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6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信息化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信息化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杨小平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学校
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当前一个兼具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的热点话题。本研究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入手,剖析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整合语文教育信息化的结构,在可控的范围内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它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的探索,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93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l),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其发展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并将把它应用于在教育中以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普及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了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标志着国家信息化的程度,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工程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及其实施办法、《关于中小学校因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视频展示台》教育行业标准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实施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校校通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工程、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工程。这些政策的颁布和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大大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经过20多年的艰难发展,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在这段时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呈现出发展速度比较快、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管理比较分散、教育优质资源和信息化高级技术人才比较短缺特点。
(二) 理论意义
1.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
尽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幵展了多年,但关于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却一直很薄弱,能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很有限,可用、有借鉴价值的就更少了。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能力,其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对广大一线教师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所作的研究可以从学科教学的角度丰富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体系。
2. 有助于丰富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
专业成长是教师发展的永恒话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其内在专业素质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专业生活,教学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一种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重要途径,本文所作的研究丰富了语文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7:44 | 只看该作者

(三)        实践价值
1.        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
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课件使用不当、课堂控制欠缺灵活、忽视情感的培养[2]等,都是由于任课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能力所造成的,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向纵深层次的发展。本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展开,对于推进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2.        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所提出的策略既帮助参与课题的语文教师提高了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了她们的专业成长,也对其他教师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引导更多的教师将这些策略应用到实践之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二、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研究幵展的基石,可以为资料的收集指明方向,为数据分析提供依据,在本研究中,要提出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则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本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内容、教师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
1.        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内容
我国电教幵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3]—文中对“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提出具体解释,从技术层面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现代媒体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从教育层面上,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
2.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
南国农先生通过研究认为内涵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教育的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要从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二是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陶遵适[4]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科学定位和丰富外延:一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服务;四是发展教育信息产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3.        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7:49 | 只看该作者

(二)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逐年增大,“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开展实施,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信息化设备的飞速更新,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截至目前,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已经遍布各地区学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建设与应用、开发与整合、制度与缺乏重视、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等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诸多信息化项目、多种前沿概念蜂拥而至、类别庞杂,缺乏系统性、前瞻性以及实际的可操作性。[5]当前,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教学设施得到初步完善,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决定了设备的使用效益。通过对特定学科的教育信息化运用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及存在不足进行总结梳理,寻找解决问题途径,搭建发展理论结构框架;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科特色,对教育信息化在以后有序地开展进行探索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向131名教师发放网络问卷,涵盖当地4所小学,跨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6个学科,关于“你认为目前教育信息化推广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近半数老师选择“不知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23.9%的老师认为“教学任务较紧张,没有时间准备课件等信息资料”,17.8%的老师表示“缺乏信息技术” ,11。7%的老师表示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仅有6.2%认为原因在于硬件设备,如图1所示。
(图1)
由此可见,在目前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再是硬件设备,而是在旧教育观念影响下新技术的推广,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的观念不够清晰,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盲目应用信息化设备,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欠缺,从而排斥甚至有回退现象。如电子教案的推行中出现向手写教案回归的倾向,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对新技术新媒介的应用知识得不到同步继续学习造成。另外,天津市目前只对45岁以下教师达到信息技术能力有所要求,还没有出台有关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具体措施。
当然,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需要提升之外,硬件环境建设与管理应用不同步、网络化水平与预期目标有差距等客观条件局限也同样不容忽视,本文不做赘述。
三、        语文信息化教学应用整合策略
(一)        语文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整合结构
对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结构的剖析是提出其整合策略的基础,依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本研究将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结构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与课后总结三大板块(如图2所示),并对每一板块中的具体要素进行了说明。同时应当说明的是,本结构中涉及的因素并不是孤立地独立于某一板块之中,而是互有渗透,密不可分旳,如课前准备中要衡量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课堂实施中也需要考察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问题;课后总结能力中涉及信息化教学评价的问题,课前准备时在教学设计部分也需要设计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等等。[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7:54 | 只看该作者


