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写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培养3周年之际
东北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在练基本功。本报记者 王鹰 摄
■本报记者 刘华蓉 高伟山
“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在同北师大首批免费师范生座谈时,温家宝总理这样说。师范教育能否担起兴邦的重任,免费师范生能否成为人们所期待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在采访教育部有关部门和6所承担培养免费师范生任务的部属师范大学的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到,从2007年国家决定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起,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和追求就没有停止过。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不懈追求的成果和痕迹,真切感受到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力度和变化:课程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师培养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名师、名家、一线高手”加入,打造出用“最好的师资培养最优秀的教师”的格局;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免费师范生培养推动着整个教师教育改革……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3年过去了,免费师范生培养举措在全国越来越多的省市和地方师范院校得到响应,覆盖面越来越大;免费师范生培养已经成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和契机。回过头来看,启动这一示范性举措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倍觉其带来的新变化对中国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意义之深远。
目标:倾力打造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扎实知识功底
新变化:课程体系出新,教师队伍变强,培养途径多样
“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这是温总理在给华中师大学生王潇的回信中对免费师范生所寄予的厚望。如何让免费师范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专业功底成为6所部属师范大学首先关注的目标。
要让免费师范生“学好”。6所师范大学首先从改革课程教学和培养模式入手。北京师范大学设立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构成的免费师范生课程体系。学校还投入500万元建设教师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把中小学课程资源、师范生职业素养养成、各学科教学论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供学生使用。
在其他几所高校,类似的举措几乎同时推出,并各有高招。
在华中师大,免费师范生拥有的3个导师来自3支不同的团队:校内一流的名师团队、校外教育名家团队、中学特级教师团队。华东师范大学专为免费师范生组建的“孟宪承书院”,形成了书院式管理、四年一贯制、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模式,学校还选派30名首届免费师范生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类似的海外学习机会,在北师大、陕西师大和其他学校也有。
在各显神通的同时,部属师范大学正在形成“打造师范生专业功底”的合力。通过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计划,6所学校共同建设“免费师范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师培训优质资源”等网络信息平台,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和共享。
“今天的免费师范生享受的教育和培养比我们当年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变化太大了。”一名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师范生告诉记者。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孔祥建对前来实习的东北师大免费师范生这样评价:“这些学生知识很宽厚,尤其是教育观念先进。”这样的结果印证着免费师范生教育3年的追求。
目标:在实战中锻造优秀教师必备的教书育人能力
新变化:实践教学出新,实习形式多样,未出校门先具实战能力
在谈到实习的体验和收获时,陕西师范大学2007级免费师范生秦丽动情地说:“以前我并不真正理解免费师范生的含义,不知道这是教育的需要,是孩子的需要。”和秦丽一样,越来越多的免费师范生在实习实践中不仅学到了教书育人的能力,还切身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魅力,切身感受到了责任。
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实践与服务相结合,6所师范大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陕西师大探索“区域集中、分片管理、两级指导”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确立了多学科专业混合编组与单一学科专业编组相结合的教育实习组织方式。在华东师大,与区域合作开展的“教师换岗计划”正在逐步显示出双赢效果。在与上海崇明县合作进行的教师跟岗培训项目中,崇明县选派优秀教师到市区合作学校跟岗培养一个学期,师大选派专家予以全程指导;同时,师大选派免费师范生到崇明县顶岗实习一个学期。有了这样的平台,教育研究成果的课程功能和教育实验区的教育功能都能得到发挥。
西南大学本学期派出的2000余名免费师范生赴外地实习。在西南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很多学校甚至连一个正规本科毕业的教师都没有,这让深入其中实习锻炼的免费师范生更加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见习、研习、实习,定岗定员、混合编组、网状管理……多样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让免费师范生得以深入一线,直面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