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参赛论文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保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科学参赛论文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保证
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一小学   杨金川
摘要:科学课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究、讨论、总结等环节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具有科学性、趣味性,评价体系的多元性,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但是,因为教材灵活、开放性强、知识面有很广,给教师带来了很多“麻烦”,查资料,准备材料,实地观察等,老师上一节科学课要准备很长时间,但效果不一定好。尤其是说明性较强的关于天文、地理的内容和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的内容时,老师普遍感觉难上。
关键词:信息技术、提高、教学
科学课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究、讨论、总结等环节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具有科学性、趣味性,评价体系的多元性,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但是,因为教材灵活、开放性强、知识面有很广,给教师带来了很多“麻烦”,查资料,准备材料,实地观察等,老师上一节科学课要准备很长时间,但效果不一定好。尤其是说明性较强的关于天文、地理的内容和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的内容时,老师普遍感觉难上。
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功能,将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将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就可以大大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也可以避免简单、枯燥的“一言堂”式的讲解,也可以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
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在科学课程的实施和组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已经让广大的科学老师体验到“什么是现代化的教学”。我们都知道,科学讲究的是实验的严密性,是数据的准确性。但是有的时候受到各种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实验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足以说明问题,作为教师也常常为此苦恼。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这样的现象,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老师应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的情境,引人入胜。好的开头总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教学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在教学《火山与地震》一课时,我一开始就以一段火山喷发的录像展示给学生,既而引入火山形成的原因。学生被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如果换作是老师的一段文字式的讲解,肯定不如直观的影像资料的效果好。
其次,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整个《火山与地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学生收集资料、汇报交流的基础上,以课件形式展示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以及最终形成火山喷发的原因。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中,清楚地明白了有关火山的科学知识。再以科学实验模拟火山的喷发,这样给学生的感受非常强烈。而如果只是做一个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话,不能足以说明火山形成的内部原因,学生也仅仅是对实验的现象感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知识的引路人。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态度。所以,上课的老师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这样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因某种兴趣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学习欲望,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如何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我根据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一是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二是上课前,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可播放)、动画、视频片段,制作成学生喜欢的幻灯片,插入到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行播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六年级的科学教材中第二个单元是《我们的地球》。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先从教学资源中下载了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地表形态、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火山喷发的影像资料等,帮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地球。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信息手段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产生了想了解更多有关地球知识的欲望,他们从网络资源中了解到: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地震之前有怎样的预兆,怎样有效避免带来的灾害等等。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交流、讨论的高潮。老师及时组织了一个实验“暗盒里有什么”,帮助学生建立猜想、推理、论证的科学思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4:27 | 只看该作者

三、合理利用课件或网络,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我们科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是这种探究并不是天马行空似的,在这种探究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科学的引导者、理智的带路人。而利用课件或网络,为探究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宽的领域,也为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快捷的方式。如在本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太阳》教学当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叙述了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但是农村孩子获得知识的渠道毕竟有限,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根据这些实际,我在学生讲完他们有限的知识后,我问:“大家想不想在知道有关于太阳的知识呢?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去获得?”因为这节课是在电脑教室里进行的,学生马上想出利用因特网来查询资料。在教授了简单的上网查询方法后,孩子们开始了网上冲浪。在十来分钟的时间里,学生找到了大量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探讨,互相交流。最终的学习效果远远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又如在《健康需要新鲜空气》一课时,考虑到农村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实际,而用模型又不能直观的演示肺部的气体交换,于是我利用FLASH制作了“人的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课件。利用这个课件直观演示了空气进入呼吸道的过程,空气在肺部的交换过程,不仅解决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而且使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能逐步深入地进行下去。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丰富,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培养的是会学习的人,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所以,在科学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重点。但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强,怕动手,耐挫性差。老师针对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逐步地引导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养蚕》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通过近一个月的连续观察,了解蚕的生活特性,写好观察日记。学生刚开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按照要求去观察,仅仅停留在“养蚕”上。老师在组织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播放了“蚕的一生”的动画,引导学生的有意观察,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出科学家们没有发现的秘密。同时向学生介绍了几个关于科学的网站,鼓励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就这样,老师处于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学生是实践的主体。老师帮助学生一个星期举行一次“养蚕经验交流会”,在会上,总有一些关于蚕的秘密是同学们自己发现的,每次同学们都能提出新的问题继续探究。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求帮助。这样的探究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欢迎。学生真的发现了在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例如:蚕不仅仅吃桑叶,蚕在吐丝前排泄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是为了尽量缩小体积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验证都是学生自己解决,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学生知识面丰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甚至害怕与人沟通、交流,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1:44:3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在教学中有意地带领学生浏览了“小学科学网”、“做中学”等几个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网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资料,避免了老师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现象。对于那些原本知识储备就比较丰富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充实更高层的知识,而对于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了解最基本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既是一个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一个活动者,和学生一起把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拿来为教学所用。
在教学《光》的知识时,学生对光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常见的光,看得见的光。确实,这样的一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想凭借实验效果肯定是不行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角度地了解了光的知识,学生直接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学生获得的知识自然也就丰富了许多。而且,在这样的资源中获得的知识图文并茂,给学生强烈印象,效果当然优于老师空洞的讲解。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养成了遇到问题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尝试着先自己解决的好习惯。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中,积极思维,主动思考,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究、讨论、总结等环节的学习解决教材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而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把它应用于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来辅助我们的科学启蒙教育,不但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合理结合,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电教手段将有吸引力的图片、故事等有机结合起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既调动学生的情绪,又进行思维训练给学生以知识技能,使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取长补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在乐中求知。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与科学现象联系形象清晰,让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轻松,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18: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