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下载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08:57: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08:57: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08:57: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08:57: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复习  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3-4 16:26:51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了,很不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3-6 10:06:37 | 只看该作者
资源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3-9 10:18:2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有三年级科学下册的资料没有,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