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四、具体编排 (一)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用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用2×6=12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用3×4=12进一步巩固上述概念。 (3)让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自主发现12的其他因数。 (4)可引导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5)说明本单元的研究范围。 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不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和积都必须是整数。 (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3)注意区分乘法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4)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