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工作感想 2015年,做个幸福的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9:0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的幸福,一定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我们期盼政府重教的政策越来越实,我们期盼社会尊师的氛围越来越浓,我们期盼学校的管理更加民主,我们期盼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所有这些,都可能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
但是,反观自身,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教师自己能做什么?又需要做什么?
或许,繁杂的工作根本就让你无暇思考幸福与否,只是日复一日匆匆向前。在偶然闪过的瞬间,你会略带伤感地自问:生活在哪里?我又在哪里?低头走路的我,拿什么面对每天的雾霭、阳光和孩子时有困惑的脸?
我们一起听一个域外的故事。31岁的美国数学教师肯特每年都会亲近大自然,在过去数年间,他深入大自然近距离记录了约19公里的门登豪尔冰川下冰穴里连续消融和结冻的奇观,并绘制它们日益变化的过程。
肯特不是一个乏味的人,他有着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生活的焦点。冰川下洞穴美景舒缓了他的压力,激发了他的灵感。一个可能和你我同样倦怠的肯特走出去,一个充满活力的肯特从冰穴里回来,站在学生面前。而且,不只是活力,还有阅历、视野、对生命更深沉的体悟与理解。这些生活的印记,不仅丰富教师的人生,也会变成滋养学生的雨露。
跳出单调、庸常的生活,敢于改变自己,给自己生命更多惊喜,从生活中积淀教育的智慧与财富,你才可能获得更为幸福的职业生涯,更有底气把这种惊喜带给学生。很难想象,一个个人生活失败的教师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教育生涯。懂得追求生活诗意与幸福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充满希望的未来。
或许你会问,我们这么忙,时间从哪儿找?
时间是从热爱开始变得充裕的。不要给自己太多借口,你的时间和生活由你决定。“长三角”名校长、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一人管3所学校时也不忘去野外探险,在旷野的徒步中清空自己的头脑。她说,路上是她思考教育最好的时间。她还是一个茶艺师,每到春天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从大地而来的茶香。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这里,有生活的激情,有教育的乐趣。一切都在教育之外,一切又在教育之中。幸福的个人生活与教育生活的幸福水乳交融。我们在生活中思考着、示范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寻找着、实践着我们幸福的职业生活。
热爱教育,热爱生活,这是教师幸福的起点。
游刃有余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是教师幸福的动力
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使得每位教师感受到的幸福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只满足于照本宣科,对于教书育人的专业,不想也不愿有所建树,那么,你便很难在工作中感受到持久的幸福。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相信步入教坛之时,你也曾鞭策自己,不仅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然而,时移世易,今天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社会转型期阶层的分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这个时代,做“经师”或者为“人师”,已经完全超越教师以往所有经验的总和。
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占有者,你用什么应对课堂上学生的挑战?
当教师的威严在学生、家长对教育民主的诉求面前日渐消减,你该怎样引领学生的成长?
当“慕课”为学习者提供几乎不逊色于真实课堂的体验,有人预言“大学已死”、大部分教师会被取代,你又如何顺应这一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
从长远来看,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仍然充满着光明的前景,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已然发生重大变化。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将会很快遭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互动、相互切磋的教学模式,师生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找到创新的钥匙。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习者,是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互动中引领、启发学生将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纷繁芜杂的时代,“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咬合得又是如此紧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实际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分量。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相互唤醒,谈何容易?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关心。只有爱,才能让心灵影响心灵,灵魂唤醒灵魂;只有爱,才能真正呵护学生的成长。
特级教师于漪教过的一届学生中,有4个有口吃的毛病。经于漪调查发现,4个人的“病因”实际上各不相同。一个是舌头稍短;一个是父母娇惯,语言不规范;一个是小时候模仿口吃者说话;一个是思维迟钝。她分别为4个学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使他们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于漪的经历告诉我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个性特质各不相同,你要通过悉心体察,在千差万别中,发现并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然后加以尊重、关心、教育。
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心弦。你只有将自己的心弦,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才有可能与孩子的心产生共鸣。
在这个变化了的时代,你能游刃有余与孩子共同成长,这就是幸福的源泉。
对职业的认可,这是教师幸福的钥匙
与学生在一起,是幸福的。然而,今时今日,职业倦怠正在悄然侵蚀教师的职业快乐,外在的压力不断消解教师的成就感。当工作时间被无限延长,肩上责任成倍增加,当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当日复一日的工作变得机械而毫无生气时,你又靠什么来支撑自己的职业幸福?
