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修订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13: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审定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修订说明
一、内容的增删与变化

1. 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

根据本套教材“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考虑到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有效地表示数据。所以,教材在基本完成统计教学任务之际,专门设置例题教学选择统计图;二是根据“课标2011年版”的要求,删去了实验教材中众数和中位数的内容。

2. 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

首先,因为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百分数等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适当前置转化的策略,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转化策略的实用价值。因此,本套教材把“转化的策略”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教学。其次,解决问题时,一般不会单纯、机械地套用既有经验和模式,而要根据已知信息,灵活运用已经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尝试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或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为此,教材在六年级下册专门安排“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策略的灵活性,初步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3. 适当降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要求

由于本册教材“确定位置”的内容涉及方向、角度、比例尺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教材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在平面图上标注“偏东”或“偏西”的角度,标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等方式,简化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以达到降低难度的目的。

4. 结合反比例意义的教学,完善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

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认识了有关单价、速度的两组数量关系,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间的关系也有过一些接触。本册教材结合反比例意义的教学,揭示了工作效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过程中,概括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式。既有利于学生强化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

5. 适当调整“总复习”单元的内容结构,构建合理的认知系统

与实验教材相比,“总复习”单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数与代数”部分,具体有以下三点:一是把“数的认识”的复习分两段编排,先复习整数和小数,再复习分数和百分数;二是增加“量与计量”的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常用的质量、时间和人民币单位进行整理与复习;三是专门安排“解决问题策略”的整理与复习,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解决问题策略进行系统整理,并通过适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以提高运用策略的自觉性。

6. 重新整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

本次修订,对实验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习”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其中,“大树有多高”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制订旅游计划”由实验教材中的“旅游费用的预算”改编而成,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解决旅游行程规划、旅游费用预算等问题;“绘制平面图”是新编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单元,增设了“探索规律”以及“动手做”的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13:30:28 | 只看该作者
二、内容的编排与呈现

1. 以现实问题为背景,感受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作用

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时,描述数据的方式应服从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为了帮助学生体会选择统计图的实际意义,教材以现实问题为背景,呈现了一组反映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统计图,同时设计了一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而感受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更有效地描述要表达的信息,更便于数据分析。教学时,一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再次明晰相关统计图的特点;二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逐步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 精心设计呈现问题的方式,体验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

策略的形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体验和感悟策略的必然途径。一方面,教材注意选择结构典型、难度适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教材的例1是较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感觉似曾相识,但仅凭直觉和经验又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为了让学生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教材并没有作过多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着解决问题,并在对不同解题方法的交流中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解题思路,初步形成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教材精心安排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积累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例如,配合例1 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三道练习,通过“看图填空”“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等形式,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的解题活动,促使学生有效地展开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选择策略的实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一要引导学生自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充分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二要通过比较,帮助学生体会不同策略之间的联系,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解题方法;三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灵活运用策略的意识。

3.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教材十分重视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体会数量间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组织练习时,一方面注意以不同的形式表示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如表格列举、图像表示等。这样的形式比较具体,便于观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还安排了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以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能力。此外,教材还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反比例图像,既丰富了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时,要充分用好教材编排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填表、计算、画图、判断等活动中,不断丰富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思想。

4. 适当安排“长作业”,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材适当编排了一些“长作业”,组织学生利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积累。例如,组织“制订旅游计划”的活动时,学生需要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和计算,完成小芳一家去北京旅游的往返行程规划、游览日程设计、旅游费用预算等任务;再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比较分析,完成自己一家人外出旅游的计划;最后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旅游计划,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解决几家人结伴旅行能否节省旅游费用的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一要加强活动的计划性,确保学生有序、有效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二要提醒学生从多渠道收集信息,制订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旅游计划;三要安排充裕的时间,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旅游计划,交流制订计划的过程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7: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