(图2)语文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1.        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其开端并不是上课的铃声,而是从课前准备就开始了。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就小学语文课而言,课前准备应当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与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一切在教师上课前所作的工作都属于课前准备的范畴。概括地看,小学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前应具备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1)信息化教学理念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理念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种重要教学能力。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的选择都交给了教师,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使得语文课堂更为活泼,另一方面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信息时代,教学内容早己不局限于课本了,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当用教材作为引子“教”,而不是仅仅只“教”教材。如何用教材教,把握不同媒体与环境的特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适时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语文情感,充分保证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问题。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掌握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将新的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新课改和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才能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效益的最大化,并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信息化教学设计
对于任何一个领域来说,设计都是重头戏,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中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只有将教学设计做好了,教师才能真正胸有成竹地踏上讲台。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广泛,主要应涉及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四个方面。
A.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是幵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考虑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风格、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情感态度,还需要着重考虑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水平。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了打写,而大多数学生却不具在计算机上打字的能力,那么该环节必将是无效的。或者说教师安排学生在网络中自主选择与课文主题相近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学习,而该班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却非常差,不能自主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或不能自觉地在网络中开展学习,那么这种技术的应用也必将是低效的。因此,学习对象的具体情况将会影响整个教学设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对学习者的分析显得更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B.确定教学目标。如果说学习者的现有能力水平是教学的起点,那么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从其概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写,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首先确定学习者通过学习之后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变化,其次还需要明确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语文学习之后其信息素养能够得到哪些提髙。学习者在某一时期语文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会成为下一时期学习的起点,因而如何确定系统、规范、明晰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
C.设计信息化教学过程。对于信息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师在头脑中对课堂流程的预演。教师需要将教学如何导入、如何提问、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如何使用、教学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各环节都需要开展哪些活动、环节之间如何衔接、如何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学生对教学将会出现什么反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对课堂教学时间与活动安排的全部流程。
2.        课堂实施
课堂需要设计,设计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与目的性,但同时,课堂教学也不能安全照搬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将45分钟划成一个个的条条框框。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不断变化与突发事件的存在,课堂也是瞬息万变的,好的课堂既需要设计,更是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过程就是教师灵活实施教学的过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面对的课堂环境更加复杂,教学实施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对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信息技术操作
教学水准并不是单由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已有的内化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课堂中指导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习,保证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首先,教师自己应熟练掌握课堂中使用的技术媒体,其次,教师还应当对课堂中使用的技术媒体有一定的修复和维护能力,一旦课堂中学生在技术操作方面出现小的问题,教师应该能够迅速解决,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2)教学资源应用
课前收集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何高效地发挥作用,是信息化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之前,需要确定该资源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为了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深化主题,突破重难点,还是为了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资源的应用不能为用而用,尤其是音视频等容易迅速转移学生注意力的资源,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其次,把握好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整合好的资源什么时候用最有效?自然是学生求知欲被激发,需要大量资源来帮助深入学习之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在学生最需要信息化教学资源时将其呈现出来,而不能一味地只顾把自己准备好的资源“灌”给学生。如果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语言和课本就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那就没有必要再将信息化教学资源拿出来画蛇添足了。第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要适度。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时,一定要注意适度,不能将“人灌”变成“机灌”,反而降低了学生信息化学习的积极性。适度的资源应用可以延伸课堂,过度的资源应用则可以毁灭课堂。当然,“度”的把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掌握,一般认为,学生对信息化资源的需求得到“八九分饱”,意犹未尽又收获颇丰,就是适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8:05 | 只看该作者

(3)教学组织管理
课堂管理与协调是教学活动顺利幵展的保证,也是小学阶段教师必备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更为复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与责任心。课堂的组织形式制约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率,是课堂教学中科学性与艺术性融合的典型体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可供教师组织利用的资源更为丰富,如K教师利用动物受伤后的一段视频组织学生分析小动物的声音、神态,不但使课文的学习主题得到了深化,也使得学生树立了爱护小动物的信念。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良好组织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灵活应用的集中体现,应该说,对信息化课堂的组织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最重要的能力。同时,也不能忽略的是,良好的组织形式只有在张驰有度的课堂中,才能有序进行。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主动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不能只一味强调教师的权威、课堂的安静,导致学生畏首畏尾,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而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型管理氛围,耐心处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开展。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学生会产生更多的隐性问题,如即使都是在操作计算机,可是有的学生却在QQ聊天、浏览网页、研究计算机上的新功能等,未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巧妙地处理这些隐性问题,避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3.        课后总结
教学并非始于上课铃声,也非终于下课铃声,45分钟的课堂结束之后对教学对信息化教学评价的预期进行的课后总结与反思,有助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修正,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强化教学中的亮点,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发扬,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在课后需要做两件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1)信息化教学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7]同时也提出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多种评价主体,提倡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这些要求使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更加灵活,也给教师的评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掌握信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以测验为主,只重视总结性评价,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信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更多元化,教师可以采用学习契约、档案袋、概念图、量规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正确归因,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对于小学语文课来说,学习契约和档案袋评价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朗诵的表现、发言的次数、打写练习的作品等汇集成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一个好的表现就给记录袋里对应一朵小红花,或者小星星,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好胜心强的他们愿意使自己的行为表现更好,给自己的记录袋里多增加些“小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8:11 | 只看该作者

其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评价。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多的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避免只是一味的考试,使学生从小学阶段就产生对考试的厌倦,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采用教育游戏软件评价学生,如屏幕出现:彩虹则学生就需要打出来“虹”字,打写正确可以积分,打写不正确不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升级或过关等。在使用评价类教学软件时可以通过动画、声音等手段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较长时间的练习,同时注意给学生提供强烈的反馈,尤其是学生出现错误时,反馈应该强烈并且有趣。除了游戏类教学软件之外,还有教学模拟型、操作练习型、问题解决型等多种评价类教学软件可供教师选择。
(2)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上课之后对自己课堂的冷静思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再认识的过程,反思要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要肯定自己教学中的亮点。教师首先应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反思中最重要的能力。不少教师经常是上课就上课,下课就完事,如果让他们评价自己所上的课,通常只有三个字:还行吧。“还行吧”的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课,“还行吧”的教师是缺乏反思意识的教师。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又怎么能解决问题,并进而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呢?教师在上完课之后,应当仔细对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回想课堂教学的细节,总结自己在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策略选取、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想一想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语文素养、信息素养有没有得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保障,自己的教学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等等。其次,教师还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发现问题的教师是聪颖的教师,能解决问题的教师是勤奋的教师。如果只发现了问题而不积极地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那么发现的问题越多,只会使自己的教学自信心越来越差,而无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对于自己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对此,教师应积极开展自我学习,或者向周围的同事、学者请教,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语文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就是以信息化语文教学结构为依托,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信息技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双翼。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思考的逻辑起点,实践的起跑线;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尝试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渠道的教学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9: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