陶行知说,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教师的岗位很平凡,但教师又是干大事的。开启民智,传播道义,延续文脉,培养人才,做这样的大事,能不感到快乐和幸福吗?“壮乡活雷锋”韦造祥看到村里学校没教师愿意教,辞去村支书不干,甘愿当孩子王,有人说他吃错药,问他图什么,韦造祥却说:“不图钱、不图官,就图我们的下一代有文化、有知识。”
是的,教师的幸福就蕴含在对这份职业价值的认可,以及这种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坚守山乡,清贫寂寞,却延续山乡文脉,放飞孩子希望;加班加点,疲惫不堪,却换来了孩子的成长。当你意识到这些成就和光荣时,你就会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多么不简单,又是如此快乐。
教师整天与学生在一起,是一份让人年轻的职业。“十年浩劫”结束后,斯霞已年过花甲,不顾领导的挽留,坚持从教研岗位返回讲台,大家都为她的身体能否吃得消而担忧时,斯霞乐呵呵地说:“工作再重我也不怕,我喜欢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远年轻。”当你找到师生相长的职业乐趣,再艰苦的环境,再繁杂的工作,再恼人的偏见,也无法动摇你对三尺讲台的依恋,对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
学生是教师职业认同的基础。为人师者,看到学生“天天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犹如看到花草萌芽、果木生枝,从中能够体验到职业的价值和成就学生的快乐。如果你去爱学生,跟他们交朋友,你就不会觉得现在的独生子女难管、家长挑剔;相反,你会像斯霞那样,从学生身上找到青春,获得尊重。
教师还是智慧的追求者。四川宜宾特级教师陈亚梅出身教师之家,30多年前,她遵从父母之命、极不情愿地走上教师岗位;30多年后,她已与讲台“融为一体”,丈夫几次许以高薪让她跳槽,她都不愿离开。49岁的她,甚至正在读教育硕士。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陈亚梅说:“是当教师的快乐,跟学生在一起的快乐,不断学习、研究的快乐。”
学习、研究、反思和创新,正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爱上阅读,注重学习新知;一日三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关注教育问题,潜心研究钻研,你就能摆脱教师低水平重复劳动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感,在创新求索之中,体验到研究乐趣和幸福,收获职业成长。
发现职业的价值,享受职业的乐趣,感悟职业的魅力,这是教师幸福的钥匙。
把学生带到有光的地方,这是教师幸福的大门
除了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教师还应该有点什么追求?这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考题,如果不认清这个问题,倦怠啊、苦闷啊、彷徨啊,就会接踵而来,幸福就会离我们远去。
在令人生畏的麻风病世界里,云南省广南县教师农加贵坚守了整整27年。他战胜了对疾病的恐惧、对困境的逃避,一个人支撑起一所学校,帮助被歧视的孩子赢回尊严。农加贵的精神贵在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坚守的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他让我们相信,教师职业的背后一定蕴藏着一种伟力,它是点燃教师职业热情的持久动力,也是通向个人幸福的不二法门。
古今中外,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他们是一群有精神追求的人。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维度审视教师,就会发现教师的角色从来都不只是“教书匠”,传递知识、开启民智、赓续文明、坚守良心,教师挥洒的舞台比三尺讲台要广得多。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找寻智慧、追求真理,被誉为“雅典的良心”。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被困于匡地,在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协之时,孔子仍坚信“天之未丧斯文”,维持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
哪怕就是教学生也不简单。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生理学家罗伯茨一生都忘不了一位叫布鲁克斯的小学老师。不管罗伯茨回答问题正确与否,布鲁克斯都要发出愉快的叫喊:“好极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叫喊,让罗伯茨铭记一生。因为他从中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克服困难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布鲁克斯显然是把“人的培育”看作是自己的精神追求。
换一个诗意的表达,教师,就是要带人到有光的地方。这就是教师的精神追求。有了这种追求,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文明层面上就能代代传承,教师自己也找到了通向幸福大门的路径。
教师的幸福,就在不懈的追求中
有追求就有动力。
有了精神追求,教师就会不断推动自己学习、探索、创造,不断地向自己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生命和才智能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
如何才能带人到有光的地方?这是个源远流长又被赋予时代内涵的命题。“师者,人之模范也”。霍懋征说,有什么样素质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师的工作从来都是用心去做,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不断提升学识素养、完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影响人,不断唤醒、激活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智慧、勇气、自信心,如此才能把人引到有光的地方。
崇高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对社会、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教师有了精神追求,并矢志不渝地坚持,就找到了连接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桥梁,找到了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融合的幸福体验。
不难想象,当一个调皮的孩子因你而成为国之栋梁,当一所学校因你而声名鹊起,当一个小村庄因你而走出封闭,当一个濒临灭绝的文化形式因你而得以传承,你会有多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源自教师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却成就了教师的个人价值。
说到底,教师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但只有教师将“人的培育”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尽育之”是“人生三乐”之一。得高徒、育英才无疑很快乐,但如果能将普通学生、问题学生、有缺陷的学生培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该有多幸福?全国优秀教师、四川树德中学冯蓉老师曾讲:“当教师很苦很累,我也经常被调皮的学生气晕,但我看到他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变得越来越懂事,我很高兴。当他们来看我时,我觉得我很幸福,所以,下辈子我还是选择当教师。”
教师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和更幸福的职业。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师的幸福,就在不懈的追求中。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言,对精神的追求,必然通向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