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互动合作学习调查分析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20:3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互动合作学习调查分析及对策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  张 磊

摘要:目前的教学现状必须进行改革,让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学习”的轨道上来,使学生不但掌握学习结果,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互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本文我是针对目前教学现状(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力求采用相应的策略改变目前现状,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合作学习。
关键词:互动合作 教学现状 分析原因 采用对策。 

为了顺应社会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我校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主体参与性”“学生互动探究学习”等。可如今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主合作互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与祖国的未来。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互动,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互动”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体系之上的建构成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身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要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学习过程作为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此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与知识的传授往往是在师生之间进行,多带有服从与命令,接受与灌输的成分,学生难以正确、充分、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难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思维活动比较狭隘,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最主要的是靠每一位教师的课堂40分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理想的课堂首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的状态,应该是热烈不是压抑与冷漠的,也不是狂躁的、敌视的,而应该是开放的,欢快的。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个体的创造潜力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在相互的协同活动中培养合作互动意识和精神,获得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当前的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我对本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各30名共90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并随堂听课,发现采用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12 %。调查内容如下:
    1.教师讲,我听。
    2.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然后让同伴来解决。
3.先自学,然后教师讲。
4.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讲给你听来解决。
5.教师讲,我听;和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然后让同伴来解决。
6.教师讲,我听;和先自学然后教师讲。
7.教师讲、我听;和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给你听来解决。
8.先自学然后教师讲和在自学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讲给你听来解决。
9.你对现在老师的教学方式满意吗?(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调查结果:采用被动接受学习方式的有79人,采用互动探究学习方式的只有11人。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满意。
    目前的教学现状必须进行改革,让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学习的轨道上来,使学生不但掌握学习结果,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互动探究知识的能力。经调查研究,我把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如下:
一、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我校是有9所山区学校撤并的“烂摊子”,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散养”、“粗放”、“放任”型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都很差。教师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方法手段陈旧,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比较突出,上课不敢管理学生,只顾自己满堂灌,不管学生学不学,虽然经过培训领略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部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课堂教学却还是老一套,多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很少。正因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有几位老师都得了职业病——声带小结或慢性咽炎,可他们还乐此不疲;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听得更清楚,甚至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掏钱去买“小蜜蜂”上课。我们的老师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学生,精神是可嘉的,可我们敬爱的老师却只注重自已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教师手中的木偶,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没有给学生互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就不可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在公开课上,老师也会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互动探究,那也只是留于形式、表面。因此教育质量明显不高。
2.教师忽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说:“中国学生往往只培养解题能力,而美国学生则注重实践(动手)与创造性能力,这种差别归根到底是教育体制、模式和观念的差别。”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讲解一遍又一遍,重复啰嗦。学生不管老师讲得对不对,能不能理解,只管听老师讲,很少提出疑问。遇到操作题目,部分老师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浪费时间,索性自己演示,这无疑剥夺了学生互动探究的权利和时空。所以我们的学生不能在科学研究领域中驰骋,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场上“笑傲江湖”。
3.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枯燥无味。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约有51%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老师怎么讲我就怎么做。传统的教学方式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因缺少师生、生生互动与交流而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好像就仅仅是接受书本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20:35:41 | 只看该作者

二、分析原因;
1.教就是照本宣科,教师不敢或不愿挑战学生的坏习惯,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器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师怕出现“节外生枝”而不能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备教案时,预设不足,对课堂的生成不能积极利用,甚至打压提出异议的同学。于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好学生是配合老师意图的“捧哏”者,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或“观众”。
2.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多分些绩效奖励。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把本该留给学生互动探究的时间夺走,把解题的思路直接告诉学生,腾出来的时间做机械重复的作业。他们认为学生互动探究过程所用的时间,还不如多讲或多做几道习题,这样可能对提高成绩更有效,从而忽略了学生互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3.有的教师思想消极颓废,只追求安逸的生活,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教育观念陈旧,缺乏进取精神与社会使命感,致使课堂教学过于呆板僵化,缺乏生动感人的情节,教学内容单调、陈旧、抽象,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和认知特点,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
三、采用对策:
(一)师生要互动,教师要给足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性探知。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不仅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组织形式上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让学生能自然、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兵教兵”“兵练兵”,得到共同发展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经,或与同伴研究而获得,为学生搭建互动探究学习的舞台,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
案例1: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学生大多能自主解决两个例题,但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具体地概括出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其中的规律,应给学生一些有平移和旋转规律的玩具(如风车,滑梯),让学生一起观察思考。之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有何发现,各小组记录员把小组内的探究结果记录下来,在全班汇报。然后老师引导同学们辨别正误,去差留优,达成共识,找出正确、具体的规律。这样的课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创造,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在互动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会发现、学会交流、学会创新。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经历互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神舟五号”副总设计师郑松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部分中国学生目前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一定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他还说,中国传统教育使得孩子只能被限制于书本知识,缺少动手动脑的环境与条件保障。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操作演示,或让学生做简单的模仿,应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搭一搭、拼一拼等,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事物的奥秘,成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案例2:《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实例”的例62,是一则九年级的例子,“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的例子,先让学生在透明纸上画出圆和切线,再让学生将图形对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实例发现图形性质。这样由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通过合情推理推测出切线长定理的结论。之后通过演绎推理证明图形性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用到极致。这样的课堂,教师没有代办与灌输,学生在操作中能参与教学过程,自己去发现、猜想、验证,利用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求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学生在操作、探索、体验、创新中学习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手、脑、眼、口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20:35:43 | 只看该作者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互动探究学习。
1.体验数学的有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若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现实的客观实际,学生就能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使学生在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数学是人类的第一种共同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漫画)、生动活泼的文字、贴近生话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消除神秘感、畏惧感,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案例3:这是我听过的一堂幼儿园的课。学习加减法及体会其关系时,让学生伸出一只手,看看手指上是否也有数学问题。学生答道:“5个手指就是数字5,1个手指头就是数字1。”此时教师引导:“你们想想和我们学的加减法有没有关系?你能从手中找到吗?”这一下,孩子们又一次不停地搬弄着手指。孩子回答:“1个大拇指和4个手指合起来就是一只手上的5个手指。”“5个手指减去1个手指还有4个手指。”“5个手指减去2个手指还有3个”“无论怎样变都是这一只手上的5个手指在变化,都离不开5,1与4,2与3。”有个小朋友补充:“拳头表示0,那就是0和5的关系。”老师总结:“哦!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原来是这么有趣的。”  
2.感受数学的有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师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数学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数学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案例4: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们可以安排学生测量并求出自己的课本、课桌或者自家房子的面积,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可以引导学生把家中客厅换成地板砖,每一块地板砖的边长是60厘米的正方形,单价30元/块,请你测算后告诉爸爸要买多少块砖,共需多少钱?这样,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家中,带到实际生活中,所学知识也得到延伸和拓展。学生因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  
我校开展的“三案一体六要素”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它重在强调学生全面参与,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中“一页纸学导案”要求设计成活页式的作业,做到批改方便、保存方便、检查方便,内容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计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作业数量,不能太多、太难,设计要有梯度,要有选择性,要设计成“自助餐式”可选做的作业。对教师讲课时间超过20分钟且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任课教师以失败论处。课堂教学强调联系学生实际,评价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主要依据。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互动探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6: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