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9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三、如何有效践行小学生的耻感教育?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就是家庭与学校,因此,小学生耻感教育可以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来实践,二者对于小学生羞耻感的培养、道德水平的发展都有着密切联系。
1.溺爱或引导?──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小学生耻感教育的“护航舰”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是深刻而长远的。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访谈中都表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而在小学班级里,行为不良、学习习惯不好甚至道德表现差的学生,其父母往往对待学生的培养不够负责或过度溺爱。总结各个老师的说法,结合行为观察,笔者得到以下结论:家庭教育情况对小学生羞耻感的培养、道德水平的提高极为重要。家长们可能对“耻感教育”没有直接概念,但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却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的耻感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往往家教越好的小学生,其各种生活习惯越好,耻感越强,越倾向于良好的行为表现和较高的道德水平。父母如果放松、不负责任,会导致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自由散漫,缺乏耻感;父母如果对孩子持放弃态度,会导致小学生的自我放弃,产生极度的自卑,耻感过度;父母如果很注重孩子的品德、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积极督促孩子,则小学生各方面发展得都比较好。可见,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小学生耻感教育的“护航舰”,用正确的指导和负责任的监督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以溺爱或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致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个性与习惯,产生消极影响。
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不良风气也随之滋长,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耻感培养与道德养成。以下是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2】特立独行还是自我中心?
小洋是一个特别的孩子,笔者第一次到他们班就注意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他上课从来不听课,经常在课堂上吃东西、敲桌子:老师喊“起立”的时候他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课代表错把别人的考卷发到他的桌子上,他随手就把试卷扔在地上,嘴里还嘀咕着:“这不是我的试卷!”笔者当时心里想,他肯定是个成绩差、品德差、让老师头痛不已的小家伙。
事实上,笔者的猜测却让班主任老师捧腹不已。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洋一直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天资聪颖、才华出众,而且家境特别优越。正是因为如此,父母非常溺爱他,对他的一切要求几乎全部满足,也不怎么管束他的行为习惯。这使他变得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老师们对于他都毫无办法,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和任何批评!
接下来的行为观察验证了班主任老师的说法。小洋很有天赋,对事情总有自己的见解,可他却很少像其他同学一样上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低着头,在课桌下玩自己的小玩意,只有当其他同学回答错了或者和他的想法相悖时,他才会猛然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默写的课堂练习,他却沉浸在《科幻世界》里,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老师连叫他三次,他才懒洋洋地走到讲台前。
“课文你默写了么?”
“没有。”小洋一脸坦然。
“那你能背下来么?”
“不能。”还是面无表情。
语文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学生,对他也比较纵容,并没有责怪他,只是让他回去赶紧把课文默写出来,一会儿检查。小洋没吭声,飞快地走回座位,却继续翻起了杂志,老师的要求早已被他弃之脑后,似乎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
笔者曾几次试图走进小洋的内心,却都以失败告终。在一次讲评语文考卷时,笔者表扬他的作文有创意、文字生动吸引人,还把他的作文当众读了一遍,一边读一边看他的反应。小洋先是一愣,接着小脸溢满了神采,得意之色尽显,听到后面甚至开始手舞足蹈起来。下了课,笔者发现小家伙在桌上写了两行字,正是模仿试卷上的诗句写出的对联:
好语蜜语马屁语语语都听
脏话责话批评话话话不闻
多么有灵气的孩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气!不听脏话,说明他有文明概念和基本的道德意识;不喜欢批评话,说明他还是有自尊和羞耻之心的!笔者觉得有些释然,但又开始苦恼:像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对他进行耻感教育呢?
