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请放慢脚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 李继东



  【摘要】当前的语文教学节奏太快,表面上是追求“高效”,实质上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放慢脚步”的观点,分析了“应该慢”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慢”的策略,列举了“怎样慢”的做法,力求达到以“慢”求“快”,以“慢”求“实效”,以“慢”促“发展”,让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迈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放慢脚步



自然从不性急,总是慢慢前行。



  ──夸美纽斯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西方一些国家正悄然流行一种“慢”生活──慢慢说话,慢慢吃饭,慢慢走路,慢慢读书。物极必反,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正在尝试选择一种相对“慢”的生活方式。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当前的语文教学。







  当下的语文教学走得太快了!



  放眼语文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教学,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师生问答,火急火燎,大都数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答案就匆匆揭示;过渡衔接,快马加鞭,教师总是争分夺秒卡时间,赶进度。再加之画面、音乐、视频的快速切换,多种媒体的反复冲击,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有时甚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令人窒息。课堂鼓鼓囊囊,没有一点缝隙;师生马不停蹄,没有一丝停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质量和效益。但一味求“快”加速度,看似为了提高效率,实际上却是在做夹生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快速”求“高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再看课外学习,“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的“大语文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应运而生的是“生活语文”,“活动作文”,“体验作文”。于是,你会看到:学生走出了教室,去观察校园一角,开展一些有趣的文体活动;学生走出了校门,找一找春天在哪里,看看秋天的田野;学生走进了社区,搞搞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这样的活动亲近自然,贴近生活,能够放飞学生的心灵,愉悦孩子的身心。然而,当活动刚一结束,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布置了作文题目,提出了具体要求,孩子们便在一片叹息声中开始习作。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参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写出一篇作文吗?当孩子明白这种活动的目的,他们还会以一种快乐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活动中去吗?“操之过急”让语文教学变得生硬僵化,了无生趣!



  语文教学走得太快透视出浮躁功利的教学态度,表现为急躁轻率的教学行为。其结果要么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似走马观花,不得要领。这样的“开快车”实质上违背了教学规律,说道底是对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漠视。







  语文教学是应该放慢脚步的。



  日本教育学者佐滕学说过,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张文质先生也旗帜鲜明的提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他说:“好的教育一定是慢的”“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语文教学应该放慢脚步”或者说“语文教学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是对张文质观点的最佳延伸。



  放慢脚步并非仅仅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快”的现状,从母语教学的特性说,她就应该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的汉语没有多少性、数、格的限制,词法句法大多靠意会,灵活性强,变数多,弹性大。从母语的这些特点出发,我们的教学就应该重感悟重积累,提倡多读多写,培养语感,需要长期熏陶,增加积淀,不能急功近利,指望立竿见影。可以说,母语的“特性”决定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过程。



  语言学家认为,学习汉语是不容易的,语文教学是急不得的。首先,会读书作为一种目标,就要求语文是一项慢工程,因为长期没有“慢”下来,导致“全国95%以上的孩子不会读书”。(于永正)再说写字教学,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才能写得正确、工整、美观,但现在我们有多少孩子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读书和写字是最基本的功夫,尚需以“慢”来说,更何况其他方面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他还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新买的钢精锅,锃亮锃亮的,放在灶上煮饭,经过三五个月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个把年,又进而变成褐色。几年后,锅底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底”的情形差不多。”“熏锅底”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恰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慢”过程。这也就难怪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放慢语文教学的脚步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特大班额,甚至是超大班额下,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是“少数尖子当主角,多数学生做陪客”。教学没有卡壳,没有停顿,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背后实质上是对中下等生的漠视甚至忽略。我们语文教师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少数尖子的身上,而应该放眼全班学生;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盯着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想最大化的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取得大面积的丰收,语文教学是非得慢下来不可的。



  一句话,放慢语文教学的脚步就是从实际出发,向语文学习的规律靠拢!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真正慢下来?



