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的心在孩子心中萌芽
——《月亮的心愿》案例评析
马桥小学 陈丽
导学目标:
1、认识“帘、另”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语境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
4.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
导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上。
导学难点:教育学生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前置学习:
1、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读准后鼻音。
2、标出段的序号。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3、月亮的两个心愿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4、组内分角色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说说体会到什么?
5、收集关爱别的故事,可以是关心长辈的也可以是关心他人的。
导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预学。
经典诵读。
齐背《三字经》。
创境引题。
师:小朋友,想猜谜语吗?老师打个谜语你们猜,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生:月亮。
师:师指导写亮。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月亮的心愿》。
师:心愿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希望实现的愿望。
师:月亮他心里有什么愿望想实现呢?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学生在预学这一环节,学生经典诵读后创设一个情境再揭示课题是有必要的。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打谜语,以月亮的谜语创境引题,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很快集中了注意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为顺利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互学。
交流识字方法: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30页。出示交流提示。
1、交流提示:读生字条里的字。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了哪些字?
2、交流引路:
今天轮到我们小组主持:组名、口号。
我是第一发言人:请大家看到“帘、女、背”这三个字,我是用什么办法记的。请大家与我交流。
(下面的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记法。)
我是第二发言人:请大家看到“装、气、累” 我是用什么办法记的。请大家与我交流。
(下面的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记法。)
我是第三发言人:请大家看到“顾、病、太、累” 我是用什么办法记的。请大家与我交流。
(下面的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记法。)
我是第四发言人:请大家看到“医、悄、离、户” 我是用什么办法记的。请大家与我交流。
(下面的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记法。)
3、交流。
小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的读音,并教大家读,可以组词。
小老师上前交流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的字,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
4、师教三种偏旁,提醒“背”这个多音字。
5、开火车认字。
6、学生上前连线。
7、读句子。
【评析:生本课堂是培养学生当小老师的课堂,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学小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教师要手把手的教,要有交流提示,还要有交流指引,这样学生才知道交流什么?怎么去交流,交流也才有效果。教学第二步先学后教,先学不等于预习,也就是说,学生用自己已经学到的方法学习生字或者课文。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识字的方法,这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别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也学到了新的识字方法。学生既有自己学会的识字方法的开心,又通过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的碰撞,对生字就有更深刻的记忆,再以小老师教的形式展示自己已认识的字,检查其他小组的认字情况。学生们体验到成功识字的快乐。小组进行交流,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每个人有不同的识字方法,这样组组交流,生生交流,偶尔老师也参与其中,师生交流,学生们参与很积极,交流面也很广,这时学生体验到了自己动脑想办法、点名其他同学发言的自豪。】
交流展示前置学习的第三、四题。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生字、词语,也会读句子,月亮姐姐说要带我们去一个小女孩的家。准备好了吗?
师:出示第一幅图。
夜深了,月亮透过窗帘,看见( ),身旁有( ),里面装着( )。
生:看图填。
师:课文哪一段是写得这幅画呢?
生:第一段。
师:齐读第一段。
师:月亮看到这种情景,他说了点什么?
生:月亮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孩子们去郊游,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师:月亮的心愿是( ),因为( )。
【评析:通过让学生看图,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让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再从生活走入文本,实现文本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月亮姐姐怎样去跟太阳公公商量的,让学生体会“商量”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语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到自己的口语交际中,再让学生戴着头饰同时也感受到月亮姐姐的美好心愿。】
师:月亮又来到另一家女孩的窗前,出示图:他看到( )。
展示小组分角色读。
1、扮角色朗读。
2、、师生扮角色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珍珍不想去郊游是因为( ),妈妈让珍珍去郊游是因为( )。
【评析:本段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珍珍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再采用在小组内读、师生读,生生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地读,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读,小组长安排角色,老师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当学生准备好后,在全班展示。低年级学生也是有欣赏能力的,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发言小组可以评价没发言的小组,他们坐的怎么样?听的怎么样?没发言的小组也可以评价发言小组,分工合理性,态度方面……通过这种形式,他们也学会了评价,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样调动了学生视觉、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珍珍为了照顾妈妈而放弃春游的行为是对他人的爱与关心,体会其难能可贵。】
师:月亮看到这种情景,他悄悄地离开了窗户,心里想什么?
生: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
师:月亮的心愿是( )。师板书:明下雨。
师:接读。孩子们明天去郊游,月亮希望明天是……生:晴天。珍珍的妈妈病了,珍珍要照顾妈妈,月亮希望明天……生:下雨。
师:小老师讲解。
月亮希望第二天是晴天是因为( ),月亮希望第二天是下雨是因为( )。月亮一会儿希望是晴天,一会儿希望下雨是因为( )。
师:齐读最后一段。
师:珍珍为了照顾妈妈不去郊游,珍珍是个孝顺的孩子,珍珍学会了关心父母,妈妈让珍珍去郊游,是妈妈关爱孩子,月亮希望下雨,是想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的去郊游。这也是爱,关爱他人。
师: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
三、评学。
拓展延伸。
1、欣赏《爱的奉献》
2、想象孩子们去郊游的情景。
|
|