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出示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的最新伤亡数据。提问: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一消息的? | 生:文字、新闻、电视…… | 以最热门的新闻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做好铺垫 |
活动一:找途径 | 交流探究: (一)什么是传播?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进行传播?举例说明 (二)在这些途径中,哪几种是最基本的呢?结合书本知识归纳。 基本途径结合幻灯片丝绸之路、民工潮、国学经典的例子加以疏导帮助 (三)各小组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相互解答 | 学生讨论,各小组记录员负责记录,并把归纳出来的答案展示到黑板上 学生存疑:如商贸活动包括哪些文化传播?只有在学校教育才能进行文化传播吗? 各小组互相解决彼此问题,途中可求助老师,通过幻灯片资料图片等了解。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举例讨论到归纳,培养学生合作及总结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生成性疑问,通过互相帮忙和老师点拨的方式解决问题 |
活动二:小辩论:知识就是力量 | 分为正反两方,辩论是否书本上的知识才是力量,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展开5分钟小辩论 | 正反两方结合身边实例比如数学方程、语文文言文、生活实践等多角度讨论 | 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展现,并且注意和生活的联系,进而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 |
活动三:追寻传媒的历程 | 无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文化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或媒体。接下来我们来追寻一下传媒的行程,结合图表和课外收集的资料,小组用简单的年代尺的方式来表示历程。 尝试比较一下不同媒体的优缺点,可举例即可 | 讨论后展示年代尺的成果,并结合书本上的年代尺做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年代尺归纳传媒发展的历史 通过比较说出不同媒体的优缺点,小组互相交流 | 通过本活动,一方面展示学生课外预习和收集的成果;另一方面,学会用年代尺表达事件 |
课堂小结 | 总结:(一)传播的含义 (二)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文化传播的媒介 (四)案例分析:有哪些手段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 |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补充 |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通过案例分析巩固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