强的意志品质。
7、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凭着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他们终于胜利了!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团红红的火——”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节日。”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进一步体会火的作用之大。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探险队员的心情,知道火的重要性。
8、说一说,自身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科学道理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
(四)作业设计
必做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所同学字。
选做题:考虑课后第一第二题。
实践创新作业: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发生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7: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