  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慢”下来。第一,教师应该静下心来,细读文本。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的确,作品与文章中很多内涵,是需要慢慢的感受、体悟才能获得的。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宁静的心境。宁静方能致远,而宁静,是“快”所无法抵达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文本,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不应该轻而易举地让它“滑”过去,而应该像犁地一样“犁”过去。不仅重视文章的一词一句,甚至对文章的标点、题目等也都要认真加以推敲。第二,教师应该学会取舍,简化目标。语文教学慢下来,有赖于目标的制定。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目标太高,绝大多数学生暂时都无法达到;目标定偏,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目标一多一高一偏,就会快,就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我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语言的习得,语文课堂要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一课一得,其实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佳境;一课一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自然就会慢下来。第三,教师应该平心静气,走进课堂。语文教学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过程,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会去除功利浮躁之气,以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走进课堂,我们语文教学的脚步才能优雅而从容,踏实而稳重。同时,教师这种教学态度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孩子们也才能静下心来,潜心与文本对话。



  其次,学生的学也得“慢”下来。要想慢下来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自己“教”的时间,从而保证学生充足的“学”的时间。我们要给予学生“读”的时间。现在,有些学校把学生的早读课变成了练习课,这种牺牲“慢”的“快”是得不偿失的。再有,语文课应该是“读书课”,听不到朗朗书声的语文课更是不正常的!我们要给予学生“写”的时间。每节语文课上,我们都应该安排“写”的训练,或描红临写生字新词,或让学生读写结合写上几句话。我们更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不要急着让孩子们得出答案,要等一等,停一停,要慢个节拍,也许会有冷场,也许会有沉默,但充分的思考时间必将让孩子的思维走向全面,走向严谨,走向深刻。所以说,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慢”下来。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怎样的慢?



  快与慢,是一对辩证关系。有些人会认为,慢下来,会降低教学效率。但如果慢是为了素质发展,它就是快的,就是高效的。表面上,似乎节奏慢了,其实,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品味、涵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体悟其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放慢脚步,我们还可以引领孩子打开社会这本巨大的语文教科书,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进入一个活生生的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这样的慢,是多么有价值啊!语文教学放慢脚步,放缓节奏绝不是拖拉怠慢,停滞不前,陷入“高耗低效”的泥潭,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正相反,我们所追求的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慢”,是符合教学客观规律的“慢”,是为了抵达快的“慢”,是为了提高效率的“慢”!



  慢,应该慢在出错时。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室,学生犯错的地方。”语文课堂,是允许孩子出现错误的,或者这样说,没有错误,何需教学?曾多次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可学生却变成了齐读课文。有的执教老师在学生的齐读声中大声重复要求,然孩子们我行我素,还有些老师任孩子们齐读到底,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我在借班赛课时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齐读,我拍手示意让孩子们停下,待全班学生安静下来,坐正之后,我放慢语速,一字一顿:“记住,请大家听清要求,自由读课文”,果然见效,孩子们自由读文。可别小看这样的停顿,这样的“慢”,不仅有可能让学生走出惯性齐读的怪圈,还向孩子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定要听清老师的话,按照要求学习,否则就得重新开始!听一位老师的随堂课,一连好几个孩子读书,都不能读顺,普遍出现读错字音的现象。于是,这位老师停下来,心平气和的对学生说:“这篇课文很长,有些人名还很拗口,大家读不通畅很正常,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要读好自己还不太熟练的语句,书不读熟我们不开讲。”过了五、六分钟,待全班同学读完坐正,老师才继续讲课,而后的教学非常顺利,教学任务也得到了落实。课堂上,这样的“慢”是针对教学实际作出的灵活调整。表面上,教学进程似乎“慢”了,实质上却促成了教学的“顺利”和“快速”。所以,在教学中,当孩子听不明白,说不清楚,读不正确流利,写不工整通顺时,我们教师千万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让“错误”不经意间“溜”走,而应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指出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为了“正确”,为了“更快”,慢一点是值得的!



