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观察中培养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观察方式,及时调整观察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观察的实验现象,做到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观察,即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到什么就如实地反映什么,不修改实验现象及数据,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善于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要引导学生敏捷地捕捉稍纵即逝或不易发现的反应现象,不忽视某些细微的变化情况;要引导学生通过纯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感官观察、定性的观察和定量的观察(测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证据。
例如,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时,首先提出问题: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递的?其次让学生假设:让学生预测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递的,并画出传递的示意图;最后学生进行观察验证:在一块金属片均匀地涂满一层蜡烛油,然后在金属的一角用蜡烛进行加热,让学生注意观察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溶化过程。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实验的过程,发现蜡烛油是呈扇形散开的。这证明热在金属里沿着物体进行传递的,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
我们提倡民主、开放、创造性的科学探究,但我们更希望学生 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的实验操作。因为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取第一手实证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 在科学课中教师要注意有效地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动手操作,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主要环节,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的科学知识更能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里,获取的证据越多,学生的科学知识就越丰富。
例如,如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演示了一个实验:把一团纸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立即压入水底。问学生:“纸团会不会湿?”学生脱口而出:“会湿!”这时,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十分惊奇地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这时发现了问题。如果不去解决,那么这个发现还有意义吗?所以老师紧接着提问:“杯中的纸为什么不会湿?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向了高潮,再通过进一步的解决型动手操作,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很快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实证的重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得到了要小心实验、尊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熏陶。
3.在交流反思中培养
交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操作及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大家检验的过程,之所以要强调过程的表达和交流,是因为如果对结论有怀疑,我们可以反思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要么是推理错误,要么是观察错误。之所以注重初步结论及其证据的交流,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倾听、思考,可以获得更多的证据,可以培养分析、思考对同一现象作不同解释的能力,可以从中获取新的研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