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2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第二册(一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影子的游戏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让每个同学展现自己的“艺术之手”、“灵巧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活动二: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活动三: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创作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活动四:美化影子:
  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第二课时
  活动一:看剪影
  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
  活动二:把影子留住
  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
  活动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
  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
  活动四:我们一起演皮影
  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现的是哪位同学。
  教学评价:
  1、合理的构图使的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2、描画的影子清晰并准确的造型。
  3、是否有助于学生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
  札记:通过“玩影子”、“画影子”,一年级一班的李嘉宝在家长的帮助下用深灰色的纸剪出了“老鼠音乐会”,造型憨态可掬,充满了童趣。其他学生也基本能够运用画或者剪的方法来表现影子的外形了,本节课的目的已达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妈妈的节日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要引导学生会议“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其他形式、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活动二:
  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
  活动三: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活动四:
  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活动五:
  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
  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活动六: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收拾整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幅贺卡的。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
  活动二:
  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
  活动三:
  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
  集体交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活动四:
  分组合作送给妈妈的贺卡。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包括废旧物品,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
  活动五:
  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以独立的再做一份。
  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
  1、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上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札记:
  在第二课时中,我教了学生一种心形的镂空贺卡的做法,没想到学生们自己由此进行发散思维,制作出了各种半镂空、半立体、各种图形的贺卡。孩子们长大了,真不能小瞧他们了。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的提高教学要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走近大自然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
  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
  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
  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
  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
  活动二: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札记:
  在上这一课的头一个星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课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懊悔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整课时,充分利用最适宜上这一课的时间?!却让孩子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孩子们也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花地毯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来设计一小块地毯,然后再拼成一块大地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指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和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及各种颜色的纸。
  学生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学生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活动四:
  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与整理:提醒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具。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教学评价:
  1、是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札记:
  由于教学设计上的失误,上第一个班时一部分学生把本课设计地毯与幼儿园时的设计手绢混淆了,虽然做出来的效果很漂亮,但是当与别人的拼在一起时就显得很单薄、很纤弱。所以在上另两个班时,我先将手绢与地毯的图案进行了比较,使学生对二者的图案风格有一个直观地认识,这样再做设计时就再没出现手绢式的小地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分蛋糕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教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
  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3、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记:
  一年级的学生好像对于蛋糕味道的记忆更深刻,对外形的记忆还比较清晰,但具体的花纹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几幅好利来蛋糕的宣传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层的结婚蛋糕。这些图片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启示,而且在演示怎样“分”、再组画面时就用这上面的图片来示范,学生感觉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样,心情很激动。在创作时也能够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欣赏作品,这些欣赏作品从哪里来,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的画报、宣传图片甚至是报纸、杂志上的彩色大幅广告都是我们用来欣赏的好资料,只要教师肯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欣赏资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学生: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实物投影仪展示:半个月亮爬上来了,老师为它添上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学生提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图案。)出示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剪、画、综合
  教师把做好的各种颜色的半圆形贴到黑板上,请学生根据颜色说说这些半圆形都可以变成什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教学评价: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札记:
  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时已接触过半圆形,如果利用工具来画半圆再制作,他们的作品很精致;如果让他们自己徒手画半圆再制作,作品就会歪歪扭扭,却也富有一种儿童情趣。这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低年级的美术制作课,究竟是需要学生的作品达到一种“精致的工艺品”的效果,还是“富有儿童情趣的”、“不太精致的效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摸一摸,画一画
  课时: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让作业富有游戏形式,但必须将基本方法和要求渗透于造型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戏中自然的接受到美术知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
  活动五: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札记:
  这一课的作业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虽然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触觉时不够到位,但却能用生动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如: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运用不同节奏的的波浪线表现出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虽然不是触觉,但这种感觉却是人人都有过的,但一般人没有用绘画形式来表现的。还有“烫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觉,孩子们表现得都很好。这说明本课的教学目的已达到,学生已能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2: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