  慢,应该慢在重难点。语文教学不能只是在文本的表面打了个“水漂”,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我们要舍得下慢功夫,花大气力。《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巴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及衰的过程,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课文的三、五小节分别描写了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今日大瀑布的“生命垂危”。我抓住这两个重点小节,循“初读感受对比”“重点词语对比”“视频画面对比”“游客感受对比”“配乐朗读对比”展开教学。这样,通过反复对比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品味语言,诵读文字,深刻感受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文《生命桥》深情地讲述了一群羚羊被狩猎队逼到悬崖边,老羚羊用血肉之躯为年轻羚羊架起逃生之桥,使得年轻羚羊绝境逢生的故事。让学生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这句话是本文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这样展开教学:1.“弧线”是什么样的?自己画一画。2.为什么说“弧线”是生命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汇报。3.假如生命桥有颜色,你认为该涂上什么颜色,为什么?4.读出你对“生命桥”的理解。通过“画”弧线”、“谈”想法、“涂”颜色、“读”感受这样四个环节,让孩子们的理解走向了“丰富”和“深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分清主次,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教学的重难点,应该引领孩子细读慢品,斟字酌句,反复思量。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走向扎实有效!



  慢,应该慢在生成处。在语文教学中,即使再充分的预设,也无法阻挡意外的生成。在《黄鹤楼送别》一文的学习中,一个孩子突然提问:诗仙李白面对好友孟浩然的离去为什么如此伤感?和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因为爸爸转业,刚刚转学,我的感觉为什么没有李白那么强烈呢?我敏锐的感觉到:孩子们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就会真正“读懂”诗人之间的“不舍”与“留恋”。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大家:“请同学们一起帮他分析分析,找找原因。”一阵沉默过后,一个学生打破宁静:“过去联系很不方便。而现在,想跟好友说什么就可以发信息、发邮件,还可以打电话。”话音未落,另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补充:“还可以视频聊天呢。”“虽然远在天边,但却近在眼前。真想见面,可以坐车,还可以乘飞机!”“是啊,现在的交通、通讯都很方便快捷。不过在李白生活的唐代,见个面很难,要么坐马车,要么就像孟浩然一样坐船。”“怪不得,分别之际,两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无言以对了。”“两人一分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见。真是‘今日与君别,相逢知几年?’”“这就难怪李白伫立江边,目送孤帆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仍不肯离去。”……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我知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对话时间,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在古今对比中,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再比如,教学辛弃疾描写田园生活的名作《清平乐村居》,两个孩子争吵起来,请我评理。一个说:“白发苍苍的翁媪不可能生出这么小的儿子,文中的“小儿”应该是这对老夫妻的孙子!”另一个说:“词中明明讲的是‘小儿’,肯定不是孙子。如果是孙子,那就应该是‘最喜小孙无赖’!”班里其他学生听后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知道如果当即解答,耗时不少,效果却不会好,因为仅凭说教是很难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理解这种情况的。于是,我便对学生说:“白发苍苍的翁媪会不会有这么小的儿子呢?请大家回家之后问问自己的爷爷奶奶或采访一下村里的老人,明天我们再讨论交流。”第二天早读,不少同学都列举了自己采访到的实例,很快大家就统一了认识。所以,对于课堂生成,我们要小心甄别判断。有些“生成”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就得慢下脚步,当堂解决。还有的不妨先放一放,缓一缓,让孩子们带着疑问走出教室,给予学生一定的时空让他们自我完善。



  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是要浪费时间。”放慢脚步,是摒弃了急功近利的自然之道,是摆脱了忙碌浮躁后的宁静之态,是拒绝了肤浅平庸后的深刻之美。



  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放慢脚步,步步踩实,步步为赢,风景才会更加迷人,精彩也将无法预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20: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