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要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葡萄沟》一课葡萄干的晾制过程这一难点的处理,老师将教材、多媒体材进行了整合,设计为:先放录像,通过录像带领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做一次实地考察,最后将画面定格在阴房的大幅图片,引领学生集中对阴房这一理解的难点进行充分质疑,然后安排学生仔细默读课文、思考,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这样的处理,学生是带着对阴房的不解这一难点去默读思考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围绕这个难点去思考、回答的。让学生问,由学生答,待学生答不出时,再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适时出示人机对话。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读中有疑、疑中生思,思中又有答、有疑,给学生留有大片的想象空间。于是学生想到了:“阴房为什么建在山坡上?为什么没有屋顶?为什么四壁有小孔?阴房中为什么钉着许多木架子?火焰山干旱少雨为什么会有绿色的葡萄沟?”等许多问题,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学会了质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已独特的见解,,教学效果显著。应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取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索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像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没有想像力的作文是没有生气的。学生的作文源泉在于生活,但由于他们平时对周围的生活注意不够,特别是我们乡下的孩子见得少,写作文时,很多学生都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有的干脆胡编乱造,不真实的作文就谈不上生动了。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如在写作之前播放一些取自生活,经过编辑加工的录像片,创设一个情境。通过丰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语言有效地烘托气氛,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学生边看边听边想,拓宽了他们的作文思路,引发了他们的联想。例如在观看《童年趣事》录像时,让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你童年的事还记得多少?”、“你的童年快乐吗?”“你觉得那些事现在想起来很有趣?”等等。由于录像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触发学生内心的感受,从而展开联想,进行写作。特别是在教学写景的作文时,很多学生头疼,犯难,觉得不知从哪儿写起,只能在头脑中努力再现景物的特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把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并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美景,学生在真切地感受之后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上能畅所欲言,更有独创性。
5、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课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强化朗读能力;在指导背诵时,第一遍,可播放课文录像,配以轻声的录音;第二遍,录音没有了,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述课文;第三遍,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背得快又准。在进行写字教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设计让容易混淆的笔画变成鲜亮的颜色加以动画效果,多个对比,刺激孩子们的记忆。这样比普通用彩色粉笔来教学要吸引孩子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