【案例3】我很乖,我也很努力
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馨宇这样的学生:很乖巧,平时不大讲话,但老师的话句句都认真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从来不用老师操心。馨宇也会犯错,偶尔做错了题目,作文写得不好了,不等老师批评,她自己已经开始重新改过或者找资料修改。这样的孩子,老师又怎么舍得批评?老师们都说,这归功于馨宇的爸爸妈妈让她从小养成了好习惯。笔者看来,父母已经在她的心中种下了知耻与良好道德行为的种子。为了避免批评和消极表现带来的耻感,馨宇会一直努力下去,做一个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好孩子”,而这是她最看重的。
2.关爱或批评?──学校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积极耻感
学校教育对小学生耻感的培养,蕴藏在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之中。而小学教师的耻感教育方法,则是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很多关于自尊水平与耻感的研究都表明,高自尊对成人负面耻感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低自尊则对其有激发作用。这一结论同样在学龄前儿童和大龄儿童身上得到了验证。也就是说,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和耐心,多一些欣赏和鼓励,会使学生产生自尊的满足感,对于耻感的认知也会趋向积极方面,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然而,笔者通过访谈和实习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小学耻感教育,都是靠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和小学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来体现的。在思想品德课上,鲜有教师会用生动的事例与活动来教导、培养学生的耻感,大多数的情况都是照本宣科式的讲授。而且由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般都由班主任代教,导致这些课往往成了班主任们批评学生的“训导课”;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们往往缺乏爱心,一味地批评与责备,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内心需要与潜在的伤害。而教师们对小学生严厉的批评甚至挖苦,则成为引起学生消极耻感的重要原因。而所谓的“差生”,很多时候就是在教师不断的批评中导致了过度自卑,以至于自认为“我就是这样,无可救药了”,从而变成了真正的品行不端“差生”。以下是笔者总结的由于过度的消极耻感造成的“差生的形成”模式图:
过度批评→伤自尊→过度自卑→
产生消极耻感→认同“我是差生”
实际上,每个孩子天生对赞许有热切的渴望(爱与被尊重的需要),从上课时举手发言想获得老师的肯定就可以看出。笔者在无锡某小学任教过程中曾几次尝试发掘几个“差生”的潜力,对他们的努力和成绩给予鼓励和肯定,以下是一个课堂实例:
【案例4】知耻的“差生”更需要关爱
翌晨是一个害羞的男孩,由于成绩在班里总是倒数,他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偶尔被提问时,也总是低着头,声音很小,极度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差生”身份感到羞耻和自卑。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翌晨喜欢读课外书,周记也写得很认真。在一次讲评考卷的时候,针对口语交际中“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说说为什么”这道题,我特意当众读了翌晨的答案,并让他对自己的答案作出解释。一开始,他还是很胆怯,声音发颤,说出的语句也不通顺。笔者没有批评他,继续用鼓励和欣赏的目光看着他,渐渐地,他声音大了起来,为同学们认真讲述了《好兵帅克》这本书的内容,脸上也露出被赞许后的愉悦神色。叉过了几天,在修改病句的练习中,翌晨把几个难度大的句子都改正确了,笔者在其作业本上批上了一个大大的“100分”,再次当众表扬他的努力和聪颖。那一刻,他的眼睛亮了起来,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接下来的日子,翌晨的语文作业都完成得很好,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信心,让他们战胜自卑,避免被瞧不起的消极耻感,是使小学生获得自信、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途径。正因为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巨大,正确的引导、积极的鼓励对培养小学生的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尤为重要。小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小学生耻感教育也要以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方式进行。笔者选取了几个关键词,概括出小学生耻感教育中应当注重的原则:
(1)生动──让认知变得丰富有趣
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逐渐发展的阶段,教师如果还沿用以前德育的“老办法”,一味用死板的说教和批评对学生进行耻感教育,肯定不能达到教育目的。无论是讲故事、围绕典型实例展开讨论,还是角色扮演,都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加深学生对耻感的认知与理解。
(2)真诚──让情感在交流中萌发
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因素。人际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的交际行为是相互的,即:你对别人如何,别人就会对你如何。耻感教育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的过程。如果想让学生对耻感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把对做错事应该产生耻感这一认识内化为主观的情感体验,就要用真诚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以情动人,以真诚换真诚,让学生从内心里感悟到在何时应感到羞耻,改正错误,“耻所当耻”。
(3)尊重──让行动成为自觉
很多老师在发现学生的错误行为后都喜欢用严厉的批评、讽刺挖苦和惩罚的方式来唤起学生的耻感,殊不知,小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自我认同感形成的阶段,这种方式很容易伤害小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产生负面的不良效果。只有当教师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时,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才会真正接受你的指导与教育,自觉践行道德的行为。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耻感教育是动态的、灵活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但总的来说,要以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切忌没有原则的侮辱和批评,要让学生在生动和真诚的环境中把知耻明理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增强其“积极耻感”,成为一个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人格健全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